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畸形的现状,即只注重词句解释,而完全忽视文言文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点。由于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和目标取向上的偏差,加上考试的误导,文言文课堂往往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我们应该正确审视中学文言文的价值,准确定位文言文教学内容,使文言文教学少一些匠人气息,多一些对文言经典语言文化内涵的领悟。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认为文言文非常枯燥乏味。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解决文言文教学问题、改善现状显得非常迫切。本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出路做了探讨,以期能够为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向我们提出了教好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要求。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才能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词语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稍不注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何抓好词语教学这一点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相机启发引导,培养学生钻研文言词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处境很尴尬,对学生而言,文言文枯燥乏味,引不起兴趣;对教师而言,费时费力,深浅难以把握。然而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将美育渗透到文言文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是经过时间的洗涤流传至今的民族文化瑰宝,但在当下的文言文课堂较为沉闷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没有足够的热情,更不要说主动学习文言文了。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我们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吧,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6.
中学文言文教学.由于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限制,加上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串读串讲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教起来费时费力.学起来枯燥乏味,而且教与学,大都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层面,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深入探究的不多,高层面的审美培养就更难实现。这样,就很难全面高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和普及,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束缚了学生自我发挥的能力,进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质量。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的语言、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水平,这样才能促使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8.
按大纲规定,中学文言文教学就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而随着新教材的改版,考试的改革,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时代的隔阂,文化背景的遥远,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言、思想上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感到头疼,觉得读起来估屈聱牙,学起来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热情,但是迫于应试的需要,只好硬着头皮去学。  相似文献   

9.
李柳文 《中学文科》2009,(13):77-77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主要考点之一。由于广东高考卷中文言文的分值逐年增大,所以很多师生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更加关注。但效果并不明显,一直以来全省考生得分率偏低,这给广大师生一个质疑:传统的以枯燥乏味的文白对译和繁琐的语法分析能否适应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瑛 《教书育人》2010,(9):59-60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国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老师逐句翻译,学生逐字逐句的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了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训练是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的核心。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写作教学与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两块难啃的“硬骨头”。教师布置写作训练,学生总感到生活平淡无奇,素材难寻,无从下手。文言文教学大多局限于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诵文言字词、课文,导致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文言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言文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存在的弊端也不少.它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未能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更觉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了双边质疑释疑式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濮文磊 《教师》2013,(23):67-67
现行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大抵是学生因死记硬背、枯燥乏味而不愿学,教师因收效甚微的串讲加分析而不愿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期望突破此怪圈,因而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些感悟。即注重师"范"师"导",打破文言文与现代学生的深重隔阂,引领学生轻松学文言文。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相较于以往,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文言文的比例,文言文篇目约占课本的四分之一,这体现出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是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一字不漏地记笔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语文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有效教学手段,改变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的状况,使学生能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宋晓敏 《现代语文》2013,(10):82-8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做好文言文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字词古今差异很大,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文章晦涩难懂、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文言文教学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地加强学生对字词含义的记忆,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钱梦龙先生曾感叹:"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时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由此可见文言文的难教。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画重点词句、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文言文产生隔阂和畏惧,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且枯燥的,许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会感到压抑,没有兴趣去听课,从而导致老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因此,在教学这样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时,语文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喜欢上文言文,进而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针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简而言之,存在三大误区:一是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古汉语知识课;二是上成了空中楼阁式的文学分析课;三是上成了介绍——翻译——分析三部曲。在这些课堂上,学生或哈欠连天,昏昏欲睡;或一节课下来,对课文的理解仍一头雾水,课堂效率极为低下。愚以为,文言文教学最忌干篇一律,而要善于“花样翻新”,在下述几方面作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中学古文教学,采用的大多数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的也无非是字、词的诠释,字词疏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等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教师几多无奈,学生几多厌倦,更谈不上智能的开发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走出文言文课堂的沉闷,变枯燥为有趣,古文教学新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只关注"言"而不关注"文"的教学状况由来已久,只关注"文"而不关注"人"的教学状况也由来已久,这使文言文教学只是停留在释义与翻译的知识教学水平上,课堂总是显得那么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