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球运动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地普及开来,不少孩子家长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地打网球外,还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家里能出个“张德培”。于是,不管孩子年纪大小,也不看孩子身体条件是否适合,更不问孩子是否真的喜欢,生拉硬拽地把孩子带到网球场,不惜血本地开始了孩子的“职业网球”生涯。  相似文献   

2.
    
《网球天地》2012,(7):84-86,88
“六一”亲子网球比赛 家长娃娃共举拍 为了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让其潜力得到更深的挖掘,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默契.6月3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主办,贵阳网球协会承办的”亲子爱家乐享网球”活动在金阳北师大附小运动场举行。该活动由家长携带孩子共同参与.期间.大赛还发放了不同的奖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网球运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一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网球方面有所造就,积极支持孩子参加网球训练。那么请问家长们:您们知道怎么样科学地引导孩子参加网球训练吗?孩子们参加网球训练时家长又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庭版”开办这一年多来,我们接触了不少追寻网球梦的孩子、父母和家庭,不止一次地被他们那股对网球的执着和信念所感动和激励,他们中绝大部分孩子是在家庭的支持下,投师于各省市半专业或专业训练队,这是目前我国运动员普遍的成才道路。一天,一个家长的求助电话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希望我们帮助他的孩子找一位高水平的专业网球教练,能够把他的孩子培养成职业运动员,不惜任何代价……长途电话中让人深切感受到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和对网球运动的执着。这个电话引起了我们关于成才道路的另一番思考。确实,有一部分特殊的网球家庭,他们游离于一般的成长道路之外,父母自己带着孩子在为网球奔波着、付出着,他们势单力薄,但他们确实在为网球打拼着,寻找看一条大家都未知的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     
所有的天才都一样,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小荷已露尖尖角”。无疑,培养运动员要从青少年抓起,在他们还可塑时,努力把他们雕琢完美。然而很多家长往往都以局外人的羡慕眼光旁观着一个个明星的降生,却对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成才无所适从。有的家长或许害怕失败,毕竟培养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一条成熟全面的路,没人会轻易走出第一步。 我国第一枚奥运金牌鼓舞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家长投身到网球运动中去,但更多的迷茫也随之而来,为了给孩子、家长们以及青少年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我们特别制作了这个“青少年培养”的专题,从国内,国外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模式、途径、费用等方面,以及几个国内典型的或成功或仍在探索的例子来跟大家共同探讨。“拿来主义”虽不可全用,但借鉴一些例子,对您的考量一定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6.
怎样为自己想学球的孩子选择教练,美国的家长与中国的家长有着同样的困惑,费尽心思“货比三家”到处走动的过程不仅辛苦,而且往往各有长处和缺点,依然难以选择。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很难说清楚谁能适合自己孩子独特的天性和需要。本篇选取美国职业网球教练和网球专栏作家迪诺弗尔关于选择教练的文章,虽然部分内容来自美国国情,但对中国的家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从初学和进阶两个阶段探讨对教练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网球》杂志今年第五期上有一篇香港网球协会总教练林秉超先生写的文章《十四岁,亚洲职业网球的软肋》,读后我的感想很多。我以为,目前有两个理由要求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这个问题,这两个理由是:一、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在“体制”外参加网球的系统训练,这是中国网球的希望之所在;二、在中国,网球训练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手段上都亟待提高,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资源流进网球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了;同时,这些“体制外”的少年对网球的各种新理念有强烈的需求。林秉超先生在文章里列举了很多问题,我都深有同感。同时我还认为,在中国的现阶段里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教育家长”。因为家长才是掌握着这些少年成长的过程的决策者,而目前亚洲的各种投资者,网球协会、管理中心、企业,正如林秉超先生所说,只有在看到比赛成绩的时候才会出手赞助。因此,家长必须懂得:一、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职业球员的“料”;二、如果是“这块料”,如何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邱友益 《网球》2012,(9):112-113
在孩子练习网球过程中,家长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孩子的网球水平处于哪个阶段,家长都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网球是一项很职业的运动,所以,不管你孩子今后的网球生涯是姓“职”(职业)还是姓“业”(业余),让他们从小就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从业态度是很重要而且有价值的。当然,这是个较为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教练和家长从孩子开始打球的第一天起,就不断  相似文献   

10.
查娜 《新体育》2006,(3):28-28
培养一名网球运动员家庭要投入多少?时代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这个数字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很多中国家长在孩子十二三岁时,一年花费二三十万元人民币把孩子送到美国专业的网球学校学习。在进入专业队之前,一个网球运动员从服装、鞋帽到球、球拍、租用场地费、比赛报名费、请教练费等都由家庭承担。这个阶段可以从孩子六七岁在少体校或是私人教练那里学习网球开始,一直到初中一二年级也就是孩子十二三岁进专业队之前。而按照现在中国网球的培养模式,进入专业队之后,这些费用将由国家、地方、个人各1/3的比例出资。为了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培养…  相似文献   

11.
逐月 《网球天地》2010,(12):90-90
你也许对于网球运动还只是一知半解,但这并不妨碍你通过某些方式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尤里·沙拉波夫和皮奥特·沃兹尼亚奇等人如何能从“门外汉”,变成出色的“家长型教练”呢?英国网协和国际网联专家们的建议也许会给家长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金路 《网球》2012,(11):64-68
在中国,网球运动的推广正在快速进行中。有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触到网球,但又苦于找不到真正的入口。很多入口并不是通向世界前十或是大满贯决赛的光明大道,更多是磕磕绊绊的羊肠小道,或是一直走不出去的百慕大,没有终点,也没有远方。究竟该通过何种方式培养自己的孩子,是网球家长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受2012年耐克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总决赛赛事主办方的邀请,本刊记者有幸在成都对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3.
金路 《网球》2013,(5):110-111
近年来,网球运动在中国普及很快,很多家长乐于把孩子送到各类网球培训机构去接受网球启蒙。然而高昂的培训费用却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因此如果想要让网球运动真正在中小学生中得到普及,让网球进入校园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以目前的硬件条件来看,即使是全国一线城市或沿海开放城市的中小学中,有网球场的学校屈指可数。即使有网球场,其数量也很难满足整个学校的学生接  相似文献   

14.
姚昆 《网球天地》2012,(3):112-113
如何扮演一名合格的“网球家长”,更广义地说,如何扮演一名合格的家长?通过许多实例来看,答案其实也许并不那么复杂:理智、耐心和宽容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如果能做到这些,往往就能让孩子离成功更近一步。  相似文献   

15.
十一、中秋有不少孩子跟着教练或父母在天津网球中心度过,10月2~6日全国短式网球晋级赛(少年网球晋级赛)在这个假日旅游城市举行。孩子们不仅体味着异地节日气氛,还有比赛可打,真把他们乐坏了,球场上没过瘾的,便在狭长的马路、围栏等可利用的地方打球;家长们自然也“爱屋及乌”地忙个不亦乐乎;而整个天津网球中心都与平日里一样工作着,只因240多名小球星的到来更加忙碌起来。5天,500多场球,从早上8点开始无间歇地进行。孩子们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位家长因长期为孩子劳累、跟孩子着急较劲得了一身病,参加了我的学习班,用哲学辩证的方法进行心理调整,把以前对孩子的着急、生气、恨铁不成钢等心理转变了,身体健康了,也不跟孩子较劲了。孩子发现家长变了,问他母亲:“您现在怎么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母亲说:“我学了一个教人想开的心理平衡理论。”孩子说:“您怎么不早学呢?您不容易,您知道不知道,我也不容易。”这个孩子说,我要见见这个老师。我和这个孩子谈了许多,我有很大触动,觉得家长教育孩子不容易,但孩子也很不容易,可是往往站在家长的位置上,对孩子的心理察觉…  相似文献   

17.
于湃  Teresa摄影 《网球》2010,(6):82-84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家孩子到底几岁开始网球启蒙最合适?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是专家,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据我所知,阿加西的爸爸在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刻已经进行了启蒙,费德勒在三岁开始了网球训练,格拉芙四岁就追着爸爸吵着要学网球……  相似文献   

18.
不要富爸爸     
姚昆 《网球天地》2010,(1):58-60
如果想让孩子出人头地,就让他去打职业网球;如果想让孩子碌碌无为,也让他打职业网球。网球是普通人家子女迈向成功的一条捷径,而对于出身高贵的“富二代”们来说,踏入职业网坛有可能不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乐乐 《网球天地》2013,(4):82-84
网球与高尔夫非常相似,国外普及程度、职业化程度很高,中国球员李娜夺得法网大满贯后,国内网球热开始蔓延,许多家长送孩子去学网球,虽然学习目的不同,但是有一定数量的父母盼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费德勒、纳达尔、莎拉波娃那样的球星。同样,许多优秀的网球运动员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从小得到父母的培养和帮助,父母的爱一直贯穿于他们整个职业生涯。与高尔夫球一样,网球运动员的成功同父母的帮助密不可分,在孩子初学网球阶段,父母的作用甚至比教练的作用还要大。  相似文献   

20.
林秉超  李姗 《网球》2008,(1):112-113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职业球员。但也有人很迷惑,到底自己的孩子从几岁开始学球?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更有效率地网球?这些问题,我经常能够碰到。我觉得,冠军是在14岁之前被制造出来的,所以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如果训练不科学会遗憾终身的。那么,如何练,才能为孩子未来的网球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