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女性主义是一种以服务于妇女解放,追求性剐平等为宗旨的思想取向。女性主义者认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充斥着性别化教育,存在着性别屏蔽、性别刻板现象,导致女性话语权的丧失,使女性处于不利地位。她们主张重构现行课堂教学,提倡关爱教育;呼吁教师建立性别意识,消除性别歧视;“解放”和“赋权”于学生;主张因性施教。这些主张体现着现代课堂教学民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西方主要女性主义理论派别的教育思想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的教育主张中,自由女性主义主张渐进地改变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揭示了教育中的刻板印象的累积效应、权威成层,主张在教师教育中进行性别平等理念和策略方面的教育;激进女性主义揭示了教育中的父权制和女教师在父权制中的同谋问题;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则揭示了教育的性别和阶级认同,指出性别生产内在于阶级再生产、阶级控制和阶级斗争之中;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者主要关注教育中的"话语"、"解构"在性别再生产中的作用,他们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男性气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对主流教育的批判与重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主义以自己独特的性别视角,对主流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女性主义的教育思想体系.它具体表现为批判主流教育中的"性别化"倾向,倡导"两性公平"的教育模式,批判主流课程文化中的男性霸权,主张课程应该为女性解放服务.此外,女性主义还对主流教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倡导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后期以对抗传统男权,获取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平等权利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其经历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三个阶段。女性主义课程范式在课程中主张体现性别的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关爱"教学,注重女性自我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源自三个隐喻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三个隐喻——"他者"、"声音"和"母性",阐述和评论了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教育领域被"他者"化,是导致教育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改变女性"他者"处境的路径,在于发现与肯定女性的"声音";女性所拥有的最光辉的品质——"母性",则是推进教育性别平等的力量源泉。女性主义的教育性别平等观,可为当代教育性别平等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课程观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性主义课程观的基本特点是:特别关注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主张建构服务于妇女解放的课程。女性主义课程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对性别偏见的合理性,也存在着女性认知优越的偏见。它对我国的课程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主张给当代教育学发展注入了新的资源,虽然女性主义流派众多,观点各有侧重,但也有其共性。它们都批判性别化教育,关注女性成长,也有富有个性的教育研究方法,在实现现代化、民主化的道路上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以使更多的教育研究者了解这一理论的情况,在教育研究当中能够自觉地从性别的视角看问题,质疑男权话语的垄断局面,为教育研究提供新的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8.
实现两性平等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女性教育的总体目标。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蔓延及女性感染艾滋病数量的增多,女性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防艾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基于女性主义性别观的视角,探讨艾滋病对女性教育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女性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本身是围绕"性别问题"发展起来的,至今经历了三次浪潮。在论述和解决"性别问题"时,女性主义有三条清晰的线索:一是关注点从侧重生理性别转到强调社会性别,从性别本质论转到性别建构论;二是围绕"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的关系,从主张通过缩小、消除性别差异,转到主张通过承认乃至张扬性别差异来实现性别平等;三是从对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产生的根源及不平等表现的反思,发展到对整个传统西方哲学中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思维的批判与颠覆。  相似文献   

10.
性别是女性主义介入世界秩序研究的根本起点。但受不同思想传统的影响,女性主义理论内部形成了众多流派.进而提出了不同的世界秩序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张妇女具有同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女性议题、女性利益诉求在世界秩序中受到同等关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中的性别问题应当被当做一个系统的统治问题来对待: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弘扬女性的道德优势.尝试以女性特征取代男性特征:后现代女性主义更关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在历史文本中的边缘地位及其作为研究和实践主体在世界秩序研究与历史模式中的边缘地位。未来女性主义诸流派之间的分化与认同、冲突与融合、碰撞与互补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刻板印象的普遍性和牢固性成为影响女性潜能发挥的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课堂中"性别刻板印象",继而从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独特视角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对策。这一研究有利于对女性教育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有效课堂教学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课堂互动最常用的一种形式。结合大学英语课堂特点,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性别、注意力、学习动机和焦虑等因素对课堂提问的影响,提出教师应利用积极策略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旨在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是中国男性思想启蒙和身体力行的产物,它由男性倡导,极具功利性。针对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先天不足的弱点和男女地位差异的现状,导引积极的社会性别文化,建立男女两性和谐的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努力的方向。为此,应将基本国策和性别意识真正纳入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和教育实践中;大学要促进妇女研究学科化建设,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在大学课堂中应引入女性主义视角,努力构建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专业教师话语性别差异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和女性在交际方式上存在着"性别话语",不同的性别话语会形成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本文从话语量、提问方式、反馈方式、体态语和课堂导入五方面来探讨不同性别的英语专业教师的话语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教学被异化为评价而不是为了数学课堂教学本身。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重"评"的形式而忽视"价"的本质,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经由数学教学活动获得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数学课堂教学,而不是为了评价本身。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基于对数学课堂作为教学基本形式所具有一般课堂性质的正确理解,而且要基于对数学课堂作为数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特殊课堂性质的深刻领会。应当重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这个特殊学科背景意蕴下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本真内涵。  相似文献   

16.
Being a feminist teacher, working o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cluding teaching, reading, writing, and doing research on this topic, has become a commitment for me. I have frequently reflected my teaching practices and occasionally found new teaching strategies in the classroom. I always try to bring new topics or issues into the classroom in order to raise students' gender consciousness. I also try hard to figure out what can be done to empower students. Teaching about love is one way I use to empowe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gender course. This article is about my teaching experiences. I intend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the topic of love,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ways of practicing feminist pedagogy.  相似文献   

17.
人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制约中形成的.本文将知识女性成长环境置于社会性别概念范畴之中,分析性别概念对知识女性成才所造成的影响.社会性别分析是锐利的批判武器,从理论上解构两性关系不平等的根源.社会性别问题的传统思维必须得到改变,知识女性的自信度和自身价值必须得到提高、欣赏和认同,才能取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当代课堂改革可圈可点,在中国课改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历史发展中,其贡献的三个重要课改经验是:教学模式去留应因地制宜,课改重点要准确定位,教学形态形成宜遵循内在生成的机理。当代课堂改革的理念贡献是启迪课改实践者去深刻反省课改的本质,据此寻求未来课改的新思路。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课堂改革的走势是:推进教、学、研的紧密融合,积极构建量身定制的教学样态,实施课改合力的聚力工程,藉此构筑一种低重心、可持续、能深入的课改新样态。  相似文献   

19.
揭示大学生的课堂教学观,可以为教师改进教学、因材施教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定教学评价指标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大学生眼中的好教学(高效能教学)的主要特点有:师生互动充分,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讲课幽默风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丰富、新颖;教学联系社会生活、社会实践;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自由开放;富有启发,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能正确使用多媒体等.大学生不喜欢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有:教师讲授死板没活力,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只管自己,不管学生;教师照本宣科;灌输式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授课安排不合理;课堂纪律差,让人烦等.通过研究提出改进大学课堂教学的6点建议:大学教学的管理者与教师要增强“教学学术”意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与学生互动对话;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大学教师要强化方法意识,运用多元方法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注重联系社会实践;科学组织教学,注重课堂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