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发现在上《划船比赛》这一课前,我为表现划船比赛时的激烈场面花费了不少心思,最后编成了一套自己还算满意的场景动作教给学生,就在我叫学生表演这首歌曲时,我发觉有一个学生没有按照我设计的动作来表演……教学片断:师:老师刚才发现有一位小朋友很聪明,她在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我们看她是怎样表演的好不好?生:好。师:小朋友,你们说她表现得怎样?生:很好看。师:那么,你们想学她的动作吗?生:想。师: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这位小朋友来学一学。上完这节课,我发现小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是最值得欣赏和最宝贵的。新课标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  相似文献   

2.
表演课上,我引导孩子们自由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小朋友们都纷纷找到自己的伙伴商量着如何表演,只有萱萱一个人拿着手绢摆弄着,头不时向桌子下面探来探去。我蹲下来问她:你怎么不同小朋友一起商量呢?”她不吭声,把头扭过去不说话。分组表演的时候,孩子们扮演着自己选择的角色。我把萱萱叫上来扮演小兔子。还没开始演,扮演小羊的林林就很不高兴地说:“我不愿意和她一起演,她真讨厌!”听了这话,萱萱把头深深地埋下去。我不解地问林林:“你为什么不愿和萱萱一起演?”林林气呼呼地说:“她打楠楠,还和我争小椅子。”“对,她抢我的小手娟!”“她…  相似文献   

3.
这是二年级的一节品德与生活课,内容很有意思,让学生上台表演如何到别人家里去做客。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举手要求上台来表演主人和客人,教室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透过一片林立的小手,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看我,但她没有举起小手。我想再启发启发,说:“还有哪些小朋友想上台做客的?”“我!”“我!”“我!”……教室里再一次沸腾了。那个小女孩依旧是看着我,没有举起自己的手,但眼睛里分明充满了渴望。“我们将来都要到别人家去做客的,怎么有的小朋友不想做小客人呢?”我指了指这个女孩。全班同学的视线顺着我的手指看去,“哈哈哈……她不行!…  相似文献   

4.
有次语文活动,是文学作品选段表演。初中学生所选,多集中于本国古典的作品选段,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武松打虎,桃园三结义等,我想在热闹的英雄气概中增加一些委婉柔情的成分,于是我找来了《简·爱》,把精彩片断讲给学生们听,学生们很是激动,片断内容是:当简·爱找到大劫之后的罗切斯特时,她毅然深情地向罗切斯特倾诉了将与他患难与共的决心。我告诉学生此段不仅集中地表现了简·爱高尚的人格和纯真的爱情,而且人物对话机敏而紧凑,体现了主人公的坚定和睿智。我问学生表演这段好不好?学生们齐答好。“那,谁来表演?”没有人  相似文献   

5.
女儿已经七岁了,性格十分腼腆,害怕与人交往,上课也从不举手发言,每当老师提问提到她,声音都小得像蚂蚁。为此,我非常担忧。今春开学,我把她送进了业余舞蹈班。不久,女儿竟然能够登台表演,面对黑压压的人群,女儿表现得娴熟镇定。过后,我问她怕不怕?女儿颇大人气地说:“我会跳,所以不害怕?”我趁机开导她,“你看,只要心有成竹就不怕。对不?”星期天在家,女儿看到电视里载歌载舞,兴奋地对我说:“妈妈,看我跳‘小红帽’好不好?”女儿拿着帽子,边唱边舞,欢快灵活,一扫平常的呆稚气。我鼓掌叫好,女儿越发来了兴致,连连表演了几遍仍不过瘾,还拉着…  相似文献   

6.
她优雅地端坐在校长室里的写字台前,声音朗润地叙述着。突然地,我惊奇地喊了一声“慢”!便把她快节奏的谈话打断了。“这一届武汉市中小学教师技能竞赛还有小品比赛?”“有!除了教育学、心理学、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一堂课,还要求参赛者自编自演一个小品。”“你演的小品叫什么名字,几个角色?”“《升旗》,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我用不同的声调表演两个角色。”“祝贺你获得了武汉市教育能手的称号,二十年来你一共获得了多少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秦梅 《四川教育》2003,(12):42-43
一天,有两个学生到办公室来交本子,看见我正在备“飞行表演”(即“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于是好奇地问我:“我们要学习这课吗?”我笑了笑说:“是啊,你看飞机正在进行飞行表演呢。”“老师,飞机也能表演节目吗?”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没等我回答,另一个学生抢着说:“当然能,我在电视里见过。但如果飞得像书上画的这么近,恐怕早就撞到一起了!”我一愣,不由得停下了我正在创设的教学情景。是啊,一个学生没见过书上的情景,另一个学生认为书上的情景是假的,这样的素材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吗?再看看这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我陷入了沉思……我重新考虑了这节…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向往美好的情境”。要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首先必须让学生能够进入情境。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抓住重点词语,激发学生想象,使情景得以再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动物过冬》一课里有这样一句话:小蚂蚁抬头一看,只见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治病。小蚂蚁喊道:“啄木鸟,黄莺、燕子都到哪里去了?”在学生表演读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忽略了“抬头”和“喊道”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表演没有到位。怎样让学生进入情境,自己感悟出这两点呢?我请了一名学生到台前当小蚂蚁,老师当啄木鸟,分角色表演。学生读了上文…  相似文献   

9.
模仿秀     
一次春游,我负责带二年级的小朋友。在休息时,孩子们围着我坐下了,邀请我与他们一起做游戏。 “老师,我们班的晨晨最会表演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凑到我身边,兴奋地将她的同学推荐给我。“对对,她学老师说话、学老师动作可像了!”“老师,你看看她的表演吧!”“好好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称赞着晨晨同学,并将她推到了我的面前。 这是一个特别机灵的孩子,大大的眼眸,在同学们的称赞声中闪着欣喜的目光。“老师,你猜猜,我学的是哪一位老师?”晨晨两手一叉腰,收起了纯真的笑容,虎着脸,大声地说道:“我讲了几遍,有几个同学听清楚了,你们说!”边说边用手指点了点身边几位小朋友的脑袋。  相似文献   

10.
这一堂口语交际课,我带着一个小提包,微笑着走进课堂,神秘地对学生说:“今天口语交际课,我们先来看一个表演。”顿时,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乐得眉开眼笑。“真新鲜,上语文课还表演。”我接着说:“今天表演的内容是‘看××接待客人。’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子,有七八位学生举手请求。我点了  相似文献   

11.
入骨     
有位实习教师教课,要我去听。课后,她很谦虚地要我说说意见。我想了一下,问她:“您这一课是讲给学生听的呢,还是讲给我们这些人听的?”她想了一下,笑笑说:“兼而有之吧。”我又问她:“您在准备教课的时候,想得多的是学生呢,还是听课者呢?”她终究是坦率地、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作文改写课,要求把一首《我给奶奶送阳光》(苏教版第10册)的小诗改写成记叙文。我试图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增加必要的故事情节,挖掘有限的文字材料,使文章更加饱满生动。比如读了“阳光洒满天地间”,应该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景象。再如“我”是怎样“包阳光”的,奶奶听“我”说“我给您送阳光来了”会怎样,特别是“我”为奶奶捶背等情节,都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看着学生们艰难地交流着,我在一旁不禁替他们着急,不时提示他们,但收效甚微。突然,一位平时特别爱表演的女学生提出“:老师,我们可以表演吗?”表演作文?我愣了一下,随即一…  相似文献   

13.
记忆中,我对儿童节印象并不深刻,只是把它当作很平常的一天.但是,有一年的儿童节则让我不能忘怀. 那天,整个小学都十分热闹,操场上聚集了全校所有学生,非常拥挤.我的心情有些激动,因为之前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六一儿童节的表演.趁着有点时间,我们几个赶紧又排练了一下舞蹈,看起来还是有点乱.邹欣懿不禁有些泄气,她沮丧地说:“现在排练这么乱倒还好,要是上台表演是这样怎么办啊?我们可能会在全校出名了.”听到她的话,我也有些忐忑.还是谢雨兴笑着鼓励我们说:“没事没事,这只是排练而已,还没到上台演出呢,你怎么会知道呢?”多亏了她,我们才打起精神又练了一遍,明显,效果比之前好多了!我笑着对谢雨兴说:“要是没有你,我们很可能会变得没有信心.”谢雨兴眨眨眼,说:“看来我是大功臣哕!哎呀,那你们得好好谢我,也不要太多了,就磕个头吧.”我们“鄙视”地看着她,齐声喊道:“切——”我们对望了一眼,都捧腹大笑起来,其乐融融的气氛在周围蔓延开来,我们的“士气”也大为高涨.  相似文献   

14.
在往后的日子里,雅文忙于处理家务。不过,丈夫的决定,使她左右为难。丈夫坚持要孩子学音乐对不对?另一方面,她也忘不了友乘在巴黎大学举行的第一次音乐会以后,友友跟姐姐一段谈话的情景。那是一个7岁半的演奏者在问她的小弟弟:“我的表演你喜欢吗?我拉得好不好?”友友看着姐姐,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明亮得很。“姐姐,我的好姐姐,你拉得好极了……”他迟豫了一下,小心地说:“你很了不起。不过……不过有点走音……”  相似文献   

15.
我很高兴一个主日学校的老师在对学生讲使别人高兴的重要性。“现在,孩子们,”她说:“你们当中有谁让别人高兴过?”“我,”一个小男孩说:“昨天我就使别人高兴过。”“做得好,是谁呢?”“我奶奶。”“好孩子。现在告诉我们,你是怎样使你奶奶高兴的。”“是这样的。我昨天去看她,在她那儿呆了三个小时。然后我跟她说:‘奶奶,我要回家了。’她说:‘啊,我很高兴!’”I’mGladASundayschoolteacherwastellingherpupilstheimportanceofmakingothersglad.“Now,children,”saidshe,“hasanyoneofyouevermadesomeoneelseglad?”“Yes,me,”saida…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的我,梦想当一名播音员,或是演员,所以总爱在人前人后表演这、表演那。亲戚朋友们都很喜欢我,夸我大方,不羞怯,甚至还对爸妈说:“好好培养培养她,说不定将来能考上艺术院校。”可妈妈却说:“哼,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就算以后当演员我也  相似文献   

17.
“还有谁愿意上来试一下?”教音乐的张老师正在教室里为即将到来的合唱比赛进行预备生的筛选,而我作为班主任也临时配合她进行相关工作。“大家别紧张,给自己一些勇气。现在还差最后一个名额。”张老师鼓励的目光在教室里又巡视了一圈。在刚刚结束了几个学生的表演后,教室里一下子显得格外安静,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子慵懒地斜射在地面上,投下一个个斑驳的光影。我收拾着记录册,已准备进行收尾工作了。就在这时候,教室的角落里举起了一只小手“:老师,我可以吗?”原来是她——原本欣喜的心情犹如浸染了深色的颜料,一下子灰涩和暗淡下来——我不隐瞒自己的感觉,确实有些失望。用现在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术语来说,她是一名“潜力还未完全开发”的潜能生,成绩后进不说,上课从不举手发言,是一个沉默寡言、内向孤僻的孩子。实事求是地说,她平时没有被我太多关注,我想,上课时她可能也并不是特别关注我吧。我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只唱一两句就可以了。”“好的,老师,我只唱一句好了。”她仍然轻轻地说。“没有关系,大胆地唱吧。想唱哪首歌?”张老师倒是很兴奋,她坐在了风琴旁。“《种太阳》。”“嗯,准备。”旋律随即从琴键间流出来,就在我转身走出门的一刹那“,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音乐韵律活动“苹果丰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愉快地做着各种“苹果”的动作。有的与同伴手拉手,有的变换着方向,孩子们都很投入。集体表演后,我像以往一样请部分幼儿到集体面前来表演,其余的幼儿坐着欣赏。在舞蹈过程中,浦未来的一个动作给我一个启示,她是坐着欣赏的,在悦乐小朋友跳到果园果子时,她伸出了小手轻轻地喊:“来,我的果子!”是啊!何不请其余的孩子来做果树呢?这样游戏就更有趣了。表演结束后,我立刻请浦未来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孩子们高兴极了。“我们把椅子围成一个果园,留个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9.
当“导演的”想法 ,纯属偶然。一次 ,我在教学《负荆请罪》这篇课文 ,我让学生按原先分好的小组表演课本剧 ,话音刚落 ,一位同学率先举手。“武老师 ,可不可以让我们自己选择伙伴 ?”学生们像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急切地等着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当机立断 ,“行 !你们自由选择吧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 ,教室里的每一处都有“蔺相如”、“廉颇”、“韩勃”。只见陈稀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柳枝当作荆条背在身后 ,跪在地上真诚地向“蔺相如”请罪。平时我很难看到他们“出场”啊 !班上的几位善于表演的同学更是表演得惟妙惟肖。这场面对我触动很大。…  相似文献   

20.
我很高兴     
一位老师在对学生讲使别人高兴的重要性。“现在,孩子们,”她说:“你们当中有谁让别人高兴过?”“嗯,老师,”一个小男孩说:“昨天我就使别人高兴过。”“做得好,是谁呢?”“我奶奶。”“好孩子。现在告诉我们,你是怎样使你奶奶高兴的。”“是这样的,老师。我昨天去看她,在她那儿呆了三个小时。然后我跟她说:‘奶奶,我要回家了。’她说:‘啊,我很高兴!’”Ateacherwastellingherpupilstheimportanceofmakingothersglad.“Now,children,”saidshe,“hasanyoneofyouevermadesomeoneelseglad?”“Please,teacher,”saidasmallboy,“I’vema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