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曹阳 《政治课教学》2002,(1):11-11,12
江泽民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宗教问题时强调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新时期解决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宗教方面的实际相结合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遵循“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的原则开展宗教研究。如何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是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鸦片论”一直作为我国宗教工作和宗教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甚至把它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根本。其实,“鸦片”是马克思承袭前人的提法,是对宗教在阶级社会中一定条件下所起消极作用的形象化比喻,不能把它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依据,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实践中运用的结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堪称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宗教问题时强调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新时期解决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宗教方面的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个重要观点和政策.如何来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呢?  相似文献   

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宗教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在管理宗教事务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它既符合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在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好宗教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正确认识、系统把握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科学地阐明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深刻揭示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特点,全面论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客观根据和现实基础,指明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标和方向,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宗教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民族、宗教无小事”,江泽民同志曾在坚持和继承我党正确的宗教政策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新实践,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命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有深厚而丰富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新主要是: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求全党“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强调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明确要求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提出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强调要按照“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原则巩固和发展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强调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提出并全面阐述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理论。这些创新形成了比较成熟、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理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在处理中国宗教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的对宗教及宗教规律的认识和相关宗教政策的总和。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宗教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党和国家要加以积极引导这种相适应是全方位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宗教的国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于更好的认识宗教和宗教规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构建和谐的宗教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列宁进一步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宗教的麻醉作用,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无产阶级对待宗教的态度,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正确把握我国宗教所具有的群众性、民族性、社会化、国际性等特点,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的长期性以及宗教在当代的某些变化,克服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探索了如何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与日俱进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之一的私营企业主列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章从私营企业主是不是劳动?私营企业主是不是剥削?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江总书记根据我国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提出的“建设”这一新概括,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法制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依法治国、以德治促法制、与时俱进,推进法制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向是其具体内容。准确把握江泽民同志法制思想的特征,对于我们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权问题的重要论述,包括:西方推行人权外交的实质;人权的现实性和具体性;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是基本的、最重要的人权;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保障;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等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基本框架,为我国的人权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提出的科教兴农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战略措施和根本途径.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江泽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思想一脉相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毛泽东的“革命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做了理论上的铺垫,邓小平的“建设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江泽民的“创新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的历程中,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从上世纪末开始的,以江泽民重要思想创立为标志,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正在展开。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结果;是加强党的建设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过蓄势与准备的。江泽民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党的宗旨进行了时空定位和提出了定量要求,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标准,充满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一生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民观。“人民动力观”、“为人民服务观”、“人民共同富裕观”是邓小平人民观的基本内涵;邓小平人民观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人民思想的重要理论之源。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贯彻江泽民“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根据新时期学生政治思想的特点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加强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教育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优化教学环境 ,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的文化创新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新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