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城市化为背景,分析了转移农民在农民工的特殊社会身份下,他们所具有的角色冲突以及这种角色冲突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之后论文结合转移农民再社会化的途径和内容,针对转移农民从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论述职业教育如何促进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促进转移农民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向市民转化,发挥职业教育在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中的特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海燕 《职教论坛》2007,(11S):8-11
本文以我国城市化为背箭.分析了转移农民在农民工的特殊社会身份下,他们所具有的角色冲突以及这种角色冲突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之后论文结合转移农民再社会化的途径和内容,针对转移农民从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论述职业教育如何促进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促进转移农民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向市民转化,发挥职业教育在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中的特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再社会化的主要表现,转移农民在农民工的特殊身份下易于产生"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角色冲突。接受职业教育是转移农民实现再社会化的关键,可从改变转移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促进转移农民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农民转移的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在满足转移农民的教育需求上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职业教育如何在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以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而促进他们有序、高质量地向城市转移并实现再社会化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农民转移的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在满足转移农民的教育需求上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职业教育如何在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以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而促进他们有序、高质量地向城市转移并实现再社会化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研究由于我国的背景体制,导致了农民直接转向市民的困难。造成了我国农民想要变为市民,中间还会出现农民工的特殊现象。不同的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具有不同的看法。郑杭生认为,农民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和社会身份的农民在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生存能力、取得市民基本资格、逐渐融入城市、具备城市居民基本素质的过程。[1]赵立新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逐步  相似文献   

7.
<正>马建富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9期中撰文,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本质,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人力资本障碍,提出了突围农民工人力资本困境的职业教育培训之路。农民工市民化是指转移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在原有身份地位、职业活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变化,逐渐向市民角色转化的再社会化过程。它具备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转移农民工由传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化健康发展是解决一系列战略问题的重要路径。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数以亿计的农民将告别农业和农村向城市的二三产业转移,受二元体制结构的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成为我国农民向城市转移的特有方式。进城农民工始终处于城市边缘地位,其市民资格的缺失造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片面性,影响到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农民工  相似文献   

9.
消除社会排斥,实现农民工的国民待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农业劳动者从农村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城市化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社会排斥影响了农民工的转移.使之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消除制度壁垒.实现农民工的国民待遇,才能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永新 《红领巾》2005,(4):91-93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有社会现象,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之一.通过对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我国未来农民工政策的重点应从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创造公平、宽松环境逐步转向促进农民工向工人和城市市民的彻底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