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一位老师上《海底世界》一课,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也请学生在课外搜集了一些海洋动植物的资料。上课时,用多媒体播放了蜜蜂的嗡嗡声,小鸟的啾啾声,小狗的汪汪声,展示了海参、乌贼、章鱼等海洋动物的画面;课堂上还让学生介绍他们搜集的海洋动物的资料。最后还告诉大家,要了解更多的海洋里有趣的动植物,可以到网上去查找。一堂课学生学得很有趣,也很活跃。教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挺丰富。但是听完这堂课,我总觉得多少有一些缺憾。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广大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语文课堂出现了活力和生机。这样活跃、热闹的课例为数不少,但这活跃、热闹的背后是否隐伏着一些问题?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下面我就三个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1.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铁中的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3.在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前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南京地铁进行调查,搜集有关信息。2.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师: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坐过地铁,乘坐地铁你有什么感受?生:舒适、快捷。……师:课前同学们分小组搜集了南京地铁的有关信息,请每一小组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搜集到的信息。各小组代表汇报,并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师:老师也搜集了…  相似文献   

3.
姚佩芬 《考试周刊》2010,(16):158-159
一 在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效率,课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课前准备,主要是教师准备新授内容,到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的教学准备工作,主要是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分析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等,而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是两项最为重要的准备工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节一年级阅读课,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课下老师和同学一起搜集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小文章,如《春天的手》、《春风姑姑》、《春天》、《春天的童谣》、《找春天》、《小雨和小草》等。课上教师通过新课程多媒体操作平台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收放自如。学生利用局域网通过IE  相似文献   

5.
综观当今小学语文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焦点。《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同时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我们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1.无限度地收集资料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元宵节》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却说不出几句话来,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来几张资料开始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自然》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九课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古今动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第九课《动物的进化》,请同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并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结合知识的获取,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各种问题进行多维度分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发现问题能力的提升。本文以《祝福》为例,对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做些总结和分析。一、基于学生兴趣实施课前准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到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实现现代化语文教学。首先,教师课前准备阶段,就要做好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民法学》案例教学是一门艺术,要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师必须做好案例的搜集和取舍工作,课前准备工作, 并能采取多种形式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9.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选择性地阅读路甬祥主编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2.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信息传递改变我们生活的例子。(2)选择性地阅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相似文献   

10.
<正>一、做好课前准备1.教师的充分备课。能否上一节成功的课,关键在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仅熟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还要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阅读课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我在教学时,应用预读—回答预设的问题—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型,再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师在上《海底世界》一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也请学生在课外搜集了一些海洋动植物的资料。上课时,用多媒体播放了蜜蜂的嗡嗡声,小鸟的啾啾声,小狗的汪汪声,展示了海参、乌贼、章鱼等海洋动物的画面;课堂上还让学生介绍他们搜集的海洋动物的资料。最后还告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有这么一条:“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新课程实验理论也强调恰当对“文本”、“课堂”的超越.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搜集信息”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偏离新课程实验的航向。  相似文献   

13.
让儿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儿童自己动手做实验,在教学中,这叫“放”。“放”不是漫无边际的不管,儿童的思维仍活跃在必须感知的知识圈内。在实际教学中,只有让儿童的思维在一个圈内活动,才能有效地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电路》这一课时是如何“放”的。1 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器材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电路》这一课时,我打破旧框框,采取学生自己先准备,教师“填空”配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形式自己搜集器材(导线、小灯泡、开关、电池),在上课…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校园,进入学生学习和教师的工作,也暴露出了我们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课堂上教师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曾经听到一位名师执教《月光曲》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教师播放《月光曲》光盘,学生听音乐读课文。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做到头脑中有计划,才能有条不紊,找到教学的方向感.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制订与叙写、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合、教学对象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探索、教具的准备以及课前候课六个方面对教学准备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和现象做出分析,并提出新课程下教学准备应与时俱进,只有充分做好行之有效的教学准备,才能促进教学,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谓作任何事,若事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则很容易成功。反之,若事前毫无准备,则成功的机会相当渺茫。在此处所谓的“预”,即是准备的意思。教学也是这样。在教学之前,如果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则教学工作就一定会很顺利,也易获得成功。至于教学的准备工作,我们认为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前教师和学生的准备工作。在教师方面要准备的,包括教材的研究和分析,资料的搜集,目标的分析,教案的编制,教具的准备和教室的布置等;在学生方面,如旧课的复习,新课的预习,以及资料的搜集等。另一方面是指教学前教师引起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预热一有效预习。明确目标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关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有效的教学过程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对话,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因此,为了保证“四要件”的有效实施,课前准备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业按教学时间来分,可分为课前准备作业、课堂反馈作业和课后实践作业。在此,我对这三种作业中新出现的一些作业设计理念和方法作些介绍:一、课前准备作业1.调查和访问在《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教学中,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到世纪联华超市等商店调查转基因食品种类及销售情况,到中山医院采访了解转基因药品的应用。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制作课件。学生有了深刻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9.
梧州师专社科部教师陈文庆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广西高校“两课”“精彩一课”比赛 ,2 0 0 1年 12月 18日下午第五节课 ,运用多媒体手段给英语系三年级 1999级 (1) (2 )两个班上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一课 ,课题是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历史的创造者”。本人和有关老师听了这一课。根据听课中和听课前后情况了解到 ,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是 :(1)课前周密准备。首先 ,在教师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书籍以及收集材料、精心备课的基础上 ,教师与学生代表 10人一起共同预习所教内容 ,并请学生写出课题的发言提纲 ;然后教师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  相似文献   

20.
去年我在小学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课,题目是《我要的是葫芦》,讲课教师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要求上课时每个学生都带一个葫芦来。确实,课上得很到位,在真实的观察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了葫芦的可爱,知道了叶和果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