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中案例教学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案例教学法有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问题性、实践性等特点,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时要做到准备充分、精心选题;讨论任务明确、教师归纳得当;正确引导、评价学生;注重多向交流等。案例教学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些年高校大规模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升高中、考大学,对中职院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中职院校招生门槛不断放低,生源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了中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但中职院校生源差并非学生天性如此,所以老师应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激发学生内心的动力,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成为合格的有用人才。本文对励志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对目前中职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其他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提高中职院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学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已然成为现实,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在当前大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大班教学影响成员间(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大,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一致性较差;由于班级太大,教师个人能力有限,学生的学习基本处于"丛林法则"的状态中,程度好的学生越来越好,程度稍差的学生可能会越来越差。积极心理学融入课堂是提升英语大班教学的有效方法与手段,具体策略有四点: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感召学生,并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美德;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提升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英语第二学习课堂;设立多样化的学生成绩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4.
中职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职教育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本文以中职教育数学为例,列举了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的现象,例如,教师没有耐心、易躁易怒;缺乏创新精神,一味因循守旧;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等等。学生方面则为:底子差;对数学学习恐惧,没有信心;缺乏学习能力;不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面对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找到正确合理的对策,如果任由这些问题发展下去,中职教育则很难有美好的未来。关于列举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性环节显得非常重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低,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系统学习文化和专业理论缺乏自信心和积极性,针对这些情况,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让学生尝试成功,从而增加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谢丹 《江西教育》2000,(5):34-34
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课堂上老师常常自以为是地向学生倾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当然老师的那份辛苦、那份尽职是值得称道的,但正是这些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老师霸道地剥夺了学生们的自主权利、剥夺了学生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长期没有了参与的机会,慢慢地他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冷漠,自信心越来越不足,能力也越来越差,更谈不上形成自主的习惯。学生反而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创造性学习的潜能被扼杀了,这种越俎代疱的做法是吃苦不讨好,它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禁锢了学生的个性。这正是老师们要彻底地转变教育观念的问题。为此,我们的老师该放手时…  相似文献   

7.
吕跃 《学周刊C版》2014,(8):36-36
中职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职教育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本文以中职教育数学为例.列举了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的现象,例如,教师没有耐心、易躁易怒;缺乏创新精神.一味因循守旧: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等等。学生方面则为:底子差;对数学学习恐-鼠,没有信心;缺乏学习能力;不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面对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找到正确合理的对策.如果任由这些问题发展下去.中职教育则很难有美好的未来。关于列举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学习和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已被引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领域中,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探讨了博客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条件越来越广泛,具备综合型专业知识而非书呆子类型也成为市场稀缺人才。小学教育越发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这门以思维为主的学科。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研究,是在以学生为本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探究的教育模式;它遵从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尊重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旨在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教师为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自身综合数学素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的主要表现是: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为何而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习惯差,意志薄弱.由此可见,学困生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智力,而在于非智力因素.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转化学困生,就要从德育入手,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支撑点。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学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有了升上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机会。然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往往成为学习困难生。如何有效提高这部分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成绩,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更要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出于他们的天性,往往不是贪玩就是好动,有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还会有厌学心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我们的物理课堂呢?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广大中学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借助电视、幻灯、录音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其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姚道霖 《考试周刊》2009,(44):225-226
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许多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拼命打“题海战”,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想象能力愈加变得苍白,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越来越贫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如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本文针对教学实际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几年,学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和电脑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即让有基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又不让基础差的同学因学习困难而失去兴趣,这是每位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面对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压力,我认为教师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数学由于抽象、逻辑思维性强历来被人们视为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许多人望而生畏。在数学课上,有的学生由于厌烦而不听课,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而逐步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本文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实现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合作和互助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本教育”模式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差,但爱好广泛;自我意识强,但自控能力不足;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意识强烈;渴望得到认可,但人际关系存在障碍。这些现状要求教师、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中更需要实施"赏识教育"法。  相似文献   

19.
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为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广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潮流的部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建构自身知识体系,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