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不同的需要,例如:饥则食,寒则衣,这是一种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一种则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可见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生发出来的。这是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我们的家乡就有“穷养猪,富读书”的俚谚。可我却恰恰相悖,本来家庭并不富裕,却偏偏想要读书。这可能应了“缺欠性的体验”的那句话。就是愈感到不足或缺欠的,就愈想补足它。这个梦想,还是解放后入了革命的学校才圆了“读书”的梦。  相似文献   

2.
参加新闻函授学习一年了,付出过,努力过,但我的稿件却从来没有变成过铅字,这个“铅字梦”至今未圆。每次军报发下来时,我必争着先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军事记者》和《函授月报》发下来时,我都会先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但每次给我的都是失望。回望一年的写作路,一  相似文献   

3.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它的出处是一个小学生的作文,这名小学生用逆天的想象力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段落结尾用了一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句话“面世”后被迅速传播,短时间内成了热门流行语。而《咬文嚼字》编辑部发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大v”等入选,“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却落选了。  相似文献   

4.
我这人生来爱做梦,曾经做过不少多姿多彩的梦:读书梦、当兵梦、爱情梦……但做得最多的是记者梦。 少年便做“记者梦” 记得上初中时,学校里每天下午有一节读报课。担任班长的我,被班主任“封”为读报组长。每天读报课,我便站在一米高的讲台前,为同学读报。班主任则坐在教室后面,有时“抓”出一个我读错的字帮助纠正;有时候当我对报上的内容进行讲解时,他会叫  相似文献   

5.
1 我的教师情结话得从我爸爸那儿说起。爸爸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地主家庭 ,启蒙上的是私塾 ,少学时因家境贫寒选择了师范学校。年轻时精力充沛且颇有才气的爸爸却在临毕业前“弃笔从戎” ,与“教师”的角色擦肩而过。妈妈因“家庭成份不好”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怀着一个失落的梦上山下乡成了知青。山青水秀却极度贫穷和落后的山村接纳了妈妈 ,她成了那里唯一的老师。我也出生在那里 ,从小就和妈妈的“大”学生一起坐在课堂里。在我年幼的心灵里 ,我觉得讲台上的妈妈神秘而伟大。或许 ,我的教师情结就起缘于那清溪翠竹环绕的小村。1989年…  相似文献   

6.
就我所接触到的人看,大部分搞新闻的同志都是从文学梦中走出来的。而且总是旧梦常温,有的终于成了作家,如我省的张一弓;而更多的则难以成梦,落个终身遗憾,甚且迁怒了新闻工作,说搞新闻是错投了路,误了前途,要不然我便如何、如何……文学梦是美妙的,但搞新闻也并非就是文学的克星。相反,我有幸在新闻的道路上走了一程,我倒发觉这“搞新闻”有点象“搞文学”的席梦思呢!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做了一个文学的好梦。那是1983年春天,南阳市武装部让我去搞新闻报道。我有点忐忑,象许多同志一样,怕搞新闻破坏了自己  相似文献   

7.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阿莲 《今传媒》2005,(3):15-17
投资媒体是许多人的梦。我想利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嫁接资源优势,构筑一个“报业王国”。但是,却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失败。我好像被人赶进了一座迷宫,挨了一顿揍,却不知道对手是谁,他们出的什么招……  相似文献   

9.
“笨人先起步”,是我从“笨鸟先入林”感悟而来.我笨,我笨得甘愿吃苦受累.回首细看,我这个笨人这几年走过的路,虽然慢,却也留下了一行行脚印.1990年,我从《中国记者》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段写“穆青的内疚”,那是他对往事的追忆:  相似文献   

10.
圆了“记者梦”本栏责任编辑万木《浙江青年报》社徐忠友我这人生来爱做梦,曾经做过不少多姿多彩的梦:读书梦、当兵梦、爱情梦……但做得最多的是记者梦。(一)记得上初中时,学校里每天下午有一节读报课。担任班长的我,被班主任“加封”为读报组长。每天读报课,我便...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百艺好学,一巧难得。”文章千般,法路不一。但一篇叫得响、对人有启发的新闻,却都与它的“点子”好关系很大。我体会到,点子就是“立意”。搞新闻工作就应点子多、点子新。我自己开始搞新闻报道的一段时间内,在采访时头脑里跳不、出好点子,常常是两种情况:一是到了现场,如同进了“仙山”,看到遍地都是宝,而失去了选择的能力,事不分巨细,“材”不问新旧,连包带揽;二是到了采访的单位身在宝山不识宝,这也看不上,那也瞧不起,采访到结束却从“宝山空手归”。自己总结了经验教训,虚心向别人学习,在抓点子上才有了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12.
清晨,我用中波收听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纸摘要节目,改收短波,“美国之音”熟悉的声音立刻传了过来。这时,我楼下的一位制造电冰箱的技术员也在收听。我走到院里,四周居民楼这家那家的窗户里,也传出同一个熟悉的声音。远隔海洋的“美国之音”电台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它都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办法来吸引中国听众?它又为什么开办华语节目?  相似文献   

13.
我和“档案”是有一些缘分的。小的时候 ,我便对家里藏在衣柜隔层的那些条据、证件和印章之类有着兴趣。做会计的叔叔家中 ,屋梁上总是悬挂着一摞厚厚的簿册 ,说是要“六十年不烂账”。父亲热衷于《覃氏族谱》的修纂 ,总是提示我们在关键时候别忘了祭祖。当然 ,那时候我连“档案”一词也还不曾听说。可有件事 ,“档案”留给我太深的印象 :她 ,一个天分极高的同窗 ,虽有全县女状元的成绩却因档案丢失落榜以至抑郁而终。因此我对“档案”开始变得敏感 ,次年便以第一志愿填报了川大档案专业。虽未如愿 ,却在湖北大学毕业时成为第一个留校参与创…  相似文献   

14.
袁敏杰 《新闻知识》2003,(11):54-54
身为宝鸡人,我尤其喜欢《宝鸡日报》副刊,每周三的副刊版,我都是篇篇文章字字句句认真阅读,仔细品味。日久天长,我品出了其大气清风文香,并深深感动。 这些年,不少报纸的文艺副刊纷纷“瘦身”(其实本来并不“肥”),宝鸡日报却对其文艺副刊进行了“增肥”,版面扩充了一倍;不少报纸的文艺副刊纷纷改头换面,扮酷卖俏;一些报纸副刊甚至“变性”,非驴非马,似乎有点像“文妖”。宝鸡日报副刊却坚守阵地,不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刚刚作过的很奇怪的梦。 我梦见的是刘绍棠。在绍棠生前,我们虽然见过很多次面,但晚上作梦时,却似乎从来没有梦见过他。绍棠生前,虽然赠给过我许多册他的著作,并且每次都在鹅的扉页上题上字:“凤祥学弟存念”,但他却从来没有在书上作过画儿,并且,我也从未听说过绍棠会画画儿。然而,我刚才作的梦,绍棠不仅为赠稔的书上题了字,而且还勾画了几笔,作了画儿。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1998,(3)
少年时代,作家、播音员曾经是我窗外那片蓝天上的彩云,可望而不可及,我只能从画册上、电波里感悟他们的神韵。许是我的景仰、我的追求在脑膜上淀积成茧;许是几度磨砺几度拼搏才使我荣幸地跨进广播电台的大门。从此,在这座神圣的殿堂里圆了我心驰神往的一个青春之梦。在节目主持人的岗位上度过  相似文献   

17.
杨捷同志的新闻通讯报告文学选集出版前夕,他带着终审的“清样”约我为它写序。我感到欣慰,也觉得不安。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老兵,为我省一个又一个优秀中青年记者脱颖而出,为他们的作品一本又一本结集出版,感到由衷高兴。令我不安的是,新华社社长穆青为杨捷新闻作品选集题词:“记者的报告”,著名记者海棱为杨捷同志题词:“人民记者”,这些名流、权威的笔迹,无论是对杨捷的作品,抑或人品,都做了高度评价。再让我步其后尘,提笔作序,实感为难。但是,读着那一篇篇激情横溢,文字清新、朴实、优美的作品,却使我思绪绵绵,心潮浪  相似文献   

18.
原来我觉得摄影都是用“加法”,把好看的东西集中到一张照片里就成了。在完成自己第一个训练课式的摄影故事时,我却经历了让人十分痛苦的“减法”。当皱着眉头把镜头一再推近,当原本担心漏掉的入和物被一个个挤出镜头后,我眼前的画面和头脑中的观念渐渐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19.
难以忘却记者梦还是在不谙世故的少年时代,范庆锋就做起了他的记者梦。在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写过《我的理想》的作文中,那多半是“长大要当解放军”、“长大要当科学家”,可范庆锋却写道:“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记者,而且要当个好记者”。可幸运女神对他似乎并不垂青,甚至有意把他捉弄。1978年恢复高考后,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范庆锋,憋足劲要考新闻系,可偏偏录取到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学物理。  相似文献   

20.
书缘     
曾经做过一个梦,自己站在一大堆书前,摊主对我说:“随便挑,不用钱。”我兴奋地抱了一大堆自己梦寐以求的书。谁知正乐时,梦却醒了。看着自己紧攥的手,感受着心里的余乐,我有些遗憾,梦要是真的就好了。幼儿园时,妈妈教学,每次外出回来都给我带回一大堆小人书;而每次我都会兴趣浓厚地翻着,尽管我只认识很少的字。自打那时起,我便爱上了书,并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学的时候,我迷上了童话书,把它当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可是却又不那么容易得到。因为妈妈认为童话书很无聊,轻易不给我买。初中生活丰富多彩,我又“看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