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2009—2012年我国27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低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研发经费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研发人员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高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在此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并就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FDI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祝影  孙锐  翟峰 《科研管理》2016,37(12):28-36
本文突破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自主创新产出的研究范式,提出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内资创新投入而间接影响内资创新产出的外资研发溢出路径,构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阶段模型及其联合分析的理论框架,从资本和劳动两种创新要素的维度,考察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差异。基于中国11个高技术产业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外资研发对自主创新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外资研发资本投入会抑制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外资研发劳动投入会促进内资企业的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突破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自主创新产出的研究范式,提出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内资创新投入而间接影响内资创新产出的外资研发溢出路径,构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阶段模型及其联合分析的理论框架,从资本和劳动两种创新要素的维度,考察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差异。基于中国11个高技术产业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外资研发对自主创新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外资研发资本投入会抑制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外资研发劳动投入会促进内资企业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4.
外资的进入到底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此问题,学者们多有争论.大体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外资进入促进了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有学者认为外资的进入起了抑制的作用.本文运用1998-2003年制造业面板数据,定量地评估了三资企业的进入对我国内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论认为:三资企业对我国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应该根据技术水平区别来看.对处于技术前沿的行业,外资的进入会使它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而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行业,外资的进入会使它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运用重庆制造业2000-2007年12个行业面板数据,定量评估FDI的R&D溢出及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对该行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就行业整体而言,FDI、企业自身R&D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其自主创新效率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FDI和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对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提高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研发资本投入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在资本密集型行业,FDI对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企业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35个工业部门,2000年到200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技术创新的生产函数,定量地评估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得出在重工业行业,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轻工业行业,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虽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了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申彪  余妙志 《科研管理》2009,30(5):124-131
摘要:本文在修正的A-J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外资企业技术溢出并不意味着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门槛效应”,通过技术积累越过门槛,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才可促进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文章对1999-2006年我国工业企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当行业总体、高、中技术行业未达到门槛值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在低技术行业中这种促进作用却是显著的。最后,文章针对导致上述结论的可能原因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刻画了FDI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机理,打破了一直以来将FDI的溢出途径单一的设定为外资的进入程度的假设,通过引入外资企业R&D支出和人均劳务费用指标,利用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计量分析了这两个指标在FDI的影响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FDI技术溢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传导机制和影响路经,首次假设并验证了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外资的研发支出和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对内资企业产生的竞争和示范效应是导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与初创企业研发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昊  万迪昉  徐晋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47-1554
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了风险投资背景、持股比例对初创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支持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不同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无影响,民营和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外资是最有效的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整体持股比例未能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外资背景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民营与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构成了增强企业研发的有效联合投资,风险投资的早期进入和充分孵化均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上海浦东ICT产业集群142家企业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了外资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网络嵌入、结构嵌入、认知嵌入均对集群企业模仿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资结构嵌入同时对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反向影响。要改善和提升集群创新绩效,需要通过政府扶持、税收优惠等积极措施鼓励集群企业自主创新,避免陷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检验"市场换技术"政策入世十年来的经济效果及其对产业安全的可能影响,基于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利用中国2004—2010年30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考察"市场换技术"溢出环节的直接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人才流动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吸收环节的内外资技术差距、研发强度等因素对内资企业绝对技术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溢出环节的直接溢出效应、人才流动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对内资企业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而竞争效应对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有阻碍作用,这是外资企业市场不断扩大,而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不显著的重要原因;吸收环节的通道不畅通是我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12.
在R&D具有两面性的情况下,本文研究了外资活动所形成的外部技术知识与内资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基于1998—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外资活动因水平参与和后向参与所形成的外部技术知识对内资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资活动因前向参与所形成的外部技术知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基于外资活动所传导的外部技术机会对不同所有制以及不同科技水平行业内资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引资动机、外资特征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极度压缩过程并迅速显示结果的引资动机导致中国高技术产业FDI的质量普遍偏低.本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生产率模型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内资和外资部门的创新效率及拆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得到:我国内资部门的技术进步增长率较低.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不同质量特征的FDI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影响得到:低技术数量扩张特征的FDI,通过模仿与竞争渠道对内资部门的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增长率显著负向影响;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特征的FDI,无论通过人力资本流动、还是R&D投入的渠道对内资部门长、短期自主创新效率均不产生显著影响;显著正向影响内资部门长期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的是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水平、金融支持水平和行业的出口导向、创新特征.因此,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强化内资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开发和完善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集聚产生了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对我国高科技产业进行分类实证研究,得出高科技不同行业研发活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与外资企业的研发知识溢出效应、内资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开放度、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等因素相关,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经济危机下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集聚产生了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按照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对我国高科技产业进行分类实证研究,得出高科技不同行业研发活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与外资企业的研发知识溢出效应、内资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开放度、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等因素相关,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经济危机下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产业R&D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高技术产业的l0年面板数据对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指出: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并非完全不依赖于外资而独立进行,其R&D支出活动与外资企业的R&D支出密切相关,且影响程度根据所有制类型有所不同,对国有企业的溢出效应较小,对其他所有制企业R&D溢出较大.此外,新产品需求、行业利润、企业规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均存在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戴小勇  成力为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708-1716
 基于我国工业企业数据,使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研发投入强度只有达到第一门槛值时,才能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超过第二门槛值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变得不明显;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存在行业差异。最佳的研发投入强度区间是:对于高技术行业而言,研发强度处于1.1%~4.13%时,研发对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研发强度处于1.17%~4.16%时,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对于低技术行业,研发强度在0.74%~3.73%时,研发对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最强;而在0.93%~3.8%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强。我国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中,超过51.46%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仍低于第一门槛值。因此,引导企业研发创新,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仍将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2009—2013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样本配对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EVA考核实施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EVA考核对不同行业特征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VA考核实施确实提高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研究发现,EVA考核对高技术行业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普通行业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武汉地区外资企业的案例研究探讨外资研发活动的特征及其对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研发活动在本地区呈现出动态演化发展的特征,其规模和活跃程度在不断提高,对本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正效应与负效应并存。  相似文献   

20.
徐侠  陈圻  郑兵云 《科学学研究》2008,26(2):304-310
 本文利用高技术产业的10年面板数据对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指出: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并非完全不依赖于外资而独立进行,其R&D支出活动与外资企业的R&D支出密切相关,且影响程度根据所有制类型有所不同,对国有企业的溢出效应较小,对其他所有制企业R&D溢出较大。此外,新产品需求、行业利润、企业规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均存在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