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庆玉  于中 《新体育》2003,(9):34-35
网球赛场,历来是欧美人的“天下”,以中国网球的现有水平,要想在短时间内“撕破天”,说是天方夜谭也并不离谱。但欧美选手不重视双打项目,选手都是临时组合,个人技术突出,配合却不够默契,这就给了中国网球一线生机:专攻女子双打,作为中国网球“入世”的“突破口”。 从2003年5月开始,中国网协刻意选派国内顶尖的两对女双打选手李婷/孙甜甜、晏紫/郑洁连续参加多站国际职业网球赛,为晋身2004年雅典奥运会积累排名分。 2003年6月14日,总奖金17万美元的维也纳职业女子网球赛上,李婷/孙甜甜、晏紫/郑洁包揽了双打冠、亚军。这场比赛也创造了一项历史:中国选手在WTA比赛中首次包揽女子双打冠亚军;7月8日,在总奖金为5万美元的奥尔贝泰洛女子挑战赛决赛中,晏紫/郑浩获得女双冠军;7月20日,总奖金5万美元的意大利蒙德那ITF女子网球挑战赛中,李婷/孙甜甜夺得女双冠军。两个多月的时间,“突破口”战术初见成效,李婷/孙甜甜的世界排名已经上升到第72位,晏紫/郑洁排名在第113位。 2003年7月25日,中国网球队进驻北京城南大兴区庞各庄的中国网球学校,新一轮集训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张文悦 《网球》2008,(4):68-72
李娜让人相信,她的单打资格无忧,6月9日前的目标是获得奥运种子席位;彭帅单打5连败后,终于在印度搭档孙甜甜趋散阴霾;晏紫搭档郑洁在双打赛场继续四平八稳后,适时地在单打赛场爆发小宇宙,让中国军团冲击奥运资格的道路上,洒下一缕阳光。  相似文献   

3.
在一枚奥运金牌光环笼罩下的中国网球,已经成为人们眼中新近崛起的“潜优势”项目。彭帅、李娜、郑洁三名女将的单打世界排名史无前例地同时出现在前五十名,李婷/孙甜甜、郑洁/晏紫在多项比赛中屡有斩获,已经让“中国军团”的称呼变得司空见惯。然而,中国网球果真己经成为具备挑战网坛权贵、动摇网坛格局的新势力吗?下此定论,似乎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4.
崔伟 《网球天地》2009,(5):54-55
郑洁是近年来中国金花的旗帜性人物.WTA单打世界排名已经来到了第16位,而早在2006年.她的双打排名曾位列世界第三.世界顶尖选手的称号绝不是夸大。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2006,(8):15-15
北京时间7月10日凌晨,来自四川的郑洁、晏紫(右)在伦敦的温布尔登创造了历史,她们拿到了第二个大满贯比赛的双打冠军。5个月前,这两位“辣妹子”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就上演了一次“中国神话”。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网球天地》2011,(9):8-8
在8月1日的WTA单打世界排名中,中国小花张帅排名船位,距离老大姐郑洁目前的世界排名83位只一步之遥,可以相信,在很近的将来,这位身体条件一流的89年小将将成为中国女网的三号人物。当然,张帅的历史成绩还远远不能和郑洁相提并论,她没有任何一个WTA的冠军头衔——尽管ITF的单双打冠军拿了近20个;  相似文献   

7.
崔伟 《网球天地》2013,(8):86-87
今年的温布尔顿,除了李娜、彭帅、郑洁、晏紫等金花外,不满20岁的“小花”郑赛赛的身影也出现在女双和混双赛场上。赛赛在2011年转为职业选手,经过两年多的奋战,她的单打排名进入WTA前200位。双打方面的表现更加优异,她与美国选手勒普琴科搭档,今年澳网杀入半决赛,随后又在罗兰·加洛斯闯入1/4决赛,负于排名世界第一的意大利组合埃拉尼/文奇。  相似文献   

8.
月度之选     
《网球》2006,(3)
最振奋人心奖:郑洁/晏紫这队姊妹花在澳网上的完美表现,缔造了中国人赢得大满贯冠军的历史。这也使得网球运动在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之后再次升温。在郑洁/晏紫顺利赢下赛点的一瞬间,所有在关注这场比赛的中国人都在为两位辣妹子振臂欢呼。  相似文献   

9.
娜塔沙·兹韦列娃 1971年4月 16 日出生于白俄罗斯,身高1.74米,体重62公斤,右手握拍运动员。他是当今现役运动员中获得双打冠军头衔最多的一个。她在WTA的最好排名为单打第5位,双打第1位。目前兹韦列娃在世界上的排名为单打第30位,双打第13位。问:请告诉我们你是如何认识双打比赛以及取得双打比赛胜利的秘诀是什么?答:我认为双打比赛比单打比赛更有意思,特别是两个人在场地上可以互相配合。与单打相比,双打比赛中需要防守的区域要小,因此,节奏也比单打时要快。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不仅要依靠本方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聚焦·图片     
105月。中国金花再次绽放,土场炫出中国红。WTA埃斯托利尔站。李娜,连续两年晋级决赛:李婷/孙甜甜首对蝉联此赛事的女双冠军:郑洁,中国首位红土赛事单打冠军。wTA德国公开赛.李娜追平中国女单纪录—一级赛4强;郑洁/晏紫.中国首对一级赛双打冠军。,汉堡大师赛百年寿诞萨芬、哈斯  相似文献   

11.
姚昆 《网球天地》2020,(1):56-59
作为网坛历史上最伟大的双打选手之一,约翰·麦肯罗曾经在2013年发表过这样一番评论:“我喜欢双打,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双打顶目还能存在于职业网坛。大多数双打球员的速度慢得打不了单打,如果把双打顶目砍掉,将双打比赛的奖金分给那些世界排名200到1000位的单打球员,对网球运动也许更有帮助”。但时隔6年多之后,如今双打项目不再“又老又慢”,曝光率和奖金额度也持续提升,双打仍然拥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3月4日开始的“天娇杯”国际女子网球挑战赛已于3月11日在风景如画的杭州结束。这是国际网联女子网球系列赛的一站,也是中国网协今年承办的六站比赛中的第一站,总奖金为2.5万美元。来自中国、俄罗斯、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香港等地的近百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中国大部分女子网球运动员都到达了杭州,但是景茜由于将赴美国而未参加此次比赛。 中国选手在比赛中获得了全面丰收,将单打和双打冠军都收入囊中,单打冠军是刘楠楠,双打冠军是李娜和沈刘莉。 此次比赛的1号种子为中国选手李娜,目前她世界排名147位。经过预选赛有4名中国选手进入正选,她们是郑洁、刘楠楠、陈艳、施敏捷,此外,比赛的四张外卡分别给了预赛  相似文献   

13.
索引2006     
《新体育》2007,(1):53-53
2006年1月27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中国金花”郑洁/晏紫拿下了中国人的首个大满贯赛事桂冠,5个月后,二人再次在温网比赛中称雄,李娜在单打赛场上也有温网八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提起亚洲女子网坛的双打组合,大家首先会想到两届大满贯冠军、奥运双打铜牌得主郑洁/晏紫。基实,除了这对黄金搭档,亚洲还有一位双打专家,她曾经双打排名世界第一,手中握有4个大满贯(3个妇双和1个混双),职业生涯共获得得过37个双打冠军。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等方法,对晏紫,郑洁在2006年澳网双打比赛中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晏紫,郑洁在技战术的运用上发挥较为出色;破发率、一发成功率、二发成功率、双误次数等技术指标优于对手;非受迫性失误相对较少,但主动得分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一切都还在考虑,再试段时间看看。"2月1日,结束澳网征程的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在谈到中国女双组合时这样表示。同一天,在日本东京征战 WTA 一级赛泛太平洋公开赛的孙甜甜/李娜首次配对0:2不敌郑洁/晏紫。同样是在这一天,孙胜男和季春美随二队前往泰国参加芭堤亚公开赛的单打比赛,双打配对试验进入到一个短暂的平静期。对于中国女网来说,为了寻找稳固的双打组合,前半年都是交学费时间,即便赶上澳网。  相似文献   

17.
《网球》2006,(3)
《网球》:您认为中国的双打球员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成功的关键在何处呢?蔡洪玲:双打球员之间讲究"化学反应",要能互相"来电"。郑洁、晏紫从6岁就在一起学习网球,进入少年队后又被特意配对双打。这么多年下来,她们两人一起走过了人生的各个阶段,经历了同样的痛苦和辛酸,彼此很默契,肯定要比只有在单打间隙才临时配对打双打的外国球员好。《网球》:她们俩人应该说身材条件并不好,尤其是郑洁、身高只有1.63米,她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网坛站稳脚跟,依靠的是什么?蔡洪玲:信心和远大的目标。从网球运动员的选材上看,个  相似文献   

18.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3,(8):86-87
每年的12月刊,《网球》杂志都要评选当年的年度人物。从2003年到2006年,郑洁凭借法网十六强,第十届全运会单双打金牌,澳网、温网双打冠军等骄人战绩,连续四年把持着中国网坛年度人物这一荣誉。2003年,《网球》杂志这样总结郑洁成为中国网球年度人物的理由:"2003年在中国网球运动员里,郑洁的成绩最好,单打排名94位,双打排名74。在这一年里,她注册成为WTA的职业球员,在国外参加了超过30站5的巡回赛,并第一次在总奖金5万美元的国际比赛中夺冠,也第一次打进  相似文献   

19.
波利泰尼  陈功 《网球》2010,(5):104-105
虽然双打比赛在职业赛场中的受关注度没有单打比赛高,但依然是网球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单打水平无法达到较高水平的网球选手,会选择找一个搭档浪迹于双打比赛之中,虽然奖金数没有单打多,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双打比赛也是业余网球运动不可或缺的项目,参与人数会比单打比赛多。  相似文献   

20.
《体育博览》2010,(3):14-15
随着中国金花李娜、郑洁进入澳网四强,人们才猛然发现中国网球已进入新纪元。一切并非毫无预兆:2004年李婷和孙甜甜的奥运网球双打冠军、2006年郑洁和晏紫的温网双打冠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