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专题,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之一,从2007、2008年新课程地区考试来看,也是新高考的重要考点,从这两年高考命题来看,命题以选择题居多,考查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等相关知识点。我们在复习迎考中除了继续关注上述知识点外,更要关注其它高考尚未涉及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经济领域的变革决定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因此,近年高考对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考查较多, 2004年和2005年高考考查近现代经济结构演变的内容有:近代前期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3.
【高考展望】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之一。新高考考查强调政治史、经济史、科学文化史三者并重,加大了文化史、社会生活史内容的含量。因此,科技史的内容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将会逐年增加。从内容上看,几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物理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尤其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将会是高考的重要命题点。从热点命题的角度来看,主要侧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关系产生主要影响,生物学的发展等方面的考查。我们在复习迎考中要注意对以上问题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古代中国经济是历史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题型上看,本考点的命题多数以选择题为主,特别是材料选择题,以此来考查同学们理解、比较、判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古代的手工业、商业、主要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2009年考查了灌钢法,2010年考查了水排、古代饮茶之风,2012年考查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特点、唐宋时期市的变迁等内容.本文把古代中国经济概括为一项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两项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主题内容认知  主题内容范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主题复习目标:①从整体上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趋势,总结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正确认识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及其影响,并从生产力角度恰当评价。③从学科渗透的角度注意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④注意高考走向,从现代化的新角度、新视野整合、考察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变化情况。主题知识概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1842年至1894年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资本主义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中国具有成功走向近代化的有利因素,但由于封建统治的顽固不化与外国资本主义的严重冲击,阻碍了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成长和发展,使私人资本主义逐渐衰落,中国丧失了第一次近代化的机会。第一次近代化机会的丧失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物质生活的变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课标版教科书经济史模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小高考考查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考查热点。它主要包括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艰难曲折的发展、近代社会存在的几种经济形式及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学习提示本单元主要包括 19世纪 70年代以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高考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比重较大 ,特别是近年来比较集中地考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今年的高考对本单元内容未做大的改动 ,只是教材中的第三节“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未列入考查内容。这样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应放在第二次科技革命 ,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亚…  相似文献   

10.
一、从考查的力度来看,高考考题对本专题所有考点均有涉及,故本专题知识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且考查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以图文并茂的材料题形式的考查。二、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在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尤其重视工业革命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大国崛起等内容的联袂考查。另外也会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殖民扩张的关系、世界经济的全球  相似文献   

11.
传统学徒制是指在近代的学校教育出现以前,店铺或者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共同劳动。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兴起,工业生产组织不断演化,传统学徒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异变,随之兴起了养成工制度与练习生制度。养成工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的一些大型纺织企业,有学者称养成工制为"学徒制的变种",将练习生称为"近代意义上的学徒"。养成工制度和练习生制度的推广和发展,为近代中国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廉价、稳定而又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样的制度变迁适应了近代以来传统手工业分化加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大工业的转型发展,起到了激活近代社会流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2.
本专题知识作为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从2014年高考历史命题看:一、命题呈现方式愈来愈有新意。如从“民国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入手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日记入手考查辛亥革命;从图片看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等,体现了历史素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二、命题立意彰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体现社会进步、女性解放、人权平等等进行因素。其中渗透  相似文献   

13.
关劲松 《中国考试》2006,(11):30-33
上表的统计显示,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的内容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平均约占35%以上。在知识分布上,政治史在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普遍涉及,在比例上平均占到总体比重的40%左右,涉及近代经济发展、中外关系、近代思想演变的知识,在各地试卷中也占到一定的比例。如近代经济发展的知识在全国卷Ⅰ占到24分左右,在四川卷中占到11分左右,涉及中外关系的内容在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占到1/3弱。在命题思路上,历史知识的考查都与目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体现了近年来高考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从时间范围看,中国近代前期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在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比例平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14.
陈树志 《历史学习》2010,(11):10-11
《直击2011年安徽高考·名师考题》(江南十校联谊会2010年4月版)第134页有一道问答题:“近代四种经济成分各自的发展趋势如何?”答案提供了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共四种经济成分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近代物理包括量子论初步和原子拔两部分内容。这也是整个中学物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考考试大纲对近代物理知识的考查内容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最耀眼的亮点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与壮大,外资企业、官僚资本企业、民族资本企业三种经济形态依次出现,中国工业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投资近代工业的高潮,这些工业除部分矿场外,基本集中在沿海沿江开埠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城市商品生产能力,促进了城市与区域间商品交换的扩大,城市的基本性质亦由原来的消费中心向生产中心转化.  相似文献   

17.
今年文科综合卷&;#183;历史部分的选择题,较往年高考卷的明显不同之处是依托某一重要历史知识点为切入点,考查与之有关联的一串知识,或者说考查了一个知识群。这是加大学科内综合能力考查的重要举措。如以罗斯福新政为考查切入点,既考查了对其经济政策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又考查了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的相同处,  相似文献   

18.
新航路的开辟是初、高中世界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更是历年高中毕业会考和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目前许多历史教科书都有以下共识:14、15世纪的欧洲,生产技术取得了某些突破,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日益繁荣,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更进一步推动欧洲商品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对近代中国农村家庭手工业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农民家庭在经营农业的同时经营手工业,这是他们惟一合理的选择,近代中国农村家庭手工业的主要性质已不是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的自给自足性生产,而是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紧密联系的商品性生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不仅没有阻碍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而促进了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政局趋向稳定,经济有较大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