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诗歌的学习方法路径是意象和诗歌语言。课堂围绕“红烛意象”和“诗歌语言”探讨欣赏诗歌的方法:第一步,听读诗歌,进行红烛意象解构,引导学生分析红烛子意象的意蕴;第二步,品读诗歌语言,引导学生对子意象进行融合,体悟红烛整体的奉献意蕴和情感;第三步,赏读对话,通过知人论世的文学欣赏方法,完成作品赏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为理想而献身的青春底色。  相似文献   

2.
注重形象是诗歌的重要特色,因此品读诗歌形象在鏊赏诗歌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诗歌的形象又叫意象,意象并不等同于客观的物象.它是融合了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的艺术形象.我们不能孤立品味某一意象,不能忽略与意象相关的修饰语,不能用逻辑思维去推敲诗歌意象.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诗歌审美的主体.在诗歌翻译中如何再现诗歌的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具体诗歌意象的翻译来诠释诗歌意象的翻译过程本身是译者对原诗歌意象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因为译者个人的审美趣味深刻地影响着译者每一次的审美体验中意象世界的生成.译者这种审美趣味,必然受到反映其时代、民族、文化教养、文化传统、习俗的社会审美趣味的影响.译者作为审美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其审美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译者审美趣味对诗歌创造性翻译有其积极的意义,体现了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个人审美情趣和意象翻译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诗歌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诗歌鉴赏中,对诗歌特定意象中深厚意蕴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决定着我们对诗歌的抒情脉络、主题甚至言外之旨的把握.无论是解读诗歌还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教师都应注重结合意象的蕴涵来进入诗歌、探究诗歌.  相似文献   

5.
因时代、出身、个性、遭际等的不同,李白和李贺的诗歌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本文从意象的基本特点、仙意象与鬼意象、意象的疏密度、意象的跳跃性及意象的塑造等方面对李白和李贺的诗歌审美意象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审美意象的差异,才造成了李白和李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包含了许多的意象表征,每一种意象都与某种意义相关联,赋予诗歌以可直接描绘的实感,也构成了诗歌的精神.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情感的手段,没有意象,诗歌就显得苍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上都达到了同时期的高峰,诗人通过各种意象来赞美他的爱友,也通过意象来叱责情人的背叛,感慨岁月的无情,表达诗人的爱与恨.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艺术魁力当然离不开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原件.但是诗歌的艺术魅力主要的不在于各个意象的个体,而是依赖于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孤立和分散的意象或者说缺乏内在联系的意象堆积.是毫无艺术魁力可言的.同样的意象群由于组合关系不同,其艺术价值也是不能等量齐观的.这就是说诗歌艺术魁力的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多取诸自然之物,而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以及人们思想意绪的变化,必将引起表现它的诗歌意象的变化.现代生活中的事物要进入诗歌,要加强诗人个体的精神体验,充分展开艺术想象力,重视叙事态意象的经营和诗歌意象的生命组合.总之,现代诗歌应真实地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  相似文献   

9.
T.S.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后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也是现代主义的代表诗人。作为现代主义的先驱,其意象观在世界文坛中独树一帜,多样性与复杂性是其意象应用的主要表现。意象是文学评价者关注的永恒话题,对诗歌主题的表达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价值,也是现代主义实践客观化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T.S.艾略特的诗歌意象应用受到多个文学流派的影响,其中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意象主义以及玄学派诗人都对艾略特的诗歌意象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艾略特诗歌中的意象应用其实也是其个人生活和精神状况的真实写照,因此分析和研究其诗歌中的主题意象成为研究艾略特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略特的诗歌创作通常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运用独特的艺术技巧,将蕴含大量新鲜独特诗歌意象的隐喻暗含其中,从而体现其独特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古代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文本流于空泛的非文学分析,而不能使学生领悟诗的真意.诗歌是用意象来表情达意的,作为古代诗歌的基本艺术细胞,原型意象衍生出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的意象链条.透视某一原型意象,就可以理解由这一原型意象所统领的一系列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在诗歌鉴赏教学中,从"原型意象"入手进行分析,是一种切合诗歌艺术本体、有助于领略其美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闻一多对新诗神秘美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一多在现代诗学史上最早肯定了“神秘元素”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他从理论上揭示了“隐”即“兴”、“象”与西方诗歌“意象”、“象征”的内在联系,努力寻找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现代诗学之间“对话”的可能性。在创作实践中,他运用创造梦境与幻象、意象与象征、死亡意象与氛围等给,给诗带来了神秘美的特征。《奇迹》一诗在神秘的意象中表现了热烈的、爱的精神世界。“神秘美”的探讨与“三美”的张张一样成为闻一多对新诗现代性探索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意象即文学作品中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客观外物,是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的创造力、想象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欣赏诗人创造的意境,把握诗人跳动的脉搏,透过意象的外在而去寻找作者所寄寓其中的内质,这样也许就能较好地深入诗歌与作者之中,较高水平地鉴赏到诗歌的真魂.  相似文献   

13.
约翰·邓恩的诗歌不仅充满奇思妙喻和新奇独特的意象,而且在诗性表达上也独具创新性,即戏剧性。研究邓恩诗歌的戏剧性特征对阅读和阐释其作品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邓恩诗歌戏剧性特征的对话性、冲突和舞台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挖掘出邓恩诗歌更多的新奇之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修辞格.呼语常被用在诗歌中,并伴随着示现或拟人的形式出现。呼语用于与人的对话时,能拉近距离,产生亲切感;与动物或抽象概念对话时,能赋予诗人要诉说的对象以人的特征,使得诗歌意象生动活泼,增添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徐坤 《华章》2011,(26)
意象作为提现诗歌意蕴的关键因素,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民族心理趋向及审美意向.俄罗斯诗歌意象所体现的崇高美与以自然为主题所提现出的阴柔美是很大差异的.本文对中俄诗歌意象进行比较与分析,深入挖掘了他们的深层含义,以揭示中俄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意义的灵魂.我们根据诗歌意象的具象内容,把意象分为比喻意象,写实意象及象征意象.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在诗歌创作中就大量地采用了意象这一手法.该文通过分析其诗歌作品揭示出其中的象征性意象的内涵,从而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径"由具体的生活物象转换成为诗歌的审美意象,不再是普通的小路,而是含有丰富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的符号.诗化以后的"径"意象,再一次被运用到建筑环境的营造中,重新成为实指的物象.这种物象和意象在诗歌以及建筑中的并存和互相转换,揭示了诗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诗歌的功用,并不限于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范围,诗歌与人类的精神及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也许还有更多的领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约翰.多恩是17世纪选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但同时颇受人争议。经过长时间的备受冷落,于20世纪被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诗人与评论家所挖掘和推崇。多恩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美感、强烈的理性,及陌生化的倾向,同时又富有离奇、思辨和矛盾的特点。其诗歌意象饱满丰富,蓄含张力,使诗歌呈现出整体的深刻内涵与诗性。本文通过分析多恩诗歌中的经典篇章,展示多恩诗歌意象的特点,阐释了张力在玄学派诗歌中的作用和张力建构的基础。意象饱含的张力使诗歌产生了哲学内涵与美学魅力,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爱情与宗教信仰经历是其诗歌张力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约翰.多恩是17世纪选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但同时颇受人争议。经过长时间的备受冷落,于20世纪被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诗人与评论家所挖掘和推崇。多恩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美感、强烈的理性,及陌生化的倾向,同时又富有离奇、思辨和矛盾的特点。其诗歌意象饱满丰富,蓄含张力,使诗歌呈现出整体的深刻内涵与诗性。本文通过分析多恩诗歌中的经典篇章,展示多恩诗歌意象的特点,阐释了张力在玄学派诗歌中的作用和张力建构的基础。意象饱含的张力使诗歌产生了哲学内涵与美学魅力,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爱情与宗教信仰经历是其诗歌张力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月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个体.月意象源自于古代神话,具有深刻的文化隐喻意义.月亮以及月中之蛙、月中之兔所反映的是原始的生殖崇拜.月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四个主要的象征意义,即文人的乡思与相思、感悟与阐发、落寞与慰藉以及飘逸与超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