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东挟太行之巍峨,西携黄河之磅礴,山川纵横,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文化摇篮之美誉。在山西南部发现的芮城西侯度文化,是中原最古老的文化遗址,距今约百万余年;襄汾丁村文化遗址,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即距今十几万年以前已在汾河中下游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并形成原始民族。在山西北部发现的朔州峙峪文化,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两万八千年前就形成了母系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以及龙山文化遗址几乎遍及全省。我国自古就有“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  相似文献   

2.
北京人化石的发现,确立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猿人阶段的存在.迄今为止,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猿人化石之多,石制品数量之大和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世界上同时代遗址无法相比的.在龙骨山如此小的范围内找到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3.
史前人类文化遗址已发现的计有:(一)旧石器时代 1.初期中国猿人文化“中国猿人北京种”即俗称的“北京人”发现於北京西南五十四公里的周口店。地质年代属“更新统”的初期,是猿人向现代人类的过渡型态。 2.中期河套文化发现在黄河河套的萨拉乌苏河 (即红柳河)岸及银川东南的水洞沟等地。地质年代属“更新统”的中期。 3.晚期山顶洞文化发现在“北京人”产地龙骨  相似文献   

4.
磁山、裴李岗文化在豫北、冀南地区广泛分布,鲁西的北辛文化与磁山文化中后期重合,直接影响了后冈一期文化的崛起。后冈一期文化是东夷文化,在与西来的半坡文化碰撞中退居到雷泽东部地区。庙底沟文化与后冈后期文化在豫北冀南地区融合,成长溶入河南龙山文化,而退居山东地区的后冈文化受庙底沟文化影响,发展为大汶口文化,最后成长为山东龙山文化。从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可发现这一变化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5.
河北涿鹿县及其周围地区,地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环卫的山间盆地,是我国古代人类文化纵横并汇的重要舞台。考古研究表明,这一带有许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期仰韶或相当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商周文化及汉文化的遗址遗存。另外,在涿鹿地区的北翼,内蒙古境内东迤的赤峰英金河、阴河流域几十处史前古城堡群,呈半月状弧带;在其南其  相似文献   

6.
信阳地区南靠大别山,北临淮河水,古老的大别山峰峦叠翠,古生代地层发育良好.信阳市南湾和固始县南山,已经发现了二迭纪的原始植物羊齿蕨类化石,距今一亿年以上.水草丰盛的淮水流域,已经发现了古水牛角、鹿角、马牙和鸵鸟蛋化石.这些第三纪地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为我们寻找第四纪猿人的化石提供了重要线索.目前,南阳地区发现了云阳人化石和居住遗址,安徽和县也发现了龙潭洞猿人化石和居住遗址.信阳地区肯定也有类似的猿人化石和洞穴遗址,这是今后旧石器考古调查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答: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两种重要文化。过去学者多主张龙山文化自东向西发展,仰韶文化自西向东发展,两种文化在河南接触,构成了混合文化,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1956——1957年,三们峡水库区内陕县庙底沟、三里桥两个遗址的考古发掘,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庙底沟和三里桥都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周时期的三层堆积。庙底沟的仰韶层最为丰富,具有代表性;三里桥的仰韶层和龙山层的文化面貌和庙底沟不同,代表比较进步的形态。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庙底沟的龙山层,即所谓“庙底沟第二期文  相似文献   

8.
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在晋西南地区分布很广,且非常密集,过去虽然做过一些集中性的考古发掘工作,但要全面认识这两种文化面貌似乎还有一定距离.各地的同期文化除有机联系的相同处外,还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地区性的差异.该地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既受到豫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河南龙山文化的影响,又同时受到陕西同类文化的影响,调查主要针对闻喜县上郭村南与韩家庄接壤的丘陵地区,调查对象集中于三代及三代以前的古文化遗址及遗存,这次调查为认识晋西南地区的古文化面貌以及与河南、陕西二省的文化关系,并且为探索夏文化的渊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一年,安特生(J.G.Andersson)於秋季在河南渑池县的仰韶村大规模的发掘村南的史前遗址,他认为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存,代表中国远古的一种文化,因此,他名之为‘仰韶文化’。一九三○年,李济、董作宾、吴金鼎诸先生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发掘城子崖史前遗址,一九三一年秋后继续发掘,这遗址里的遗物和仰韶村的遗存是两种风格,因此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乃有龙山文化问题的初部认识及讨论。  相似文献   

10.
考古资料表明.在旧石器时代,固原地区就有人类的繁衍和生息,并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按其不同特点和时间先后,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菜园遗存和齐家文化等古文化遗存,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至少已经有五十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有绝大部分时间人类是处于极原始的采集和狩猎生活中,还没有农业和畜牧业,一直到一万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才有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人类最早经营采集和狩猎的生活考古学家从地下所发现的材料证实: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即人类形成过程中,经过猿人、古人和新人三个阶段,这时人类使用打制的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的生活。在最早的猿人阶段,从中国猿人遗址,发现有大量野生动物化石,也发现有朴树的籽(核),这些都是天然产物。在丁村人遗址,除发现有二十多种包括厚壳蚌在内的软体动物及二十四种脊椎动物化石外,没有植物遗迹,这些动物也是野生的。在爪哇猿人遗址中,同样也没有农业与畜牧业的遗迹。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是以周口店中国猿人化石的发现为起点。建国50年以来,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的数量迅速扩大到全国大部分省、市和自治区。随着蓝田公王岭、小长梁、东谷坨以及马圈沟等遗址的发现,中国境内最早的旧石器文化的时代也已经远远超过100万年。大量遗址发现的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是人类演化的重要场所,大量材料的积累为编写中国古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齐家文化是是仰韶文化结束之后,华夏大地上足以同中原龙山文化形成东西对峙的强大王国。本文根据史书的提示线索,结合新发现的大量玉文化材料,研究认为,齐家玉文化不是直接继承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而是来自中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北方的红山文化。这样,就能够给夏商周探源研究带来重要转向,重估延续六个世纪之久的齐家古国在华夏文明起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人化石的发现,确立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猿人阶段的存在。迄今为止,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猿人化石之多,石制品数量之大和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世界上同时代遗址无法相比的。在龙骨山如此小的范围内找到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周口店列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约的“世界遗产清单”,这不仅是对周口店的肯定,也表明它的重要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的疆界。北京人已成为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周口店也成为史前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1954年,郭沫若在纪念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25周年纪念会上说,从1927年到1937年,在此一共发掘了1873天,挖去约两万立方米的岩石和砂土,在其他地点,挖去了4200立方米;如此大规模的发掘结果,采获了1221箱约合375立方米的有待修理的标本。  相似文献   

15.
从猿人发展成为现代人的过程,构成了人类历史的最初的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整个旧石器时代).我国是人类起源的地区之一,地下埋藏的古人类化石相当丰富.过去,由于反动政府对科学事业的漠视,我国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寥寥无几,只有北京猿人、河套人和山顶洞人,并且其中的河套人只有一枚牙齿作为代表.不仅如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也同样伸进这个科学领域.众所周知,周口店的发掘就受到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机构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控制,以致  相似文献   

16.
孟津发掘寨根遗址 寨根遗址在盂津县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内被发掘。其遗址包含有相当于裴李岗文化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出土物有角把罐、三足钵、夹砂深腹罐等陶器和石盘磨等石器。  相似文献   

17.
香港中文大学游学华先生的《陕西蓝田人研究综述》一文(刊于《历史教学》1980年第8期),对十余年来蓝田人的科学研究作了细致的综述,同时也提出作者的一些看法,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不过,其中牵涉到两个问题,我想提出来与作者商榷.第一个问题是陈家窝猿人与公王岭猿人应否合并为蓝田猿人一个种属的问题.迄今为止,蓝田地区猿人化石仅发现了一个猿人下颌骨和一个猿人头骨,它们是分别在陈家窝及公王岭发现的.两地相隔二十多公里,不仅相隔较远,且遗址中所发现的材料也是不够充裕的.根据这样贫乏的材料进行猿人的体质形态研究,自然容易出现一些片面性.此外,  相似文献   

18.
高19.6厘米、口径6.1厘米、腹径16.5厘米 1977年河南新郑裴李岗出土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众多的氏族聚落。当时的先民们已经从采集、狩猎生活走向定居,并开始农耕,饲养家畜,使用磨制的石器,掌握了烧陶技术,我国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六千余处,遍及全国各地,经过科学发掘的有一百余处。发掘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开发最早的两个重要地区。黄河中、下游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1977年在河南新郑县城西北七公里裴李岗又发现了裴李岗文化遗址。后者经过科学家测定距今约八千年,属于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近年在河南中部地区,除裴李岗遗址外,密县峨沟北岗也发现了裴李岗文化遗物。此外河北武安磁山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河南南召、湖北郧县和郧西,还有贵州黔西观音洞、山西芮城匼河、河南三门峡等地区都发现了古人类文化遗址。《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群》这张挂图,是结合中学教材编辑的。挂图简介了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的遗址、遗物。元谋人是我国已发现的早期类型的直立人的代表。元谋人本身的化石材料,目前只发现两颗上中门齿。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应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的年代距今为170万年。1973年对元谋遗址再次进行考察时,发现了石器和用火的遗迹,选入韩图  相似文献   

20.
细石器是用间接加工法或软锤技术加工制成的一种细小石器,青海地区的细石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早期,甚至青铜时代仍在使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考古发现的青海细石器文化遗存的梳理,对其分布范围及时代特点作出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