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孟刚 《甘肃教育》2012,(12):8-9
兰州市红古区青土坡小学是一所普通农村小学,学校现有12名教师和131名学生。青土坡小学几位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看课外书,书包里就装有课外书。"我们最喜欢读童话故事、历史书。"事实上,并非农村小学生不读或不愿读课外书,而是有太多因素羁绊着他们的"悦读"之路。课外书从哪里来"要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真的很难!"红古区某乡村完小一名叫亮亮的六年级学生这样感叹道。亮亮以前随父母在广州上学。"我喜欢读故事书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能力培养是首要任务。读和写是学生通向外部世界的两扇窗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打开这两扇窗口,并教会他们来观察外面精彩的世界。教会学生流利地阅读——引导学生利用好文本、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引导学生交流读后感;教会学生流利地书写——要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教师要做好评改、要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  相似文献   

3.
1.教师要转变观念。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学生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的观念,应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多接触课外书。一开始可以采取奖励的方式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2.帮助孩子们选择适当的读物。a.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我们可以给他们选择诸如《童话大王》、《十万个为什么》、《少年文艺》、《小学生之友》等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强的少儿读物。《上下五千年》、《热爱祖国立志成才》等有思想性的书籍也可以让孩子们多涉猎。b.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  相似文献   

4.
江西峡江县巴邱小学梁长红撰文认为: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入手。其主要途径:一是要强化学生阅读训练。教师要尽力引导学生亲近课外书,要向学生多推荐一些优秀儿童读物,每周都挤出一点时间开展阅读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接受语言文字的熏陶,积累知识,为写作打下基础。二是要引导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5.
我们首先来看<五彩池>的教学片段: 上课了,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导入,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问:"要想深入了解五彩池可以用什么方法?"学生说出了读课文、查阅课外书、上网、看影碟等.  相似文献   

6.
多读书,可使人吸取养分,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品格。但对于中学生看课外书,我们一些老师总是从负面看得多,从消极面想得多,认为看了课外书就必然少看课内书,甚至影响作业的完成、成绩的提高等。我认为,影响是有的,问题是存在的,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如何教会他们课外阅读的方法技巧,让课外阅读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一剂良药。1.激发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力应对高考,老师严禁学生看课外书.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学规律及学生求知的天性.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再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并作好阅读指导.这样不仅能因势利导,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毛健  何金城 《师道》2006,(7):19-20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如今普遍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与重视,师生都投入了比较大的热情,在具体实践中确实收到不错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有些学生看了不少课外书,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反而直线下降;更有些学生因迷恋课外书,而把课本冷在了一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觉得课外阅读本身是没错的,关键是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迷误,有了偏差,作教师的要及时帮他们矫治过来。我个人认为,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常见迷误有如下几种:一、寻求娱乐与阅读偏差随着“电子时代”和“读图时代”的到来,中学生往往习惯于玩电…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在学校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大教师囿于旧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它视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许多社会人士也担心课外书读多了,会影响“正课”学习。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没有养成读书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对阅读自然也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课外阅读指的是学生在正式的上课之外进行的相对比较独立的阅读活动。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以及家长认为.学生看课外书是一种分神分心,耽误学习,不务正业的表现.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的考试和前途,  相似文献   

11.
大量阅读课外书以提高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理念,已广被认同。但是,学生却没有兴趣读课外书,也没有时间读课外书。—、没兴趣读课外书的原因学生不愿读书的原因很多,有学校、老师引导的问题,但最主要的是学生作业多,学习负担重。以人教版三年级为例,每个星期要学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  相似文献   

12.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改革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关键在于多读,一是在课堂上多朗读,二是扩展课外阅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要帮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只盯在几本教材,或是作文书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陷入"死水"中,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写得艰难。对于作文课,多数学生没有兴趣,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种"课堂作文"、"应该作文"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农村里的学生平时又很少看课外书,更谈不上看  相似文献   

14.
多读课外书,自身也会多一些见解与领悟。这样中职学生在做阅读理解能得心应手,能更深入的了解作者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读书是每一个学生都很感兴趣的,尤其是课外书。当他们在欣赏自己喜爱的读物时,看那痴迷劲儿,真让人高兴。但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一、课外阅读意义的多元理解课外阅读既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然而,许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外书时,总是会征求教师的意见,认为课外书是为课内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是青少年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课外书不仅可以传授给他们知识,而且是他们一生最好的朋友。《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现在学校和家长所面临的难题是,既想让孩子多读书,同时又害怕学生因读课外书影响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18.
楼上邻居家的那个男孩挺聪明,还只读小学三年级,已经能看厚厚的大部头著作了,且爱不释手。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我的那位邻居却不认为是好事,说,我的这个小赤佬什么都好,就是太要看“闲书”。原来,他是反对儿子看课外书的,他把课外书叫做“闲书”,认为多看“闲书”就会影响“正书”(教科书)的学习,多次劝说、干涉甚至动粗都收效甚微,邻居就想出了一个自以为挺高明的办法。今年春节前,他从新华书店购了一大包“书”回来,作为送给儿子的新年礼物。小家伙高兴得直跳,以为爸爸“解除”了他看课外书的禁令,但打开后一看,小嘴巴立刻撅得老高,那叫什么…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独立的阅读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会耽误学习、影响成绩,所以明令禁止,而学生觉得看课外书纯属是另一种形式的休息和娱乐.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补充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20.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光靠课内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然而,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要读什么课外书,哪里有好的课外书,怎样去读课外书.因此,他们通常碰上什么就读什么,喜欢什么就读什么.由于年龄尚小,分辨能力不强,阅读有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尤其是教师的正确鼓励和引导.对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学生的身边有许多教育资源,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巧借"外力",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指明阅读方向,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