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调查显示60%中学生在用品牌专家称应防物质化耐克帽子、耐克篮球鞋、杰克·琼斯衣裤……太原市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小志的一身行头,单就价格而言,即可令一些工薪阶层自愧弗如。"呵呵,我喜欢耐克,单这双鞋就1000元左右。"小志说,因为脚长得快,母亲一年给他买两双这样的鞋。  相似文献   

2.
大鞋和小鞋     
从前,在我们家的门口,总会有两双鞋摆放在那里。一双大一些,一双小一些;一双是女鞋,一双是儿童鞋。那双小鞋总是依偎在大鞋的身旁,好像没有她,自已就没有温暖,没有力量,没有幸福,没有安全。而那双大鞋也总是站在他身  相似文献   

3.
那个冬天     
编者推荐:文章用"鞋"做载体——有特点。此文还需要升格:补写另一双鞋的情节,将两双鞋整合起来,其蕴含之意就会更加鲜明而又深刻。标题宜实,可改为"鞋"。  相似文献   

4.
有未来的人是快乐的。有回忆的人是幸福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幸福过去的回忆,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极”。  相似文献   

5.
梁好 《贵州教育》2013,(7):23-23
新买一双皮鞋,谁曾想,一天穿下来,脚后跟居然磨出血泡,很是疼痛,不由想起自己的孩童时代。那时,我们所穿的鞋都是母亲自己做的,亲手纳的鞋底,亲手制作的鞋面,一针一线缝制而成。每每做鞋之前,母亲都会让我们在纸上踩出一个鞋样,  相似文献   

6.
别再欺负他     
杰是我见过的最讨人嫌的人,他总是喜欢欺负别人。我们班有个同学叫冯,7岁时死了母亲,父亲也不管他。冯一年四季只穿两双鞋,一双凉鞋,一双球鞋。他的书包还是四年级时买的,到了六年级也没有换过,已经破烂不堪了。平时冯在班里不喜欢多说话,总是一个人坐在位子上默默地做作业。杰从不把冯放在眼里,平时总是欺负他。  相似文献   

7.
    
母亲一声不响,悄悄地拾走了我那双脏兮兮的鞋,走向了水池。冬天的自来水冷冰冰的,窗外的西北风与其相比,可就逊色多了。母亲似乎习惯了这些,一丝微笑挂在她的脸上。她操起刷子,双手扎进直冒寒气的水中,刷呀,洗呀。待到鞋子上的尘土落下,露出崭新、洁白的身子,母亲的双手早已红通通的。母亲就这样义无反顾地为我洗鞋、刷鞋,从幼儿园到小学,又从小学到中学,一晃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母亲除了为我洗鞋、刷鞋,还为我购置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数不清的新鞋。而她自己呢?仅有两三双普普通通的鞋———既不高档,也非名牌。但是…  相似文献   

8.
如此扫地得瞧多,脏你呀把!地弄来,马上打扫干净。唉,乱丢容易收拾难。嘿!哈利·波特来啦!怎么不扫地又玩起来了?我这是最新式的打扫方法。只是……只是这种先进技术我还不太熟练!我有两双直排轮滑!是老爸送我的生日礼物!两双啊?为什么要买两双?只有高手才很费鞋啊。我不是怕费鞋,我是怕摔倒后费屁股!呃……一到考试就想抄。左右的答案不一样。到底谁的答案对?可能都不对,没准自己蒙得对。开心一笑,哈哈哈@朱森林 @王梓廷 @翟羽佳~~  相似文献   

9.
每天幼儿午睡时,只要有太阳,我班就坚持为孩子晒鞋子。孩子好动,经过一上午的活动,鞋子或多或少都已经有脚汗了。有的家长为此要为孩子准备两双鞋替换着穿。而我们为孩子中午晒鞋后,下午他  相似文献   

10.
<正>年过8旬的母亲很想出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实现母亲的梦想,他们哥俩自制了一台房车,先后两次从老家出发,凭借两双有力的手和两双神奇的脚,拉着母亲周游华夏,历时517天,行走37000里路,途经1000多个城市,几乎游遍全国。他们的举动感动了沿途很多人,他们用感恩的心向世人证明  相似文献   

11.
方便多用鞋     
普通的鞋子很单调,我想发明一种方便多用鞋。我在这双鞋上安上了拉链,解开拉链,就可以变成两双鞋。拉链围着鞋帮和脚背“走”一圈,就能把鞋子分成上下两层。如果拆掉上半部分,短靴就变成了浅口皮鞋,球鞋就变成了无跟拖鞋,颇有时尚趣味,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祖国母亲的一片痴情,又何尝不是如此。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他们对祖国母亲的怀恋,对祖国文化的向往,对祖国亲人的思念,对祖国未来的展望……构成了浓得化不开的乡情。  相似文献   

13.
时尚,永远是青少年追求的东西。眼下,在成都市一些小学中又开始流行起当前同学们认为非常"酷"的踢踏鞋(又叫溜溜鞋)。有的同学到学校甚至脚穿两双鞋--上课穿球鞋,放学后马上就穿上心爱的踢踏鞋。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享受着"任我飞翔"的感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简直是醋毙了,帅呆了!"但是,同学们的踢踏鞋也引起丁学校、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 他们对此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崔鹤同 《下一代》2008,(Z2):84-85
1923年11月20日,纳丁·戈迪默出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小镇——斯普林斯村。她是犹太民族的后裔,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来自波罗的海沿岸的珠宝商。从小,戈迪默对未来就有无限的向往和憧憬。  相似文献   

15.
我从来都向往未来,向往未来的多彩;向往未来的自由;向往未来那个从小沉淀下的一个梦!高中的日子过得好快,青涩幼稚的我们不知不觉地消失在时间中,渐渐地成长为成熟的大孩子,有时会驻足回首,无数岁月仿佛刚刚过去几天的事一样,流过便再也回不来了!懵懂中,转眼间就被抛到了冲刺线之前,令我  相似文献   

16.
新鞋     
管敏丞 《新读写》2013,(6):63-63
要回家了,总想着给你带一些东西,可想破了脑袋仍感到茫然。突然想起你那双沧桑的脚,那双破烂的布鞋。于是下了决心要为你买两双鞋,一双干活穿,—双防寒用。  相似文献   

17.
等雨     
我本来是很讨厌雨的。因为每次下雨,家里总要放满了盆盆罐罐,我也不得不和母亲挤在一起,让父亲另谋“睡路”,更难忍的是要让我脱下绣着小猪的鞋,换上那双有八九块补丁的破雨鞋。小学课文中有“冬天过去了,柳树吐出了鹅黄的芽儿,大口大口地喝着甘甜的雨水”的描写,但我总觉得雨肯定没那么好,不然为什么每次下雨母亲都会板着脸呢?等雨是从小学五年级才有的事。父亲给我买了双新雨鞋,当我看到它时便开始等雨了。那时,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看天气,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穿着雨鞋在家里走,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然后把鞋底擦净放回…  相似文献   

18.
母亲,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称呼!然而作为子女的你,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记得母亲鞋的尺寸,了解母亲的性格,知道母亲的结婚纪念日……太多太多的忽略让我们在母亲节这天来补偿吧!  相似文献   

19.
在古希腊的传说中,有一位战神,他本领非凡,而且长有两双眼睛。他后面的那双眼睛可以看到过去500年,前面的那双眼睛可以看到未来500年。可是,每次和人交战,他却总是落败而归。他十分不解和痛苦,就跑去问无所不知的先哲。  相似文献   

20.
提起布鞋,今天城里的孩子一定很陌生,很陌生。可我却永远忘不了母亲所做的布鞋。 母亲所做的布鞋,在家乡的小山村里是很有名的。母亲做鞋不像别人那样做得又胖又圆,也不是单一色调,而是把鞋设计得稍方,微尖,有时还在鞋上绣幅图案、坠个小花球什么的,像个工艺品,显得特别纤巧大方。为此,常有邻家媳妇登门讨教,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