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期,在我国养老保障还不健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方式发展迟缓的情况下,独生子女家庭承担了过重的赡养老年父母的经济、心理和体力压力。如何解决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长大成人,城镇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通过对城市独生子女养老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家庭养老为主,大力推广社会化养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及完善独生子女家庭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以期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济南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状况和养老方式的调查以及对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基本情况和养老方式的分析,为进一步探析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问题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和参照。  相似文献   

4.
城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一个特殊结果,由于其关涉到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本文从城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情况及其养老问题两个方面梳理、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综合地深入分析独生子女伤残和死亡家庭的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并在现有的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建设结合这些特点来建设适合于这类家庭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存在的经济来源缺乏、精神慰藉缺乏、应有的生活照料缺乏、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观念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在对目前已有的关于城市独生子女及其家庭养老问题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于我国目前学术界已形成的有关独生子女规模、家庭结构、面临的养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的成熟观点和结论进行梳理、归纳、探讨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应对和缓解独生子女家庭老龄化养老危机。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经济等各方面的变化引起了家庭的变化:家庭规模缩小,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要制定老年保障法.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增设社会养老机构,扩大养老基金数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独生子女的主体是城市独生子女。据调查,生活在约占70%国土面积之上的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约占全国总数的30%;而生活在约30%区域之中的城市独生子女,约占全国独生子女总数的70%。目前,开始生儿育女当“独生父母”的,则绝大多数都是城市独生子女。据上海普陀区长风街道白玉地区0~6岁儿童家庭调查,其中1/5为外地(农村)的外来户,没有一户独生子女父母家庭;而所有“独生子女”都出自本地(城市)户籍。如果仅以上海户籍为样本计算的话,当上“独生父母”的独生子女家庭约占总数的8%。他们多出生在1978年、1979年之前,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9.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照料者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可分为完全能够自理阶段、不能完全自理阶段和完全不能自理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老年照料提供者。但是,当前这些老年照料资源都主要来自于家庭内部,家庭外部的照料资源所发挥的照料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逐渐成为年轻父母的主体,由于他们本身多为独生子女,且在城市中成长,因为形成了"城市新家庭"。家庭是早期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其中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角色,"城市新家庭"的父母对此深感认同,但是在早期育儿方面也存在着盲目性、低效性及表象性的问题。因此,"城市新家庭"父母需要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做到因材施教释放儿童天性、注重规矩和爱的统一以及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的统一,才能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重视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1995年中国有3.2亿个家庭,其中20.72%为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约为6600万。问题不在于独生子女的人数已经占了儿童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在于独生子女大多数都生长在城市,其父母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经济能力,由此他们比非独生子女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教育以及  相似文献   

12.
论独生子女父母的角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家庭是目前我国社会中,特别是城市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家庭形式。笔者1988年在湖北五个市镇对1293个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则进一步表明: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80%左右都是仅由父母子两代人组成的三口之家,这种结构完整、规模最小的核心家庭,是目前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在这种特殊的家庭模式中,父母的角色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本文的目的正是讨论这一角色的某些特点。在一般核心家庭中,相对于子女来说的父母角色,通常主要意味着对子女的抚育和教养。这里既有生理上的照料、生活上的管理、情感上的安抚,也有文化上的灌输、能力上的培养、规范上的熏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大量  相似文献   

13.
对全国未成年犯进行相关调查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独生子女家庭的夫妻关系劣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多地得到父母关心,独生子女受母亲的影响多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祖辈交往多于非独生子女而与邻里交往少于非独生子女。针对这些差异,改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需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夫妻乃至家庭的和谐度,改变父母因一个孩子而带来的心态变化,加强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为扩大独生子女邻里间的伙伴交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婚育期的到来,隔代教育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对沈阳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这种在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家庭教育有其独特性,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可以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祖辈家长进行再教育、增强年轻父母的责任感、增进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的沟通等几方面入手,提高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隔代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触目惊心的数据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家庭结构。如有人对某省会城市调查,独生子女在初中的比例是:初三为77%,初二为81%,初一为88%;在小学和幼儿园几乎为百分之一百,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人均负担较轻,经济条件、居住条件、学习环境及父母的照顾、辅导等都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如湖南省在8个城市的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非独生子女有明显优势,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3.25  相似文献   

16.
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30名独生子女父母的随机调查,结合临床经验,探讨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特点。认为聚集性关注是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与孩子关系的主要区别,分析了聚焦性关注的影响因素,以及聚焦性关注的后果。为促进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独生子女的亲子关系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养老成为老年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利用社区的优势地域,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下实现养老,从而提升独生子女家庭中老人的文化弱势地位、弥补精神文化缺失、营造敬老爱老的社区文化氛围,因此正视社区文化养老的价值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微 《天中学刊》2011,26(1):54-55
在改革开放30年中,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少生了3亿人口,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减轻了我国的人口负担。然而,在中国人口基数依然庞大、大多数家庭在日益步入小康之家的过程中,未富先老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成为未来中国发展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所谓“小皇帝”的问题,是指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不是处在受教育者的位置,而是成了支配者、指使者,使父母长辈都围着他(她)转来转去。这种现象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较为普遍,它不仅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而且影响着独生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实在令人担忧。“小皇帝”问题的出现,有着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从心理这个角度来分析,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强化了其  相似文献   

20.
重视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1995年中国有3.2亿个家庭,其中20.72%为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约为6600万.曾有新闻媒介广泛报道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有五大优势,即充满自信、乐于助人、渴望友谊、积极寻求发展和兴趣广泛等;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人格缺陷,如在克服一定困难以取得某项成功方面的动力较弱,在与伙伴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勤劳节俭表现较差,学习兴趣缺乏,等等.其中,60%以上的城市独生子女学习动机扭曲,80%以上的城市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由此引起了教育界及广大父母的强烈关注.我们始终认为,独生子女的问题大都不缘于"独生",而是由于教育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