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市级党报如何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扭转“难、险、缠”的被动局面,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是目前地市级党报进行舆论监督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一方面,新闻舆论监督,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督、司法监督等社会三大监督之一,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但是党报战斗性的标志,也是媒体增强公信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是揭...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党报的舆论监督应该要比其他的报刊杂志具有更强的威力,这是由党报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所决定的。近年来,在广泛开展舆论监督的进程中,中央和省级党报所起的效果不错,而地市级党报却相对沉寂一些。这是因为,地市级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有其自身的各种困难.深层次上是由于我国舆论监督的制度特征造成当下舆论监督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党报舆论监督的四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月婷 《新闻世界》2009,(11):96-97
地市级党报作为党的执政资源之一,既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要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引导作用,为促进党和政府的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舆论支持。新形势下,地市级党报如何讲求方法、全面客观地开展舆论监督,更好地为团结、稳定、发展服务?笔者以自己的实践经验概括认为。必须坚持党性、准确性、贴近性和合法性这四个原则,才能搞好党报舆论监督报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道明 《新闻前哨》2010,(12):20-21
作为地市级党报。有没有严肃认真的批评,关系到报纸的形象和新阐宣传的效果。所以,把舆论监督搞得有声有色有效果,也是增强地市党报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开展舆论监督作为现阶段对社会活动运作中偏差行为的一种制衡与纠错机制,以其显著的社会效果与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搞好舆论监督并非易事,特别是作为地市级党报难度更大。本文就地市党报如何做好舆论监督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党和政府的工作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兴起,舆论监督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党报特别是地市级党报普遍感到茫然和难以适从,  相似文献   

7.
在党报的整个官传工作中,舆论监督的稿件最难采、最难写,同时也最容易惹麻烦、出问题乃至“引火烧身”。作为党报工作者,如何在舆论监督中做到“帮忙不添乱”,真正发挥其对社会丑恶现象和党内腐败现象实施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新时期新闻报道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明杨 《新闻前哨》2002,(12):23-23
一问:搞舆论监督就不是讲党性讲政治吗?党报姓“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新闻舆论必须完整地置于党委领导和调控之下。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能说实行舆论监督,开展批评性报道,就是不讲党性、不讲政治。其一,党报的舆论监督是代表党委在开展监督,因此只能是姓“党”。党报是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委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引导舆论的工具。这是党报的特性。失去这一特性的报纸就不是党报。反之,只要是按照党委的意图行事,无论是表扬性报道还是批评性报道都是姓“党”的。其二,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是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的,不是在发表“自…  相似文献   

9.
在各类新闻中,舆论监督类报道以其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呼声、揭露社会矛盾、督促解决问题的特点而受到读者的欢迎。虽然深受读者欢迎,但是采写批评类报道也会遇到重重阻力。尤其是地市级的党报,因为地域性的原因,开展舆论监督更是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阻力就不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0.
在以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短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平面媒体对体育新闻的共享由可能变成现实,要想烹调出吸引众多读者胃口的“大餐”,尤其是在国家级、省级媒体覆盖范围内的地市级党报,可以说难度越来越大。“传媒产品的竞争力是党报竞争力最主要的方面,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新闻”,这个党报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体现者,才能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而对地市级党报体育新闻报道而言,在版面受“挤压”、外部环境受“打压”的形势下,突出重围唯有做好做足做大“特色”这道菜。  相似文献   

11.
“领导活动”是新闻,此类报道往往在地市级党报要闻版占据重要位置。如何提高“领导活动”报道艺术,避免“领导活动”报道的“八股化”趋向,进一步增强“领导活动”报道的可读性、必读性,已成为当前地市级党报采编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实施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职能和责任,也是新闻记的神圣职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的光荣使命。把“舆论监督”当作一种品牌来经营,提升舆论监督的品牌效应,不仅可以提高舆论监督的战斗力,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党报的品位和亲和力,继而塑造党报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3.
雷秀娟 《新闻传播》2010,(9):134-134
地市级党报是最基层党报,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及时反映基层群众呼声。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光荣使命。办好地市级党报意义重大,决定着党报能否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而做强做活要闻版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七台河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陆学忠 《新闻世界》2004,(12):48-48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功能,是党报保持权威地位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媒体争取读,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当前,在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教”活动.利用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对于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与中央及省级党报相比.目前,市级党报南于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开展舆论监督就显得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15.
创新报业评判体系,坚持“两个效益”一起抓的经营模式 长期以来,评价地市级党委机关报似乎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社会效益。追求社会效益是党报的性质决定的。这是毫无疑议的。但这种评判体系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首先,它忽视了党报的“两重性”。党报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桥。但同时,它也是一种物化的精神文化产品,这种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属性。在实践中,我们只强调了它的政治属性,而忽视了它的商品属性;在管理上.只强调了舆论导向。而忽视了媒体发展;在评价考核中.只强调了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应当得到有效克服,真正做到“两个属性”一起要,“两个效益”一起抓。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其独特的功用。 《闽西日报》这样地市级的党报来看,目前新闻舆论监督是喜多忧亦多。喜的是近几年来,该报在坚持正面宣传和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7.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市级党报,在全国上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反腐倡廉、深入改革攻坚的新形势面前,更应该担负起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和改进舆论监督模式,激浊扬清,祛邪扶正,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力量。但毋庸讳言,新形势下,地市级党报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仍然面临着有的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担心"抹黑"、被批评对象想方设法阻碍新闻舆论监督、记者  相似文献   

18.
相比国家、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的报道范围多受地域限制,稿件题材常现同质化,报道手法公式化、套路化,有损权威性的树立;相比地方都市报,地市级党报内容单调、“文山会海”云集,过于严肃呆板的面孔使党报与普通群众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舆论监督是一个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那么,党报的舆论监督工作,怎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实践“三个代表”更好地发挥作  相似文献   

20.
开展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党报纷纷开设专栏,增加了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分量。与之伴随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因记者稍不“留神”便被报道对象“指控”其“失实”或“侵权”,从而引发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