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工程能力突出应用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西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办学过程中,构建了专业方向分流、课程模块分组,强化学科基础、强化专业能力、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两分三强"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外实践"三个平台13个模块的课程体系;确立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三个层次,形成了学科基础、计算机应用、机械基础、专业实践、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课外实践八个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课程体系建设推进"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及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对生物工程专业原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调整、梳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压缩必修课学时、压缩总学分,以及强化实验、实践、实习教学环节等措施,按照"平台+模块+课程群"的体系框架重新构建了新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期推动生物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要培养具有就业优势的应用型声乐人才,必须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提出以"平台+柔性模块"的形式构建地方高校应用型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平台、实践创新平台,在各平台之下设置相应的柔性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辅之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期推动地方高校应用型声乐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1.高技能人才的教学体系和环境营造原则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课程体系核心,构建基础扎实、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平台。教学计划突出通识教育理念,包括人文社科、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前沿及特色和实践环节五大模块。加强反映最新技术的前沿  相似文献   

5.
结合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从目标、层次、可操作性和特色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出发,创新性地提出"12534"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主体",实践教学保障和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为"两翼";基本素质养成、学科基础实践,专业实验实训、综合应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为实践教学"五模块",搭建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和科技创新"三平台",旨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基础应用、专业岗位实践、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创新创业实战的"四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草业科学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立足学科特色,按照市场需求,调整草业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了"5个环节、4个阶段、5个模块、2个条件和3个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草业科学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团队,建立了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草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对人才需要的有效连接,以满足我国对草业研究与开发的专业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7.
地方财经类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规范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高等教育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的新形势、新要求,作为地方财经类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近年来在课程体系规范和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理念,构建柔性化课程体系,按照"2+2"模式建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本科生前两年按照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在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统一建立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基础教育平台,以夯实基础;后两年建立专业课程模块,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志趣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低碳经济和我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急需大量光伏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光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创建"两平台+能力模块"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两平台"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两个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应用能力培养;"能力模块"是指在课程体系或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多个课程组合或实践教学环节组合,形成多个教学模块,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学科交叉、实践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1334"人才培养模式和"3+2+4"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育人平台。该平台在教学科研、质量工程、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借鉴MIT、欧林及国内高校经验,提出新工程人才知识思维、个人品质、领导才能三维能力内涵,从"平台+模块+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应用+综合创新"三级能力培养体系、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多元化实践活动、实践基地建设、机制与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二段式毕业实习、未来E星计划、综合竞赛实践模式,建立无线产业众创空间、校企协同实习基地、虚拟企业实验室、创新创业教学中心等平台,形成一套依托政府产业学科优势开展电子信息类创新创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模块化、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发展战略对机械专业创新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长江大学实际,构建了"一二三三五"的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公共基础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和专业特色方向模块的模块式结构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并形成了"三阶段阶梯式"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三层次综合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三层次内外结合式"实习教学体系和"三载体竞赛式"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示范中心特色建设,从校级电工电子公共实践平台建设入手,介绍了跨学科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的创建过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平台+模块"方式整合全校电类实验课程,依据CDIO理念改革电工电子实习平台,创建跨学科课外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平台+模块"模式是通过对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涵的研究,构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文章从"平台"和"模块"两方面对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平台+模块"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从化学专业的特点入手,结合学校的特色,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探讨了化学专业"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构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论述地方学院应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上,采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机械动力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筑建广博的"科学 人文 艺术"通识课程平台、宽厚的"工程 管理"学科基础课体系、精深的"技术 特色 创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配套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形成四面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表明,应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拓宽通识教育,夯实学科基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灵活专业方向,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性与就业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针对目前地质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懂地质勘察,又懂工程设计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提出人格、知识和能力并重的"三育"理论,围绕"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两大核心教学内容,将课程设置分为综合素质模块、知识结构模块、能力结构模块三大模块.地质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需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科优势,突出自身专业特色,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实习基地、实验室平台等方面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8.
智慧建造背景下,将VR、AR、BIM等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土木建筑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按照能力递进的职业成长规律,构建"虚实一体、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建设三层架构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发系列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项目,融入"1+X"证书,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形成具有特色、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学科定势,打造基于"语言+"理念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语言技能+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探讨建立包括英语+商务、英语+教育、英语+翻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制定标准、模块描述规范、模块教学要求;同时提出建立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相适应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培养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并加强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当前GIS专业学科特点基础上,阐述了实践教学和专业特色的重要性,结合本校学科优势,提出了具有地学特色的GIS实践教学模块,介绍了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理念以及与各个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及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以及教学效果。本文认为GIS地学基础野外教学实习不仅体现GIS专业特色,而且是GIS专业人才培养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