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管理箴言     
<正>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在他的《知识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指出,100多年来,人类经历过三次革命,这就是: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第一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具、过程和产品,形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作,从而引来生产力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知识  相似文献   

2.
<正>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人类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协调自然。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因而对自然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状况,处在崇拜自然的阶段。当人类历史进入16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而迅速的变化。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  相似文献   

3.
浅谈实现统计全方位电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领域飞速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史继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影响力量深远的一次产业革命。房产信息统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必然与时俱进,实现统计跨越式的发展。在这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统计部门,电子化目标的实现将大大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和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将使这些领域实现突破性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领域飞速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史继工业革命以来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一次产业革命。房产信息统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必然与时俱进,实现统计跨越式的发展。在这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统计部门,电子化目标的实现将大大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和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将使这些领域实现突破性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系指以信息资源为的开发为中心、以信息的社会化为特征的革命。信息革命是相对于工业革命而言的。工业革命把人类从手工生产力的阶段推进到机器生产力的阶段,机器扩展了人类的四肢,并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依靠能源资源加工物质资源生产大量商品,给人类社会为巨大的变革。信息革命则是把人类从机器生产力的阶段推进到信息生产力的阶段,智能机器扩展了人类的大脑,把人类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依靠信息资源和能量资源生产大量商品,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  相似文献   

6.
产品策略与设计开发一、问世纪科技冲击下,工业设计所扮演的角色与任务美国未来学家欧文·托弗勒(AlvinToffer)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社会已由过去的农业社会经工业社会而发展为今天的第三次革命--信息革命。这场革命的冲击我们已经能感受得到,电脑、电讯、家电、自动化机器及远距离控制接随而至,科技革命正迅猛地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回百五千年来人类生活形态发展的轨迹,我们会发现农业社会的变革,似乎以千年为单位,而工业革命以来,只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今天"数字科技"的发展速度可以十年为单位蓬勃兴起.国际产品…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5)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制造就成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动力,一类又一类新机器的发明,大大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带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后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一个电气化的时代,人类生产力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信息时代到来之后,电子科技的兴起,让人类从时间、空间方面获得了重大的突破。而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在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已跟不上生产的需要,所以将机械制造业与电子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机械电子技术,已是大势所趋。把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结合起来,无疑将会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大大提升传统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推动机械制造的发展。本文就介绍了机械电子技术的相关情况,并对其可能产生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与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的;是人类消费需求增长而引起的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毁坏;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所造成的恶果;是由社会本身所带来的问题。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应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需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科学技术必须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从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主要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是工业革命,电力革命.还有新技术革命。这三次革命的最大意义是推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快速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技力量的强大,而本文所提到的建筑工程中的新技术是在前三次革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它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防水、施工、或者混凝土等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新技术主要包括防水施工技术,丈沐积混凝土技术、施工钢筋技术、连接施工技术。这些新技术几乎已经涵盖了建筑的全体方面。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的推广新技术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吸收这些新技术,而且在其基础上研究发展其他方面的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施工技术具有世界的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信息革命和数字化浪潮,这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谁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信息化大势,谁就能赢得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  相似文献   

11.
本期评介     
我们可以把一次工业革命称为一次浪潮,它由几个相互联系的重要变革组成,这些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根本的变化.那么,我们现在论及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否恰当?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末,它首先产生于英国,紧接着,波及法国和比利时,19世纪末,又传到了德国、美国和日本.这是一次建立在煤的基础上的革命,它推动了钢铁制造、铁路、无机化学以及诸如纺织品、鞋类等一系列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已经形成.小汽车和飞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尽管它们还处于初级形态.汽油和电力这些新型能源已在应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年  相似文献   

12.
王昕 《百科知识》2023,(30):32-33
<正>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主动或被迫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人类从借助技术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进而获得极大的物质满足到完全操控技术肆意改造世界达到所谓的精神满足的同时,工具理性、经济理性不断冲击着人类一再降低的自然底线,最终人类迎来了自然的审判——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当前,关乎人类文明延续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生态理性以人类永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积极的、进步的生态价值观引领社会共识和文化导向,对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工业革命以来,一系列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然而,自然辩证法不断地揭示着大自然对人类物质发展方式,包括某些所谓科技文明的疯狂报复。人类过去已经、现在正在、未来仍将继续为自身过度消耗资源能源、过多排放各类污染物和过度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偿付沉痛代价。毫不夸张地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海洋生态脆弱化、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等地球"癌症",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100多年来,人类经历过三次革命,这就是: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第一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具、过程和产品,形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作,从而引来了生产力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知识被应用于知识本身,从而引起管理革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新工业革命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以生产方式为标准来判断,人类将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是第三次浪潮的进一步深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结合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而不是噱头。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既是现实又是理想。因为新科技和新管理模式已有了质的突破并影响了人类生活,但是它们还未形成综合创新,未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要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纪艳菊 《今日科苑》2010,(4):259-259
工业革命首先是一次生产力的全面革命,它改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了欧美国家的面貌,使远洋运输和铁路建设大大发展起来。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世界范围确立,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人们应对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的有力武器,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应对自然风险、自然灾害中成长起来.自从自然界诞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便结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依赖于大自然的.一方面,大自然恩惠和养育着人类和人类社会,大自然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最终依托;同时,大自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由发展的制约,大自然也在很多情况下会以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的形式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8.
技术化生存的"自然"迷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使人类逐渐地远离自然状态,从而使人类的生存从"自然"地生存走向"技术化生存".技术,从其本质上讲,是作为自然的对立概念而出现的.当技术的风险,特别是技术进程无逻辑的风险展现时,人们为了各种目的开始诉诸"自然",用"自然"来对抗"技术".然而,"自然"是一个充满了模糊性和矛盾的概念,"自然"就是"变化".从人类生存的历史看,新石器时代人类脱离四处寻找食物的生存方式,开始从事农业或者畜牧业,发展出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维持生活,并建立社会.而工业革命则引起了"机械文化"的产生,人类的生活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至今仍在持续着.人以技术为中介获得自己的生存,这与其他动物只基本本能地适应以求生存的生存方式形成了本质的区别,技术已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形势:握手工业化迎来信息化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一万年前开始的农业革命、二百年前开始的工业革命又进入了三十年前开始的信息革命阶段。近代的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标志,当代的现代化则以信息化为标志。建国三十多年来,我们是在农业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的。现在,我们又要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工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条件下迎接全球信息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机械制造业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发展历史看,人类已经历了经济发展三个阶段和二次经济革命:第一个阶段是依靠劳动力投入,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如传统农业——这是第一次经济革命(农业革命或称农业经济);第二阶段是依靠资金、资源、能源的投入,属于资源密集型,如钢铁、汽车等——这是第二次经济革命(工业革命或称工业经济);第三个阶段是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属于技术密集型,该阶段已显示出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