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宇 《收藏》2009,(12):118-120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营利之目的,运用现代科技臆造了一些假“大清印花税票”,如图11-1宣统大清印花税票红陆拾、图11—2大清印花税票褚色陆拾(加盖“清宣统一年上海印花朵云轩”)、图11—3宣统大清印花税的翻版本,且无英文表述;图116为1992~9《三国演义》(第三组)邮票“智激孙权”30分,且没有面值单位和英文表述;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普通印花税票虽然印制了两套(见本刊1992年第1期)。然而,是否实际使用过,还有待探讨。但这些清代普通印花税票在民国时期被加盖使用已发现多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晋察冀边区1938年5月起开征印花税并印行“晋察冀边区印花税票”,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开征印花税并印行印花税票的政区。本文对晋察冀边区开征印花税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边区印花税票的印制颁用以及边区印花税票赝品的出现与辩伪打假等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13日,福建省地税局、福建博物院协作举行《闽构华章—2013中国印花税票》赠送收藏仪式。国家税务总局收规司、中国邮政集团邮票印制局领导和相关专家出席了仪式。"闽构华章"是一套反映福建传统经典建筑题材的印花税票,国家税务总局已于11月27日发布公告,正式开始面向全国发行,这是继安徽、陕西之后,第三套以省域地方特色为题材的国家版印花税票。印花税票是印花税的完税凭证,在购  相似文献   

5.
以戳代税是在特定的时期中产生的,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纳税手段。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沿海港口被日军封锁,印花税票的运输极为困难。原由上海邮局销售的印花税票亦由此停售。在税票中断时期,上海纳税人以加盖戳记的办法来替代印花税票的贴用。从本人收集到  相似文献   

6.
余颖 《集邮博览》2012,(3):22-23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大清邮政开办。宣统二年(1910年),冯农等十几位大清留学生,受清政府邮传部尚书徐世昌的选派,踏上欧洲的土地。赴奥地利学习考察邮政业务.其中包括邮政储金业务。如果从这时算起至2012年。我国邮政储蓄则经历了一个世纪多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7.
印花税票既然可像邮票一样被收集、研究,那么粘贴使用印花税票的单据就类似实寄封那样显得尤其重要了。我在整理  相似文献   

8.
民国长城图印花税票从1913年3月1日开始发行,到1925年9月1日改用麦穗图印花税票为止,从全国范围讲,除大面额税票外,使用时间达12年多。在这期间,由于政局动荡,军阀割据,南北政权对立,致使长城图印花  相似文献   

9.
周文昭 《收藏》2012,(12):68-73
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度支部呈上《厘定币制酌拟则例》及《筹拟旧币处理办法》等奏折,随后清政府颁定《币制则例》。造币总厂开始制造“大清银币”壹圆、伍角、贰角伍分、壹角(图1~4),但因库银缺乏,铸额有限,除伍角外,其他三种并未流通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金克 《上海集邮》2005,(12):35-37
民国交通联运图印花税票是抗战胜利后发行的新版印花税票,根据1943年5月修正的《印花税法施行细则》第六条规定:“如因特殊情形,经财政部核定,以他种方式替代贴用印花税票,其效力同”,又印制了无面值的交通联运图印花税缴款书,用以代替巨额税款的贴花,对纳税办法是一种改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件极其少见的胶东战邮县级邮戳。先看附图: 这是一张抗战时期在胶东革命根据地试行的土地契纸,1942年在登县西部的西行署使用。(“西”是抗战中期由登县析出的,解放后已并回原县)。该县统一查验地契时,各村政府将农户的契纸收集起来,统一送交县政府去缴税、查验、盖章。手续办完之后,县政府则通过战时邮局,分头寄回各村。  相似文献   

12.
《大鸿拳秘谱》是清宣统二年修订而成的,为珍藏手抄古本秘籍,是历代大鸿拳家的智慧结晶,是祖国武术文化之精华,实为一本武术经典著作。作者有幸得此巨著,捧在手中极为兴奋,爱不释手,认真研读,认为此谱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应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现将其中的"交手要诀"摘录如下,奉献给大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张建功 《收藏》2010,(9):136-138
新疆喀什银元局在宣统元年(1909年)铸造了一种标准龙洋称之为“宣统银币”,次年又将“宣统银币”改铸为“宣统元宝”。别出心裁、不遵惯例向来是新疆铸币的一大特点,与内地铸币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柳光明 《上海集邮》2004,(10):38-38
在2004年6月的第二届全国邮展高级理论研讨暨评审员培训班上,FIP主席许少全着重对印花税票的研究发展作了生动的阐述。 他指出:印花税带来很多的收集机会,印花税票是个很有意思的内容,它能反映本国、本地区的历史发展,有烟酒税票、司法印纸,以及其它各种很有意思的内容。在过去的10年里,集邮者大多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全国邮展时,我开始编组印花税票邮集。2005年其中一部,《长城图印花税票》展品,在悉尼国际邮展上获得金奖,成为我国该类竞赛项目的零突破。回顾近年来先后参加国际邮展,积累了一些还不成熟的经验。在此,抛砖引玉,作一肤浅的介绍并与同好探讨。国际集邮联《印花(税票)展品评审专用规则》规定,印花(税  相似文献   

16.
自拙作《清代印花税票史实别议》在本刊1992年第1期发表后,得到许多专家和邮友们的关注,最近作者又从江苏省税史办获读光绪廿八年(1902年)外务部《遵议试行印花税并原拟办法七条疏》(以下简称“外务部疏”),内有1899年伍廷芳建议的记录,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证实清政府在1902年以前确未批准过试行印花税,更不可能印制过印花税票。  相似文献   

17.
4月1日,为配合全国税收宣传月,新中国第一套地方版印花税票《北京印花税票之一北京胡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填补了税票集藏领域的空白。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局长王振宏、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局长王纪平为税票揭幕。  相似文献   

18.
王成 《收藏》2001,(7):73-73
中国的婚书贴印花始于1915年1月18日,规定每件贴印花4角,至1949年都作为印花税的课目来征收,只是其间征收的税额有变化。第一种贴用于婚书上的印花税票是“长城图”,但没有加字。1920年1月北洋政府议定发行特别印花,在原长城图l角印花税票上加印双“喜”字,专为婚书之用。  相似文献   

19.
余颖 《集邮博览》2014,(11):24-24
正据史料记载,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即开始筹办邮政储金。1918年11月,国民政府颁布了《邮政储金条例》:邮政储金由邮政总局经理,直辖于交通部。邮政储金设有储金监理会,监理会以审计院长、财政总长、交通总长、邮政总局局长、总办、交通部邮政司司长及国务院特派员组成。同时规定储额的上限,个人以两千元为限,学校及其他公益团体总额可增至三千元。1919年6月,交通部公布《邮政总局经理邮政储金章程》规定:  相似文献   

20.
沈飞 《收藏》2013,(3):97-99
广西银行是桂系军阀用来扩张地盘和争权夺利的金融工具,每当军阀混战、军费开支浩繁的时候,军阀们就通过广西银行大量发行钞票来应付。按照新旧桂系军阀权力的几次更替,通常把广西银行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清末至旧桂系陆荣廷时期(1910~1921年)宣统二年(1910年)2月10日,广西当局把广西官银钱号改组为广西银行。这是广西历史上诞生的首家省营地方银行,总行设在省会桂林。191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