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需要其产业知识基础与制度环境相协调。通过对上海产业知识基础与制度环境的协调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经济制度中持续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为解析型知识基础的发展提供了灵活的制度环境,对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非常有利。社会文化制度中的海派文化与白领文化对上海产业知识基础的发展以及科创中心的建设利弊共存。上海的组织规模、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知识基础类型是相匹配的,但外资经济本土化创新网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4—5月)以发布时间为序4月1日,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该方案提出,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导向,以"科创+产业"为抓手,以高标准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促进长三角基层加强合作和跨行政区域协调联动,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典范,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形成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建成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直接推动企业实施创新创造和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国际化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德国建设欧洲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并阐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启示,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规划,避免各自为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扶持,避免过度市场化;以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为着力点,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我国内陆地区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基本态势,指出部分内陆地区大城市正在面临发展科创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初步具备孕育科创产业的科技资源与经济基础,但也普遍存在创新氛围不浓、创新投入不足、缺少科创企业和创新配套服务机构等问题。提出构建内陆科创中心城市的机制与路径,即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形成以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创新动力源,以科创企业为龙头,以一流的法律、会计、审计、信息服务、融资机构为中介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并与发达国家及沿海地区紧密互动以获得创新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提出在构建内陆科创中心城市时,应注意避免过度投资、重复投资、经济金融化等现象,实现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G60科创走廊串联起长三角一市三省九座城市区域合作创新体系,2019年5月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G60科创走廊以产业联盟建设为抓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合力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推进产业发展。机器人、通航两个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在安徽芜湖成立,通过资源共享、集群发展,现已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成为芜湖经济增长新的增长极,为提升G60科创走廊产业集聚水平提供了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6.
牛盼强 《科研管理》2018,39(9):86-92
上海的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状况是影响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测量指标和模型,设计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整体工业、六大重点发展工业和各区工业的知识基础配置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上海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区域,且解析型知识基础发展略好,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标需要上海必须提高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的比重;从各区来看,徐汇、闵行和松江属于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徐汇的工业应该进一步向外转移;杨浦、宝山、嘉定、金山、青浦、奉贤和崇明属于综合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杨浦的定位也应该是现代服务业;浦东新区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也是未来上海应该着力打造的典型。  相似文献   

7.
深科技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最前沿。以深科技推进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不仅是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也是形成上海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国际影响力、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分析深科技及其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建设上海市科创中心重要性,深科技与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基础性条件,深科技及产业布局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独特功能,并从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创新机制、人才政策和深科技发展战略对上海市建设科创中心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武鄂科创走廊是光谷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武鄂科创走廊有助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推动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探讨国内外知名科创走廊建设和发展经验,分析武鄂两地科创走廊建设的基础、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武鄂科创走廊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桃浦智创城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北部,土地面积约7.9平方公里。其中,以铁路南何支线为界,支线以东面积约3.7平方公里为拓展区,支线以西面积约4.2平方公里为核心区。桃浦智创城的建设对标浦江两岸开发标准,在凸显科技智慧对城市更新贡献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突出创新作用。"智"体现在"智慧、智能、智力"的集聚融合,"创"体现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23,(3):16-16
2月20日,中国科协召开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提振发展信心,科技激发产业活力”为主题,总结2022年“科创中国”建设成效,对全面完成“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相似文献   

11.
目前科创走廊建设正成为我国各地区探索创新实践与区域治理的战略重点.针对科创走廊的内涵与边界尚待明确的问题,在横向比对区域创新发展形式的前提下分析科创走廊的本质内涵,认为科创走廊是将创新过程贯彻完整的特殊区域创新发展模式,走廊区域内部系统功能互补、协同创新发展;进一步研究分析日本筑波-东京-横滨创新带与我国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例,基于知识视角认为,科创走廊内部参与创新活动的组织所在地理空间为科创走廊实体边界,创新活动为虚拟边界,科技创新为发展导向.最后提出区域建设科创走廊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预先考虑布局基本设施,将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基础科技研发以及吸引高科技人才方面,发展聚焦科创过程前端、重视基础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手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离不开产城融合的实现。常州在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产业新区生活配套质量低、老城区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市民化落后于产业化、部分农村生态环境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老城区产业升级、外来人口真正实现当地化、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荔城区以做优莆田工艺美术城、建设北高黄金珠宝特色小镇为抓手,通过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引民资回归、人才回流等措施,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迅速的发展。工艺城先后被授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特色基地"等荣誉称号,北高镇获得"中国黄金珠宝首饰之乡"荣誉称号。然而,产业集聚程度低、市场吸引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配套能力不够等仍是制约我区工艺美术产业品质提升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制约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增强产业企业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推进荔城区工艺美术产业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是沈阳市"十四五"争创国家区域科创中心的重要举措.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产业研究院建设多处于建设期,亟需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比较广东、江苏、河南等地区产业研究院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产业研究院制定绩效指标的异同,提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中国软件城的内外部战略环境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建设中国软件城的总体战略,并对其进行分解,为中国软件城的建设提出确实可行的子战略。并向江苏信息产业厅、南京市政府等相关部门提出促进中国软件城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完欣玥  宗慧  乔嘉林  张哲 《学会》2023,(2):53-56
<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开源创新已成为推动数字领域各学科与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开源相关建设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源的重大战略布局,探索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开源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学会产学研用结合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中国通信学会连续两年承建“科创中国”开源产业科技服务团,服务试点园区及其他企业、科研机构,从培育优质开源项目、促进技术落地应用、创新产学研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对即将建设的上海科创中心的基础支撑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诊断,指出其在基础支撑条件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其次,通过科学史的考察,探讨了科创中心与产业革命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三,通过对七省市五年间(2009-2013)创新成本的分析,提出低创新成本是形成科创中心与实现产业革命的基本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亟需尽快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勇当科技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其中,如何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有效融合,加快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汇聚产学研的创新力量,从根本上消除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是长三角区域夯实自身核心竞争力,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有效路径.因此,本文首先就长三角区域各个城市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接着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聚焦集成电路产业的科创产业融合态势,对产业基础和优势进行概述,就其产业链的薄弱点进行梳理,同时围绕产业链中的问题,以及今后产业与科技创新发展有效融合的着力点提出建议.最后,针对长三角区域整体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提出相应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吴佳 《今日科苑》2018,(7):80-84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将围绕解决创新供需匹配问题为核心,对标国际建设经验,增强创新要素流动性,提高创新要素效率。在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下,区域创新要素的流动性受到了抑制。房地产市场,作为企业微观层面、产业中观层面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宏观层面的承载物,对于创新要素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房地产调控为切入点,探究房地产调控对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积极意义,为科创中心的建设提供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科创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和产业创新产业科技服务团立足“技术需求解决”与“技术成果供给”两大重点,借助科协组织力量、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资源优势,开展主题论坛、智库咨询、标准研制等特色服务,促使成果转化供需端双向发力,为解决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