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晚明小品文是中国历史上创作个人化的一个高潮,它在许多方面与“小女人散文”的个性化写作有相通之处。后人对晚明小品文的评价多从艺术角度加以肯定,而对其蕴含的知识男性生活意识和生存方式给以忽略,而对“小女人散文”则带有负面的性别审美倾向。该文在论述这一文学现象后,认为女作家“女”性意识的客体化在“小女人散文”遭受不公平评价中应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2.
晚明小品文是中国散文发展长河中的一条支流,由于它承载着晚明性灵文人的文学革新思想和多姿多态的文人情怀,所以有了超越文体的特征和内涵。复杂多样的文人情怀寓于小品文中,真实而形象,独特而有趣,不仅增添了小品文的文化内涵,也极大地丰富了晚明士子文人的人格形象。探究晚明士子文人情怀产生的原因,追寻晚明士子文人情怀对推动文学发展、带动社会进步和拉动经济增长诸方面影响,对于鉴赏晚明小品文思想艺术成就,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晚明小品文,打破了“道统”对散文的长期统治,在散文领域内言志抒情,叙事写景,充分表现出悠然自得,天真自然的情韵。晚明小品文中非常重视作品的“趣味”,敢于说真话、表真心、抒真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散文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归有光的散文,相较于前代和同时代的散文家的作品,出现了很多新变因素,如:受心学的影响而将描写生活琐事的题材引入用以载道的古文中;体制日趋短小灵活,在文中突出了情、真、趣的审美特质。而这些新变因素,或直接影响了晚明小品文,或者由于历史的必然趋势,而在晚明小品文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由归有光的散文到晚明小品文,反映了传统散文的转向与自我突破,对颠覆古典审美理想,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丰富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冲淡平易、闲适淡雅的闲适小品文.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十分浓厚,尤其是他对于晚明“三袁”的“性灵说”的推崇,成就了他闲适小品文主要的文学风格.通过梳理周作人小品文形成的源流及其创作过程中的主张,以及其小品文最终的命运,来逐层探寻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从现代人的角度重新估价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文学价值,力图给它们一个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他人对张岱的论述,大多以“晚明小品大家”为定论,通过分析认为,张岱的散文主要创作于清初,主要有小品文和纪传体散文两种文体形式,故称其为“晚明小品大家”不妥。小品文通过对明亡以前生活的追忆,表达了眷念和负责的心态;而纪传体散文以史家态度写前朝遗事,表达了忠义的心态。由于所表现心态及其所承载文体的不同,文风也各异:小品文文风空灵晶映,纪传体散文文风沉郁厚重,但二者殊途同归——均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7.
归有光的散文,相较于前代和同时代的散文家的作品,出现了很多新变因素,如:受心学的影响而将描写生活琐事的题材引入用以载道的古文中;体制日趋短小灵活,在文中突出了情、真、趣的审美特质。而这些新变因素,或直接影响了晚期小品文,或者由于历史的必然趋势,而在晚明小品文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由归有光的散文到晚明小品文,反映了传统散文的转向与自我突破,对颠覆古典审美理想,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们总是以我国是“诗的国度”而自豪,其实,我国古代散文的辉煌成就同样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骄傲.春秋战国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汉的史传文学和政论文,魏晋南北朝的抒情文,唐宋八大家的古文,直到晚明异军突起的小品文,都分别以它们的铺张扬厉、疏宕摇曳、沉雄博雅、明白晓畅、隽永有味等多姿多采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立起一座座丰碑.清代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源远流长的散文历史发展至此,积累了异常丰  相似文献   

9.
晚明小品文繁盛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品文发展至晚明而趋于极盛,实乃明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小品文自身诸多内在的因素。明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变革是小品文繁盛的根本原因;晚明声势浩大的文学解放思潮是小品文走向辉煌的前提;人们对明中叶以来文学复古思潮沉闷局面的普遍厌弃和反拨,则是晚明小品勃兴的直接导因;同时,晚明小品文的空前繁荣,也是小品文体自身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晚明小品文是中国散文发展长河中的一条支流,它承载了晚明性灵文人的文学思想和独特的文人情怀,所以有了超越文体的特征和内涵。独特的文人情怀寓于小品文中,真实而形象,独特而有趣,不仅增添了小品文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晚明士子文人的人格形象。其所反映出来的文人情怀也绰约多姿,包括对自我性情的表达与张扬,对文艺创作的实践与探讨,对佳山秀水的留念与向往等。这种高扬的文人情怀因此也具有了其独特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