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成为研究者——给教师的三点行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八次课程改革正逐步走向深入,“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口号好像也越来越接近泛滥的境地,但是这个口号中所暗含的指令性和被动性特征却还没有引起学术界和实践层面足够的重视和警觉;教师究竟应该成为怎样的研究者,到底又如何成为这样的研究者已经进入我们的视野。教师成为什么样的人必须首先是教师主动而自觉的选择,那么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绝不是简单的研究方法策略的传授,而是“唤醒”:唤醒教师,认识自己内心尊严的价值基点;唤醒教师,回归反思的生活;唤醒教师,找到叙事的灵感和快感,并最终走上令自己幸福的研究之路……其实这才是各级教育研究机构最为本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帮助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教师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评价活动中,要使教师感受到自己的尊严,享有自己的权利,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教师评价工作要体现人本主义的发展观,评  相似文献   

3.
奚亚英 《江苏教育》2006,(4A):20-21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的发展从热情高涨陷入一个高原状态.习惯于根据学校的要求来跟进自己的行为,没有一种从内心自发自愿的价值追求与发展目标。显然,这是许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师生在相互尊重,在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跟家长沟通,更多地了解学生的长处,培养专长,让每个学生都能产生自信、树立尊严,让民主思想根植内心,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高度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与自身发展。每个个体都有其自己的尊严,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小学生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张华 《江苏教育》2007,(11):44-45
教师职业,平凡却责任重大。校长在依法治校、维护公正的前提下,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肯定教师的点滴进步,尊重他们的内心需求,让教师保持乐观、平和的职业心态,使他们获得为师的尊严与快乐.才能真正树立起“我很重要”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在收获改革的初步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改革带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其一,一些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上不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其二,教师的发展从热情高涨陷入一个高原状态,习惯于根据学校的要求来跟进自己的行为,没有一种从内心自发自愿的价值追求与发展目标。显然,这是许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家的看法     
有尊严地教:"不言放弃"的底气这几天正在教《海伦·凯勒》一文,沙利文与萨勒老师对海伦·凯勒没有嫌弃、更没有放弃。她们清楚自己的身份,更清楚一名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有尊严地教"是来自内心道德力量的主动担当,一种权利与义务共在的  相似文献   

9.
老师以教书为自己的职业生命的话.读书就是支撑老师生命永不凋谢的脊梁.是唤醒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攀越阶梯,也是汲取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是在教育信仰实践文化方面的深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发展不只是获得可以看得见的职务或称号,而应该实现认识上的超越,过有尊严的教育生活。教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手里,确定目标,探索路径,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行动的自觉是教师发展的要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发展不只是获得可以看得见的职务或称号,而应该实现认识上的超越,过有尊严的教育生活。教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手里,确定目标,探索路径,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行动的自觉是教师发展的要义。  相似文献   

12.
语教学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定势思维、价值取向、认识标准极大地阻碍了语新课程改革,尤其表现在名篇名的理解突破上。一线教师鲜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更多的是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参考书作为权威资料,或以此为标准,极大地阻碍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终身学习的教师,而且应该是不断反思、以研究为己任的教师。唯有通过教育科研,唤醒自己专业发展的内在尊严,提升自己专业水平,支撑自己专业发展,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的要求.才能不愧于教师的人生行走的精神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使语文教师从更宽阔的视域中审视自己职业的内在尊严和价值,在各种文化的交织和冲突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促成角色创新。本文就从教学、心理、自我等不同方面谈了新课程赋予语文教师的新的角色。语文教师要努力重塑新形象,在参与课程改革中实现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专业化道路如何走?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即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专业尊严。那么,教师的专业尊严从何处来?来自于教师的专业自信、专业自能和专业自我。  相似文献   

16.
宋颖 《云南教育》2006,(11S):15-16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教学注人了生机与活力。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思考、感悟的能力,让学生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将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变成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偏差,在对待学生的阅读感悟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7.
教学生涯中,经常会听到老师讲到自己是如何资助贫困学生的。但本人认为,教育要人性化.要以人为本.资助学生也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内心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切不可不讲方式方法去“爱”学生,结果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正一、借助欣赏,满足学生意识的内在诉求每个生命都有着自身的尊严,这种尊严就体现在自己内心被别人认可的渴望上。即便是再落后的学生,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然而他们的内心也希望能够得到同伴师长的认同,只是在各种挫折打击面前,他们以掩饰学会自我保护罢了。得到自己尊敬之人的认同和欣赏,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幸福的事,能够有效激活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潜质和内容机能。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无心的话语就能够对学生的内在意识  相似文献   

19.
汤华 《中学理科》2007,(10):36-37,4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但是在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时,仍有一些教师忽略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制定.本文从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典型问题分析等角度谈谈自己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开设研究型课程,整合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这场改革既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如何调整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更好地实现教师外在的职业价值和内在的生命价值,成为每一位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自己担任研究型课程指导教师的实际出发,对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谈一点切身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