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函数问题是初中数学中考的一个必考内容,也是各地命题者设计“陷阱”的热点.解这类问题时,常常会因数学概念不清,思考问题不周密,忽视题中的隐含条件而出现错解的现象.为帮助同学们学习时避开“陷阱”,现举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客观题的命题上,命题人为了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经常围绕数学概念、性质、定理设置一些“陷阱”,如果我们对概念掌握不清,理解有偏差,就会深陷其中,本文就一些典型致错原因举例说明,力求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3.
在中考数学命题中,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常常故设“陷阱”.学生解题时,如果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就会误入“陷阱”.本文对求解中考“陷阱”题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理解概念,越过“陷阱”命题者往往围绕数学概念设置“陷阱”,只要我们透彻理解了课本中的每个数学概念,就能灵活运用,越过“陷阱”. 例1 若二次根式a+b9a和a+8b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b的值是    .本题“陷阱”设在a+b9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解 ∵a+b=2,∴a+b9a=3a+ba.由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知a+b=2,a=a+8b.解得a=2,b=0.∴ab=2…  相似文献   

4.
孙文双 《高中生》2015,(9):30-31
为了考查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情况,命题者往往在一些题中设置"陷阱",同学们在解题时稍不留意便会误入这些"陷阱",本文将设置"陷阱"的常用方法进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在定义上设置"陷阱"例1若动点P到定点F(1,1)的距离与到直  相似文献   

5.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哀是训练一个人思维的严谨性和考虑问题的周(?)性,为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本情况,许多试题中特别设计了一些“陷阱”,或是题中的限制条件隐藏在题设中不易察觉,或是试题所给的条件具有多面性、多重性,如果对于基础知识不扎实或疏于分析或分析不周全,思维不慎密,就易踩入“陷阱”而造成错解或漏解.例1 E 知实数 a、b 分别满足 a~2 2a=2,b~2 26=2,求1/a 1/b 的值.(2004年广东省  相似文献   

6.
许多一元二次方程习题,把很容易忽视的条件融进了题中,设置了一个或几个“陷阱”.如果掌握知识或考虑问题不全面,思维不严谨,致使在做题时,顾此失彼,或做错或漏解.现举例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历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命题者往往会设计一些有陷阱的题目.这类题一般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数学思想的情况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果基础知识不牢、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就很容易掉入陷阱之中.那么,应如何避免呢?  相似文献   

8.
洪飞 《初中生之友》2011,(Z3):66-69
为了考查大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情况,一些中考数学题中常常故意设置"陷阱",同学们在解题时如果考虑不周,稍不留意便会误入"陷阱"。一、在定义上设置"陷阱"例1 已知方程  相似文献   

9.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同学们在解答有关一次函数的某些问题时,如果考虑不周,理解不全,往往出现以下"病例".……  相似文献   

10.
林少安 《新高考》2004,(4):22-23
在解析几何的解题过程中,常有一些若暗若明、含而不露的条件.隐藏在题设或结论的背后,在我们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将我们的解题思路引向歧途.如何躲开题中预设的“陷阱”.得到正确的解题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对常见的“陷阱”做到心中有数.笔者整理出了解析几何题中的各种“陷阱”,同学们如果在解答解析几何题的时候,对照这些可能忽略的条件.一定可以得出更全面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数学命题过程中,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往往更喜欢设置学生注意不到的"陷阱".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且在做题时对命题者设计的"陷阱"视而不见,那么就会严重失分.我们只有清楚命题者在哪些方面设置"陷阱",才可能绕过"陷阱"顺利解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针对学生对概念掌握不清设置"陷阱"命题人往往围绕数学概念设置"陷阱".如果相关的定理、定义、公式掌握不清,理解  相似文献   

12.
数学选择题由题干(即题设部分)和若干个(一般为四个)备选结论(称为选择支,即题断部分)组成.常见的数学选择题的选择支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结论,正鉴于此,解选择题的关键在于"找"出这个正确答案而不拘泥于用何种方法,因此,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解选择题的方法,许多论文已有论述,这里着重就如何警惕与识别不少选择题的题设或题断所设置的"陷阱",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更是中考热点之一.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的解答中,如果对方程的概念、解答、根的判别式等理解不清,运用不当,往往会陷入题中所设的“陷阱”之中,出现错误.下面就解题中的一些常见错误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4.
在中考中同学们往往会因为一些看似简单却又容易丢分的题目而费尽心思.这种题目就称为"陷阱题",通常也叫"圈套题",是一种极易做错的习题."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常有这种性质的试题出现.当我们遇到这种习题时,常感到不知所措.或者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到最后却是错误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解答这种"陷阱题"呢?下列方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命题上,命题人为了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经常围绕解题思维设置一些“陷阱”,同学们按正常的思维定式考虑,往往无从下手,如果我们不及时转化思维角度,就会掉人命题人的“陷阱”.  相似文献   

16.
二次函数知识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热点.纵观重点考查的二次函数题型不难发现,许多问题中都存在着"陷阱",如果同学们考虑不周,审题不细,就非常容易导致错解.下面分类举例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一、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例1已知二次函数y=kx~2-7x-7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相似文献   

17.
方程问题,历来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含参一元二次方程更是屡见不鲜.有些问题看似不难,但若数学概念模糊,掌握知识不全面,或粗心大意,忽视隐含条件;或思维不慎,顾此失彼;或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偏概全, 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形成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结论,从而误入"陷阱".现就几类常见错例剖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高考化学命题者总是试图设置一定数量带有陷阱的试题,所谓的"陷阱"就是命题者利用同学们知识结构中的含糊点、易错点、盲点或根据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有意"挖坑布雷",检查同学们识别能力.这类试题不同于常规题,具有一定的干扰性,较强的诱导力,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或设置的思维障碍等.这也是各类考试命题时不可少的部分,因而当同学们遇到这类题目时,很容易掉入陷阱而导致错解.下面笔者仅列举化学试题中的"陷阱"问题为例作一分析,指导同学们提  相似文献   

19.
命题者往往在代数类试题中设计一些审题障碍或解题陷阱,既能考查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是否全面、基本功是否扎实,又能考查同学们的数学思维是否缜密,还能考查同学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是否达标.对同学们来说。稍有不慎,极易落人题中的圈套或陷阱.造成失分.如能全面地分析问题.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或套路,那么解这类问题也就“有章可循”了.  相似文献   

20.
正在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有些题目设置了陷阱,如果稍不注意就会掉进陷阱,致使解题错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努力避开陷阱。一、深入理解概念,巧妙越过陷阱有些数学问题常常围绕着概念设置陷阱,若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深,就难逃一劫,因此我们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必须深入理解。例1已知l1:2x+my-2=0,l2:mx+2y-1=0,并且l1⊥l2,则m=______。错解有些同学认为l1⊥l2,则有k1·k2=-1,而由-2m·-m2⊥⊥=-1,知方程矛盾,故m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