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开创外交新局面》为人教版必修Ⅰ"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一课,下设三个子目:"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新时期的外交建树"。前两目主要述及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第三目则是介绍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成果。通览教材内容,不见对60年代末外交状况的介绍,因而未能展现新中国外交史的全貌。而这一段空白恰恰是衔接《新中国初期外交》与《开创外交新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路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与旧版教科书相比,增加了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等内容。基于课标要求和教科书内容分析,我首先确立了具体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史实并正确分析其原因;通过了解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在政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宪法、民族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致力于开拓新的局面,和平共处基本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70年代初,与美国关系正常化,获得外交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外交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政策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在政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宪法、民族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致力于开拓新的局面.和平共处基本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70年代初,与美国关系正常化,获得外交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外交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政策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的发展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化学教学论》教材在20世纪80-90年代期间内容体系的一些变化发展及其深远意义。通过探讨教材内容章节的分布,分析了《化学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变化趋势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塑教材价值观,构建合理的《化学教学论》内容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外交事业的发展》,着重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和世纪之交新中国外交的新发展。本课是"外交无小事,国家利益至上"的典范,重点内容是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因为这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尼克松政府施政的重大突破口,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典范。尼克松访华对两国而言是双赢的。本课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  相似文献   

8.
1教材内容及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新陈代谢与酶”一节主要讲述了酶的概念和酶的特性。对于这两部分内容,教材在编写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酶的概念是从酶的发现史入手,简要介绍了200多年来科学家对酶开展的科学研究,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新科学成果,最后概  相似文献   

9.
朱世光 《中学历史教学》2008,(1):49-52,87,88
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期“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背景和必要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中苏、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同全方位对外开放、对外关系取得全面发展的历程,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做的努力。重点掌握: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豫籍著名作家白桦、叶楠,是中国当代文坛成就斐然的一对孪生兄弟。少小饱经战乱流离之苦与国破家亡之痛,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促使他们投身革命、走上解放中国的战场,也深深影响了他们一生的文学创作。叶楠以影视文学创作知名,享誉中外的作品有《甲午风云》《傲蕾·一兰》《巴山夜雨》等,同时在小说、散文写作方面卓有成就,是一位独特风格、著作丰硕的影视与文学两栖作家。白桦具有超人的创作天赋,几乎尝试了诗歌、小说、话剧、影视剧本和散文等各种体裁并取得多方面的骄人成就,其长达近70年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20世纪50年代的青春浪漫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世纪末的盛年井喷期与21世纪的暮年壮怀期。  相似文献   

11.
一、高校历史教材先秦科技史的重大失误及其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编写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的和平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1.新中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拓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极具冲击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了课程的过程价值,突出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上的作用,突出了体验的意义。这是历次课程改革所不具有的举措。一、作为过程的课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研究,它倾向于把课程看作是“学校材料”,认为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程序。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史密斯、斯坦利与肖尔斯的《课程开发的基础》,经20世纪60年代塔巴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到20世纪70年代坦纳夫妇的《课程开发:理论到实践》,泰勒研究取向获得进一步完善,并逐渐在课程研究中占统治和控制地位。这种研究倾向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来探究课程的规律与程序,属于“工艺学模式”,在它看来,课程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是“价值中立”的。自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不再局限于对课程开发技术的争论,而是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的意义。这是一种“理解”取向的课程研究,该倾向的课程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表现为“概念重建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课程领域广泛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等哲学社会学理论对课程进行探究。这些理论倾...  相似文献   

14.
以1944年对于张爱玲的意义及其散文集《流言》对于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学史的意义为切入点,探讨张爱玲在1944年的文学成就及其因此奠定的文坛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巴金是最富有成就、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1931年开始,在上海《时报》连载的长篇小说《家》以其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一道共同构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巅峰和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单独设立探究(研究)型课程;二是在历史学科内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渗透。本文所探讨的是第二种类型。下面就以"对外开放"一课为例谈谈。探究主题一:贫穷落后开放变通【幻灯片展示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材料一:《邓小平文选》中对外开放的原因阐释。材料二:中国1970年代的三大外交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相关内容。材料三:教材中对外开放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史教材内容改革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史内容进入教材的步履缓慢,学习效果不明显。因而改革中国古代史教材的内容,以适应加强社会史教学的需要,遂成为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8.
阚国坤 《高教论坛》2002,(6):126-128,131
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内容体系已基本形成了知识、课文、练习、导学、图表五个部分的科学化、系统化格局。语文教育革新家王森然于20世纪20年代在语文教学实践与理论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语文教材内容观,为语文教材内容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伙伴关系外交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外交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依据冷战后的外交战略目标及不同国际关系行为体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不同地位,与不同的国际关系行为体或建立了形式不同的伙伴关系,或明确宣告中国与他方就建立某种伙伴关系已达成共识。伙伴关系外交是以合作为目的的新型外交,伙伴间建立的是一种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关系,它不针对第三者。它是对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灵活运用,并对中国外交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与地位 教材内容:《原始的农耕生活》是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课,主要介绍了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