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许进生记不得是谁说过的格言: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初大不以为然,觉得偏颇,过于夸大了教师的“教化”功能;教师也是吃五谷粮食的凡夫俗子,何来这等神通本领。然而有一天明白了此言不无道理。几年前教过一个成绩糟糕的学生,他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与教师的相处时,时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的感叹:“现在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怎么教也教不好……”听后颇有同感,但反过来想一想,却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学生为什么难教?学生为什么教不好?”思考再三,原因就是,学生单靠“教”是教不好的。  相似文献   

3.
《教师博览》2003,(5):4-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几年前,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顿觉惭愧和震撼。惭愧的是,原来那些几乎个个都可以成材的学生到了我手里,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4.
把学生家长利益放在首位。我们深知,一个名牌产品,应该得到社会消费者公认。同样,评判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是不是教育品牌,“主裁判”是学生、家长,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始终代表学生、家长的利益,学校才能越办越好。因此,我们提出了“在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口号,教师从学习到生活,无时无刻都把学生家长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这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示十二万分的敬意;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无以复加的鄙夷!  相似文献   

6.
<正>在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旗的今天,在众多媒体面向全体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高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论调的当下,我心怀惴惴、忐忑难安地敲出了那14个字——"再会教的老师,也有教不好的学生。"事实上,我可以用宝贵的生命证明,用高贵的人格证明,用我对每个孩童最真挚热爱证明,我是个极具责任感的教师,且正因如此,我曾经和正在以及将会一直拼尽全力欲教好每个学生。我曾经执着地奉陈老那句"没  相似文献   

7.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自陈鹤琴先生提出后被广泛引用并引起激烈争论。追捧者将之视为真理,而抨击者将之视为谬论。然而,以上两种评论皆有失偏颇,实乃误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一句值得所有教师激励自己的名言,是整个教育界共勉的理念,但决不是外界或外行人士用以评价和苛责教师的圭臬。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16期发表尚海涛君的大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拜读之余,非常不安。这是由于此前我在《教育参考》2008年第4期上读过一篇与此同调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从令人困惑的案例谈起,都把困惑的处境,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教条挂钩,借以倾诉当前教师无可奈何的困境和有口难辩的愤懑。本人在此以前虽然就那篇文章发过一些议论,^[1]读了这篇大作以后,又觉得言犹未尽。  相似文献   

9.
当教师不再剥夺学生“学”的权利,让学生自信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到“学”的转变,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应当实现的教育,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某地评选“教坛新星”,要求选手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话题发表演讲。有些选手反复阐述如下道理:教师要奉献爱心,要一视同仁地看待学生,要满腔热院地做好“转差”工作,只要教师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就能教好所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张凯 《班主任》2007,(10):27-27
教育界曾一度流行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说法。对于这种说法,我们一线教师感到非常的委屈和无奈。如今在新课程理念下,这句话却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2.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一出现就成了教育界最有争议的名言。几年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攻击这句话是一种无  相似文献   

13.
一 次参观一所名校,一进门我就被一则“没有教不 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标语给震住了。 近年来,虽然事实已证明该校教育成果辉煌,但这则标语至今仍让我心里犯嘀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就学生的学习而言,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只是促使学生变化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若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理念之下,学生的进步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教,则学生的学习势必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教师也只会是一味地去教。这种失去了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发挥的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说法在教育界中用以责备教师在工作中的某些失败。这一句话在理论上肯定了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有其合理性,但在实践中,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遭到曲解,给育人行为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肯定了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性人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发展,身即要有健全的体魄;心即心理,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这一人生历程,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即通常所…  相似文献   

1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广告"、"教好每一个学生就是践行了科学发展观……"这已成为洋思人的办学理念。30多年来,我们用实践对每个理念进行了反复的论证。这是洋思中学让众人瞩目的原因,也是洋思走向成功的前提。纵观办学初期的洋思初中,不过是一所不起眼的农村薄弱学校。位置偏僻,生源来自5个自然村,教学设备除26间平房外,其  相似文献   

16.
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是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名言,但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听了之后的反应可能多是抱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也不例外。不过,在经年的磨砺中,我慢慢地读懂了这句富含哲理的教育口号。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应该把握好一对关系——学生与教师。众所周知,师生关系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呈现为一对矛盾。从教师的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说法在教育界中用以责备教师在工作中的某些失败。这一句话在理论上肯定了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有其合理性,但在实践中,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遭到曲解,给育人行为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虽然是一种广泛宣传介绍的教育经验,不过,它存在教师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的认识模糊,缺乏相应的教育理论支撑。教育管理者不应该把它视为一种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主张和教育口号,或视为一种教育要求去评判和指导教师的行为.而应该使这种思想的语言通过教师们的心去引发其教学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教师对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一教育命题的困惑主要源自"误读、误用",而对该命题的正确把握至少包含以下四层涵义:相信每个学生的可教性,肯定学生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励和鼓舞教师.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教师对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一教育命题的困惑主要源自“误读、误用”,而对该命题的正确把握至少包含以下四层涵义:相信每个学生的可教性,肯定学生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励和鼓舞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