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7,(8X):1-1
“宜居”是当下最具流行色彩的词语,“宜居城市”的排行榜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宜居乡镇”的头衔也很有含金量。然而,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明明污染严重,却头顶着“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最适宜人居新城名镇”、“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桂冠,此事被报道后,引起了人们对宜居环境的更深层次的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孙前路  房可欣  刘天平 《资源科学》2020,42(12):2354-2369
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是农村环境改善最为直接的动力,也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细则出台的重要依据。为细致探究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本文基于社会规范和社会监督的视角,利用西藏707户调查数据,运用广义连续比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分组,综合分析了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意愿、行为及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农户具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占比略超过一半(51.77%),但参与意愿与行为一致性较差;②邻居参与积极性、保洁员监督、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能减少疾病传播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③农户的文化程度、村民监督及政府宣传有利于农户参与意愿向参与行为转化。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整治模式,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对政府出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农村人居环境差依然是新时期发展中的突出短板。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培养村民自治理念、完善筹资机制、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完善管护长效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1~2010年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进行分析,以探索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建设宜居型和谐城市提供依据和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尚处于初、中级协调发展阶段之间反复波动,因此应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将大连引上和谐社会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4)
为乡村创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服务,浙江省举办的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美丽庭院专项赛"开创了"政校企村"协同共建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的浙江模式,在高校实践育人、乡村内生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浙江样板。但是在美丽庭院建成后一年的运行使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赛制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过建设宜居舒适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来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面对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以往研究较少考虑民族地区社会规范以及资源禀赋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的影响。为深入探究西藏农牧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依据计划行为理论,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学术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结合西藏实际提出假设。运用SPPS 23软件对获取的447份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经济预期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个人规范、后果意识、社会规范、禀赋条件、参与渠道等对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比较显著。(2)女性的参与意愿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更大,男性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则受到禀赋条件和参与渠道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提高农牧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一是要强化社会规范对农牧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引导作用;二是要针对不同受众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女性群体要更多采用社会规范引导主动参与,针对男性群体则要在宣传和活动组织形式上多样化,推进农牧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章的结论支持计划行为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应用,对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佛山市南海区通过深入调研,选取6条村居作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本,以积累南海乡村设计与建设经验,形成亮点示范村。本文以儒溪村为例,通过梳理现状和特色,提出乡村发展愿景和目标,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可实施路径,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作提供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骏  古风  卢凤萍 《资源科学》2011,33(3):556-563
人居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系统观的具体体现。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是保持和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优势,并将其转换为现实旅游竞争力,从而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展资源开发视野,开展相关研究的新角度。优秀的人居环境应坚守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的理念,彰显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心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从这一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开展也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论上的思考。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与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也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从自然环境治理、民众教育以及目的地社会建设的维度入手,利用人居环境资源优势促进城市旅游吸引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123-125
<正>(2021年12月)以发布时间为序据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升,乱倒乱排得到管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等。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宜居环境是城市居民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城市宜居环境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宁波及同类城市宜居环境进行评价与比较,借鉴同类城市宜居环境的经验,提出优化宁波城市宜居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和环境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献研究从关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开始,继而深入到注重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国外研究分别从传统农业改造、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平衡发展等视角展开,国内研究则分别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和人居环境等视角展开.研究进展表明,目前学界从不同视角开展了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研究,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但对农村经济与环境协同的系统研究和综合研究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问题和困境、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影响因素、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影响因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及路径5个方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进行简要评述;最后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11)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要素对人居环境空间的演变及分异产生较强作用。本文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从住宅价格视角出发,探究城市内部的人居环境等级分异格局,为二者协调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发现:(1)影响沙河口区人居环境主因子依次为居住质量、餐饮娱乐、自然生态、休闲设施、社区属性和邻里交往,并将人居环境由好至差划分为5个等级;(2)沙河口区住宅小区按价格分为5个等级:超高档住宅主要分布在星海湾及区政府附近,高档住宅集中在中部至东南部区域,中高档住宅分布于中部及西南部地区,中档住宅集中于中北部地区,中低档住宅分布于最北部地段;(3)沙河口区人居环境与住宅价格之间存在整体协调、局部混合的空间分布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人居环境的创造和改善,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与人类共存的永恒主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工业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必然引起全人类的重视。本文在对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理解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性,着重探讨了我国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16.
舒适、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正如同"阳光总在风雨后",大量宜居住宅和宏大公共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业内人士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今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舒适、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正如同“阳光总在风雨后”,大量宜居住宅和宏大公共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业内人士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今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两山”理念视角下河源乡村振兴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实现乡村振兴的5条路径,包括:建设美丽乡村,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挖掘绿色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作用;做好政策法规引导、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地关系的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涛  沈镭  高天明  薛静静 《资源科学》2012,34(7):1192-1199
自20世纪90年代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的全面启动以来,澜沧江流域(即湄公河上游)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澜沧江流域作为研究区,以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内容,在明晰人居环境概念,建立基于人地关系的人居环境分析框架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澜沧江流域56个县(区、市),借助因子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对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时空演进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格局上看,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由南至北等级递减;从时序演进上看,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②近10年来,基础设施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性逐步被经济发展因素所超越,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引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中,并据此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利用该模型选取24项反映现实生态位与最佳生态位之间耦合度的单项指标,构成经济生态位、社会生态位、环境生态位三大类独立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同时,以浙江省9个地级城市为例,运用所建模型对这些地级市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04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杭州最高,温州最低,其中经济生态位对我省城市间人居环境质量差异的影响最大。本研究表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于多指标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不但可以定量地研究各个区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态位适宜度,还能简明直观地揭示引起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态位适宜度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和空间分异规律,从而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