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何为中国文化元素 什么是中国文化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视为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文化图书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和文化,封面是展示中国形象和中国元素的重要载体,封面设计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来反映图书内容的创新过程.新世纪以来,封面设计正在向传统回归,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并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和中国形象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元素看中国广告对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玮 《东南传播》2010,(8):157-160
本文首先对"中国元素"进行解读,认为"中国元素"并不仅是一种符号,且应该更注重其所蕴含的动态的文化内涵,把"中国元素"本身发展成一种文化。其次分析了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的模式以及与"中国元素"内在的关联。最后针对中国广告如何运用好"中国元素"对外传播的问题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4.
郑甜甜 《大观周刊》2010,(48):34-34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近几年好莱坞影片中越来越多地添加了中国功夫、场景、古典音乐、古建筑以及民俗民风等形式各异的中国文化元素.本文剖析了几部成功的好莱坞影片中的中国元素,概括出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失败的案例很多,成功的也不少,央视招商广告《水墨篇》便是一则创意新颖的成功作品。本文以《水墨篇》为例从中国文化元素在《水墨篇》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中国文化元素应用于电视广告创意表现上的成功与不足,并对在电视广告创意表现上运用中国文化元素提出了一些总结性的建议,对广告创作者在电视广告上正确使用中国文化元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和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医文化元素在电影中有着不同形式与程度的表现。人物传记片是中医文化元素最为集中的电影类型;以中医为主要题材的电影中,也有较为鲜明的中医文化印记;服务于电影类型融合策略,中医文化元素对氛围营造、剧情发展及角色塑造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较之专业技术层面的方药、针灸及按摩,中医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印记更易为观众所接受。因其显著的民族特色,电影还是中医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普世价值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话题,作为文化传播和文化软实力已是紧迫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我们不仅要重视自身文化中普世元素的挖掘,同时还要加大向世界推介中国普世价值的力度。在具体的文化传播中要有占位意识,要注意文化符号的凝练,要加大文化品牌的推介和传播,要恰当嵌入中国文化元素,要有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上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强,如何在全球文化冲突和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浪潮中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是新闻业界当前应当思考的课题。中国文化包含诸多素材,如中国文学、中国电影、中国武术文化、国学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内容的文化元素要想实现跨地域传播,需要找寻到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契合点,要以和而不同作为中国文化跨境传播的文化诉求,重新塑造中国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广告的跨文化传播已是现实。"中国元素"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和现实中中国精神、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充分运用中国元素,重塑中国文化的魅力世界,这是历史的呼唤,更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温建龙 《出版广角》2012,(11):37-40
美国人用中国文化元素成功创造出了《花木兰》《功夫熊猫》,不仅大赚中国人的钱,还成功倾销了西方文化.而今,《植物大战僵尸》系列中文图书,利用美国人的游戏元素做外包装,内核却是自信、宽容、友谊、信任、勇敢、爱心等货真价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书籍装帧是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体现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元素富有历史久远的华夏特色。恰当将中国传统元素运用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是重要的审美需求。书籍装帧设计中,应注重跟随世界装帧设计的步伐,更应借鉴中国传统元素表达:从传统文字、书法,传统图形,传统色彩,中国画,传统书卷气等方面寻找突破点,以形成新时代书籍装帧设计特有的魅力,使书籍迸发出由内而外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在搜索网站输入"时尚"和"中国元素",搜索结果里的相关条目多得让人感叹.如今的时尚界,中国元素被应用再应用,放大再放大,已成泛滥之势.而中国的流行乐坛,以周杰伦为代表的流行乐手们,大量运用中国元素创作歌曲,自认为这是大胆尝试、融会贯通,并且对内对外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实际上只是简单拼凑的把戏而已.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交流的误读在影视领域广泛存在着,在好莱坞电影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下面,笔者以好莱坞动画电影为例试作分析.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化” 近年来,好莱坞为了得到更多中国观众的票房支持,在影片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满足其文化需求.虽然好莱坞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颇为用心,但影片中的中国还是“美国化”了的中国,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完全认识清楚和理解,再加上对中国还存在一种有意无意扭曲的微妙心理,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从而打上了深深的美国文化的烙印.①  相似文献   

14.
首先,探寻和坚守中国文化的遗传基因和核心元素。中国文化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世代传承、不断延续,靠的就是富有生命力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遗传密码和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元素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标志。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象征和标签,出现在不同民族影视作品中的民族元素文化符号不仅是源自艺术追求的需要,而且还因为其携带的深厚传统文化内涵和所表达的民族审美观念,给民族影视作品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素材组合,它对于提升整个影视作品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全球化之路令人瞩目,其受欢迎程度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而从中国文化产品出海的整体情况来看,影视、歌曲、综艺等文化产品始终面临少人问津的难题。中国文化作品中包含的东方元素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但传播思路公式化、传播手法守旧、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一直是限制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走得更远、更宽的瓶颈。针对此,本文通过对网文出海模式的分析,对中国文化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倩 《新闻传播》2023,(18):62-64
“国潮”席卷中华大地,伴随多元化潮品中国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式走入人们视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创意的风尚也让艺术与影视设计备受影响。为此,本文从现实角度出发,基于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新媒体动画,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动画创作中的创新路径,以期为传统文化元素的优化应用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树超 《大观周刊》2011,(33):26-26
中国新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期问新诗经历了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成长与发展变化过程。从起源上来看,新诗的文化因素可谓中西兼而有之,既包含了鲜明的外来文化色彩,又在深层次上带有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烙印。可以说,正是这两方面的文化元素的注入,使得新诗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谢歆 《新闻世界》2009,(9):122-123
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奖牌、服饰等,无一例外的充满着传统文化味十足的中国元素,五千年文化融入视觉符号,简单又意蕴深沉。奥运不仅开启了人们的中国元素情节之门,也给了中国一个向世界展示民族特色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薛媛 《传媒观察》2011,(12):31-32
中国品牌广告的传播经历了从一味崇拜模仿西方现代设计表现理念,到逐渐根据广告主的特征和消费者的需要,摸索在创意中回归中国文化,走出一条本土化的道路。现在已能熟练地将中国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作为素材,把有价值的元素较好地运用到品牌中,演绎出一场中国元素的传播潮流。中国元素的涵义关于中国元素的内涵,目前学术界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