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教育界制订的《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5C"外语教学目标,体现了当代最新的语言习得理论,代表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有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浸入式教学是指用学习者非母语的语言作为直接教学用语的一种教学模式.发端于加拿大,现已推广到世界许多国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浸入式教学使用的第二语言通常叫做目标外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语言,目标外语是在相关学科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外语,使之有别于其它的语言教育模式.在我国,外语浸入式教学通常是指英语浸入式教学,是用英语作为语言媒介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而不是通过专门的第二语言课程(英语)教学来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下我国各大学指称的"双语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外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英语是"双语教学"中使用的目标外语,因而叫英语浸入式教学.  相似文献   

3.
为了顺应“入世”带来的挑战,为满足入世后社会对外语教育的要求,必须对我国现行的高校外语教学进行一次彻底的反思与改革,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要鼓励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借鉴美国“5C”教育目标,要提高“语言输入”的真实性和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并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4.
巴比塔的隐喻表明高校外语教育应当注重多元文化教育,然而,目前的外语教育割裂文化与语言的联系,存在缺陷,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在于增强学生中外文化"预设",正确"移情",实现文化理解的视界融合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高职"双师"素质及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知行合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灵魂。本文以外语专业为例,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双师"的定义、特点以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简称"5C"标准,以其注重外语学习中的沟通交流和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5C(Communication、Cultures、Connections、Comparisons和Communities)进行了描述,并尝试以5C理念设计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中的教学活动,以期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冰 《考试周刊》2014,(2):86-86
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求,美国外语界在1999年提出了外语学习的5C标准。该标准代表了外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对德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作者针对5C标准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谈高职院校"外语+轻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外语 轻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和娴熟的语言技能,了解某一轻工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文章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外语 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有别于本科院校,同时分析了"外语 轻工专业"与"轻工 外语专业"两种模式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照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5C标准),结合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探讨这一标准对完善高职护理英语课程建设和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指导意义。为提高学生的医护背景下的英语交际能力、跨文化素养、人文关怀精神,提出了符合高职护理英语教学特点的新"5C"课程标准,即语言交流(Communication)、跨文化沟通(Cross-culture)、基于内容(Content-based)、比较能力(Comparison)和同情关爱(Compassion)。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外语"磨蚀"理论,并结合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实际,着重阐述了外语"磨蚀"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外语能力评价、能力保持、教学内容和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文科建设在我国高校全面展开,外语专业的创新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外语专业,是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新外语。新外语建设基于《国标》和《指南》,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指引,培养的是能够传播中国、沟通世界的新型人才。外语专业的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新文科建设理念,不断探索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优秀外语教师标准》(第2版)为例,从“文化知识”和“学习的多元渠道”方面评介美国优秀外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标准,并展开其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语言文化素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语教育一直偏重教学实践,轻于理论建设,缺乏明确的学科依托,这已成制约其深入发展的主因之一。因此,强化外语教育理论架构,思考外语教育理论属性,探讨外语教育学科归属,对外语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外语教育学这一新兴学科与应用语言学、教育语言学、二语习得、他语人英语教学和外语课程与教学论的异同,凸显外语教育学的独特性和必要性,为构建外语教育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一直是外语类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从我国外语类专业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出发,结合《国标》精神和《指南》方案,立足文学知识和文学欣赏能力培养,简要探讨外语类专业外国文学的课程设置,并提出参考课程框架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考虑我国的国情、文化背景及教育实际与国外的差异,盲目地照搬国外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这种生搬硬套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极其不适应,严重阻碍了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进行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落实。因此,加强国外任务型教学理论与中国本土化实践的结合,形成适合中国英语教学环境的任务型教学思路,是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类词缀具有方便、高效的构词特点,常常用于构建新词语。对类词缀的语义认知机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特别是对英语词汇教学有如下启示:外语教师可通过讲解基本词汇和词汇联想记忆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转喻、类比能力,进而轻松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7.
西方法律教育体系在移植进中国的同时,外语教学也伴随其中。因清末取法的主要是日本学制,故法政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在语种选择上是以英语、日语为主流,并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特征。清末新式法律教育中,外语教学与西方法学课程相结合,加速了西方法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我国法律教育及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Horwitz等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进行外语课堂焦虑调查,研究了任务型教学对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焦虑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外语课堂上,学生受到外语课堂焦虑的困扰而不敢发言、不愿参与课堂活动、害怕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负面评价甚至对外语课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进行任务型教学后,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活动,圆满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外语课堂焦虑水平明显低于传统课堂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沟通能力日益重要,外语教学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基于对美国教育部于20世纪末出台的《美国21世纪外语教学标准》的解读,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探索,从统一性英语能力标准设置的缺乏、跨文化意识培养、多学科外语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目前高校英语课程标准设置的不足,能够为我国高校统一的英语能力标准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师范类教法课上或英语师资培训课上实行中外英语教师小组合作教学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小组合作教学类型及其在中国师范类教法课中的应用,讨论中外英语教师在组建合作队伍、顺利进行合作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对策和措施,最后提出小组合作教学能更好地利用外教资源培训中小学英语教师,使中小学英语教师尽快熟悉任务型教学方法,培养跨文化意识,体验和理解外国文化,适应和达到在中国中小学实行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