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作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发展性评价。对评价内容、方法及评价主体等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立体化的有机整合.制定了一套全面科学的课程发展评价体系,采取具体有效的策略,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是大学荚语教学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旧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无揶法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要求.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及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为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基于这些依据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体、方式、内容和目标及标准,试图突出新教学评价体系的人文性、全面性、多元化、发展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等六大特征.  相似文献   

3.
教师发展性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实现教育发展为愿景,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是未来教师评价的一种新的模式.构建大学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则是解决发展性评价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可以及时、有效地跟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情感和学习效果,并适时做出评价。笔者根据本校大学英语课程和学生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尝试运用"1+N"模式的贯穿于教学评价,促进教与学。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是指采用多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和评价方法,在非结构化的教学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一系列方法.它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教学过程为主线,以“评教”和“评学”为双内核.本文运用语料库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结合重庆科技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构建了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的英语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的道路.英语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学生素质结构体系,以此为据,构建相应的英语教学的目标体系;丛须贯彻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全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唐琳 《考试周刊》2008,(21):12-13
200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大学英语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改革的实施还在于深入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各校的具体情况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建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良好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开发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切实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吴艳 《职教通讯》2019,(10):26-30
随着我国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市场对“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英语课程在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在课程目标、教材体系、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重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精准对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重构大学英语教材体系,注重教材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结合;重构复合型师资队伍结构,充分发挥英语和其他专业的桥梁作用;重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确保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林彦 《考试周刊》2014,(49):81-82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往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经远远无法实现大学英语的"内涵式"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正逐步社会化,不再是评价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唯一尺度。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探索,将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课题之一。依据不同的办学特色,有效且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将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结合相关课程设置研究理论与实践,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进行实践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学生发展性评价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信息反馈和激发动机的作用.鞍山市铁东区东长甸小学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宗旨,开发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校本课程,并把学生发展性评价作为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过程中的主线.强调评价标准分层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体现综合性、趣味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通过实验证明: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采用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发展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体系不仅要关注结果、重视终结性成绩,还应注重考察"学习过程"。学员的最终成绩考核要多元化,以最大程度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为根本目标。本文通过对我校两个学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分析,探究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课程评估体系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测试能力”概念的演进入手,阐述语言测试到评价的发展过程,指出“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英语教学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估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估体系"是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估体系改革的方向,而这将是需要政府、高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社会等各个层面全力配合和支持的系统工程。要在树立教师发展为本理念的前提下尊重每位教师的个性化特点,综合发挥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的优点,实现教师自己和高校的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和技能人才的全球化趋势以及企业对实用型英语人才考评的需求,高职院校开展英语课程实用化的改革和考试评价体系双证化,更好地提升教学及课程质量,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对学生的口语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口语,提高其口语水平与能力。  相似文献   

17.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影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建设的核心因素是课程的定位、目标和评价等理念性问题,而非课程实施手段等技术性问题。通过在院校、专业和教师间建立"三级"联动机制,从建立科学的课程目标入手,正确解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并将其落实到教学全过程,积极推进特色校本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及应用,以构建合理的英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查《开放英语(1)》形成性考核的使用情况和实施效果,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使用本门课程《形成性考核及学习档案》的学生及教师为对象,实施了问卷调查。本文主要分析《开放英语(1)》形成性考核的优势和不足,以完善其内容和方式,使其真正达到行有所用,促进师生互动,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英语语言学”课程考评体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文章根据相关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其考评体系改革的原则:注重考评的层次性、综合性、过程性和人文性,从基础知识测试、课堂笔记总结、课程论文、学生的课堂参与等方面对新的课程考评模式的重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phonological skills amongst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Findings from assessments of English and Hungarian monolingual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literacy deficits and bilingual Filipino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literacy deficits in English indicated that performance on phonological‐based tasks often used in dyslexia assessment batteries was influenced by the language background. Monolingual English children with poor literacy skills showed characteristic deficits in most areas of phonological ability, whereas Hungarian counterparts showed little evidence of such difficulties. Bilingual Filipino children with poor English literacy skills showed equivalent profiles to their monolingual counterparts only when assessments in both English and Filipino were considered. The paper discusses difficulties of generalising assessment procedures from one language context to ano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