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经有过“普世辐射”的辉煌,对欧洲启蒙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的韩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成为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新加坡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新加坡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主席的“哈佛演讲”,为我们正确对待和继承历史文化传统树立了榜样,也为我们进行思想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富有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化精神,应当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应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3.
“和合”之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优良的道德传统,“和合”之德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仍发挥着巨大的时代作用,这也正是我们继承并发扬优良道德传统的时代意义及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韩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两个势力——土著固有文化和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一直影响着韩国文化的形成,传统韩国文化在吸取外来精华的同时与之和谐并存、共同发展。韩国政府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把文化当做产业大力发展,掀起“韩流”飓风。这是他们振兴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从蒙昧走向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如何改造继承传统文化,使之与源于西方文明的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研究传统文化继承的标准,分析“道本位”、“法本位”、“民本位”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现代化、企业化、法制化的整合见解,寻找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深层交合点,使之更好更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运作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和落实。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要求,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是指数千年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文化遗存,这些当然要继承。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中更根本、更本质、更稳定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取向,就中国文明而言,这样的文化传统无疑是几千年的皇权专制主义。鲁迅“反传统”反的是“传统文化”还是“文化传统”?答案无疑是后者。因为事实上,鲁迅在继承传统文化上一直是不遗余力且颇多建树的。鲁迅从未打出“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旗号,却实实在在地做着许多保存、继承传统的事;因此,鲁迅反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文化传统”。因为对皇权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始终葆有深刻忧惧与高度警惕,有时难免连带着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极端的态度,但这些极端化的表达不宜坐实了来理解。  相似文献   

8.
韩国婚礼     
郑燕玲 《留学生》2014,(8):40-41
韩国是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家,这点在婚俗文化方面也有所体现。在传统的韩国婚礼上,新娘需在两颊贴上鲜红的圆形“辟邪符”。新郎新娘身穿艳丽的传统韩服.在亲友的祝福声中反复叩首、行礼、敬酒,还要完成诸如“扔母鸡”、“抛枣”、“撒八宝”等繁琐的礼节。如今,随着时代变迁,选择摆脱传统窠臼,携手步入西式教堂宣誓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的韩语学堂老师金娟以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何文 《教育导刊》2010,(4):53-55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质立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形成了“德育为首,以德治教”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先进文化对学校内涵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注重提升学校文化的熏陶力.将积淀了80年的学校办学传统,融会于时代精神之中,进而提炼成为具有校本特色的“和美”文化。“和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韩国的偶像剧为范本 ,兼及日剧 ,分析了偶像剧作为“都市童话”之象征的唯美意境 ,探讨了偶像剧流行的内在潜质。在比较中反观当下中国青春偶像剧 ,不得不正视 ,面对亚洲影视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 ,中国偶像剧创作与拍摄必须走出低级模仿的阶段 ,在文化的接近性与距离感中拓展市场 ,在继承与发展本民族传统的美学思想中创新推进 ,让世界感受中华民族的原始独创性及其对传统的自觉维护。  相似文献   

11.
张小娟 《中国教师》2008,(20):50-52
<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在当今新形势下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要求我们要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以创新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学,其基本精神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成人。儒家文化和道家文  相似文献   

12.
蔡银环 《广东教育》2009,(11):24-24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潮汕儿女,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悠久文化传统,而现在不少队员却对潮汕文化并不了解或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在少先队员中开展了一次以“浸染潮味.培育新潮人”为主题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些内容标准的教学,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一、关于文化继承1.文化继承事实的客观存在2005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日。台湾沦陷后,日本侵略者不仅在政治上残酷统治,更在文化上不断渗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秦汉间的大变局中与时俱进,继承了先秦儒学的“常道”,如崇尚道德、仁爱精神、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等等,同时也有所“损益”,实现了儒家文化与“汉承秦制”的整合。这为我们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优秀传统,并且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作出创造性的诠释和创新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生态旅游文化与传统民间舞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历史性眼光看,中国民间舞蹈既融合了民族情感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文化理想”的基础。而在旅游文化日趋兴盛的当代社会,文化审美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民族舞蹈文化的精神特质也在多元的审美需求中产生诸多异化。“旅游文化”是拓展与继承传统民间舞蹈的重要窗口,如何在旅游文化中持续发展民间舞蹈,做到既能保护民间舞蹈的传统文化特色,又使之适应“旅游文化”这一特定新生态环境下的文化需求,是关系到民间舞蹈传承与繁荣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孔子思想、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父子亲,君臣严”、仁者“爱人”、“杀生以成仁”、“有教无类”、“因材使教”等思想在今天仍应是我们当今生活中需要吸收的精华所,在理应继承的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7.
刘朋 《教育导刊》2001,22(1):41-43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为避免传统与现代之间发生割裂的危机,应该采取“3C”行动策略,即“批评性继承”(CriticalHeritage)、“创造性继承”(CreativeTranstormation)和“沟通性继承”(Com-municativeSynthesis)。对传统的观念、技术和制度,我们必须秉以“批评性继承”、“创造性继承”的态度,才能达到“沟通性继承”的理想境界,使传统教育组织与现代教育组织在动态、辨证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互动、整合和超越,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方面,日本教育现代化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一现代日本教育发端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传统的个性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重感情、尚人伦、崇道德、尊祖宗”。它对我们现在既有正面影响 ,也有负面影响。我们研究中国文化传统 ,要兴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之利以除市场经济之弊 ;兴市场经济之利以除文化传统中的糟粕之弊 ,从而 ,更进一步兴市场经济之利  相似文献   

19.
语言文字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我国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教学传统。对传统文化的“扬”(即继承)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个性,探究民族特性沉淀的过程,继承民族优秀传统,重塑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弃”(即批判)主要包括: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传统,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构建“民主”、“科学”、“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始于中国,时至今日却昌盛于韩国,成为韩国人教育和生活的基本依据,作为我国的“国学”,儒学理应受到正确而客观的礼遇,但事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儒家文化在中韩两国相似的历史入手,通过对比中韩儒家文化的现状,并借鉴韩国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对我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之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