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数学问题中的“表象”掩盖“本质”安徽省枞阳中学刘汉顶一道数学题能否解得顺利、迅速和富有创造性,常常决定于能否透过表象洞悉本质.从这个角度讲,解数学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揭示问题本质的过程.那么,中学数学问题中常有哪些“表象”,又掩盖了什么“本质”呢?...  相似文献   

2.
高考数学解题,有人顺水推舟,水到渠成;有人冥思苦想,难以入门.同一道数学题或同一个数学问题,有人的解答很简单,有人却搞得很复杂.其实,这一切都缘于数学解题中的“窍门”问题.懂得解数学题的“窍门”,学习数学就会觉得很享受,其乐无穷;不懂得解数学题的“窍门”,学习数学就会感到很苦恼.那么数学解题“窍门”从何而来?笔者从以下几个侧面出发谈几点认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解数学题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纵横施展的过程,要将问题彻底解决,就必须有思维目的性,体现解题的“有的放矢”,也就是在解题过程中要有清晰和强烈的“目标意识”.从某种角度而言,目标意识的捕获过程,就是将已知到未知的“距离”逐渐缩短的过程,是将已知条件提炼而出、  相似文献   

4.
转化思想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在解数学题时,碰到陌生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问题,碰到复杂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在解直角三角形中,许多问题就可以通过转化,构造直角三角形,变“斜”为“直”.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经常向学生传达一种理念,那就是对于一道数学题目,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尽可能多思考几种方法,这种“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转化思想在数学中应用广泛,我们在解数学题时,碰到陌生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问题,碰到复杂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在解斜三角形时,许多问题要通过转化,构造直角三角形,变“斜”为“直”。  相似文献   

7.
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合理运用“两边取”的方法,对一个等式或不等式变形,往往是一个关键步骤,变得恰当可使问题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中,“1”是一个很平常的数字,它其貌不扬;但又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它才气横溢.因而可以起到其它数所不能起的作用.正确、合理的运用“1”的特性,在解数学题中往往可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从而巧解数学题.在解数学题特别是在解有关三角题时,“1”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它会  相似文献   

9.
解数学题的“三点”指的是:切入点、突破点和结点.切入点.在探索解题思路的初始阶段,选定某个已知条件并依据相关知识点,试图由此出发经探索使题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称这个已知条件及其相关知识点为解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学生们学好数学除了认真上好数学课外,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要解一定的数学题.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是带着惧怕的心理去解题,他们觉得解数学题是一件“苦差”,从而影响了数学成绩的提高.我认为教师在  相似文献   

11.
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大家可能都有过“中招”的体验,得意洋洋地走进命题人预设的陷阱,尚浑然不觉,等到别人一语道破,方才恍然大悟.那么,怎样识破“陷阱”?这恐怕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楚的,甚至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解决的.因为“陷阱”的设置总是“因地制宜”,因题而异.  相似文献   

12.
“构造”策略是指在解数学题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已知条件,构造出新的式子、图形、或一种辅助问题及其形式等,使问题在新的模式下得到解决的思路和决策。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中,“1”是一个很平常的数字,但又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正确、合理地运用“1”的特性,在解数学题中往往可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生活中,近似数处处可见,大量的数都是通过取近似值得到的.我们在解数学题时,也常常用四舍五入法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近似数.因此,只有理解了近似数中“精确度”的含义,才能正确、灵活地按要求取舍近似值.下面举例分析近似值取舍中的“精确度”的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过河拆桥”这个成语比喻利用他人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听了以上的解释,你一定会认为这是非常不道德的,可是“过河拆桥”却是一种解数学题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6.
有些数学题,由常规思路不易奏效,可破规另辟蹊径:“强攻”不成,就“智取”;正面不通, 就从侧面和反面突破;直接不行,就间接进取.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若能及时改变视角,往往能出奇制胜,巧妙求解. 1.正难则反例1 若三个二次函数 y=x2 2mx m2-m,  相似文献   

17.
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解任何数学题都离不开转化,多元转化为一元,高次转化为低次,一般转化为特殊,未知转化为已知,复杂转化为简单,数转化为形,等等.正如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当原问题看来不可解时,你不要忘记人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迂迴绕过不能直接克服的障碍,就在于能想出来某个适当的辅助问题”,变“正面强攻”为侧翼进击”,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从矛盾论的观点来说,数学中到处充满着矛盾,而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转化”在解初中数学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解数学题的显性目的是求出未知数或证明所要求的结论,我们的思维必须为此而展开.但在具体的解题实践中,我们的思维很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淡化或远离这一目标,从而导致解题过程冗长,甚至思维受阻.波利亚告诫我们:“记住你的目的,勿忘你的目标,想着你希望得到的东西.不要看不见你所需要的,记住你为什么而工作.”“看着未知数,看着结论.集中注意力于我们的目标,集中意志  相似文献   

19.
“转化”是众多数学思想方法的灵魂和核心.数学中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化,解题的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转化”是研究性学习的必备思想,是探究问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是解数学题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一种正向迁移.  相似文献   

20.
解数学题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过程,而解题所需的信息必须靠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审题就是对题目信息的发现、辨认、转移的过程,只有通过审题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解题才能成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审题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解初中数学题时如何收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