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印度空军拥有多种型号的战机,包括米格-21、米格-23、米格-27.米格-29、苏-30和幻影-2000等。其中,苏-30是印度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米格-29和幻影-2000属于比较先进的战斗机。至于米格-27战斗机,已经处于老化的困境。印度空军考虑到未来空中作战环境,目前正给米格-27战斗机“补  相似文献   

2.
姚原 《航空档案》2004,(2):49-51
目前,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斗机都是超音速的。其中,印度空军的机型包括米格-21/23/27/29系列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和最新的苏-30战斗机,巴基斯坦空军包括一些老式的幻影战斗机和F-16战斗机等。然而,双方超音速战机的第一次空战却是发生在30多年前的印巴战争  相似文献   

3.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队没有一加架战斗机起飞进行空中作战。那么,萨达姆那么多的作战飞机到哪儿去了呢?美国空军杂志今年2月披露了一个重大内幕,美军攻占伊拉克后,在一片荒原地区沙子下面挖到了一架极为先进的米格-25战斗机。或许,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被活埋的米格-25战斗机,也是米格-25战斗机的悲哀吧。  相似文献   

4.
图图 《航空档案》2003,(5):22-23
在南亚地区,印度拥有一流的航空兵。其中,印空军总兵力为10万左右,战机总数为1000架左右,主要作战飞机包括米格-21、米格-23、米格-27、幻影-2000、苏-30MK和“美洲虎”等。此外,印空军自行研制的轻型战斗机已经进行了多次试飞。近年来,印度空军虽然购买了大量先进的战斗机,包括苏-30MK等,然而,伤心的事也不少。许多战机实在是令人失望:有的战机无法上天,还有的战机能够上天,但就是会死人。为此,印度空军不得不想办法振兴战机。  相似文献   

5.
江雨 《航空档案》2007,(6):64-67
战斗机技术的发展随着喷气动力的出现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飞的更高、更快成为了第二代战斗机发展时各国飞机设计师的努力目标,“米格”-21、F-4“鬼怪”Ⅱ和“幻影”Ⅲ成为第二代战斗机中的经典,而对飞行高度和速度上几乎达到战斗机极致的“米格”-25的评价却一直纠缠在赞誉和指责之中。“米格”-25拥有同时期其他战斗机所无法企及的高空、高速飞行性能,也是一种以合金钢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制造的超音速战斗机,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完成一种前所未有的高空、高速战斗机的设计,“米格”-25利用相对简单的技术所达到的整体效果几乎成为了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3,(11):28-29
军用飞机:米格-21战斗机(MIG-21)、米格-23“鞭挞者”歼击机、米格-25“狐蝠”型歼击机、米格-29“支点”歼击机等。其中米格-29为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单座、双发超音速歼击机,1983年开始在俄军服役。乘员1人,动力为P-33涡扇式发动机2×5100公斤(加力8300公斤),翼展11.36米,机长17.32米(含空速管),机高4.73米.最大时速2450公里,巡航时速950公里。爬升率325米/秒,实用升限18000米,航程2900公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纳粹航空兵在东红战场遇到的最大劲敌之一。就是前苏联红军的米格-3战斗机。当时,米格-3是前苏联红军最现代化的高空高速战斗机,拥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之一。作战中,该型机击落了纳粹大量作战飞机,然而,由于作战环境的限制,该型机作战潜力没有发挥提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米格-15是20世纪苏联第一种成功的喷气战斗机。在它的研制过程中,设计师们为去除结构中的多余材料,减轻重量而呕心沥血,飞机经过三次静力试验才过关。在朝鲜战场,米格-15与美国的喷气战斗机进行空战,是世界空战史上第一次“喷气对喷气”的空战。  相似文献   

9.
逆火 《航空档案》2006,(9):62-75
在西方飞行员眼里,“米格”-29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对手。的确,“米格”-29得益于延自身优良的性能大量装备苏联空军及对外出口,续写着由“米格”-15所创造的辉煌。和“米格”-15不同的是,“米格”-29书写了一个长败不胜的尴尬战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鹰翔 《航空档案》2007,(3):76-85
“米格”-23战斗机是苏联“米格”飞机设计局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为苏联空军所开发的前线战斗机,西方称其为“鞑靼者”。作为与西方国家所装备的F-4“鬼怪”Ⅱ和幻影F1相抗衡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正是从“米格”-23战斗机的设计开始,改变了空军前线战斗机一直坚持的简单、轻巧和大量生产的思想,开始从技术上重视航空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苏联军队在大规模战争中执行高强度作战的需要,在设计上大幅度提高了前线战斗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航程和作战半径。  相似文献   

11.
高智 《航空档案》2008,(5):72-80
第二篇:“鬼怪”Ⅱ海外服役情况 “鬼怪”Ⅱ战斗机在当时性能相当出众,它的功能全面,可以执行战斗,截击,攻击等任务。冷战对峙,美国大量向其盟友出售“鬼怪”Ⅱ飞机以对抗苏联外销的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  相似文献   

12.
米米 《航空档案》2004,(4):64-65
A5M,是日本法西斯建造的第一种比较正规的航母战斗机,结束了日军航母使用外国制造的战斗机的历史。该型机由于设计独特,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航母单翼战斗机。1937年,日本法西斯开始入侵中国,该型机成为空中入侵中国的重要战斗机.与中国战斗机展开了空中作战,被中国方面的战斗机击落多架。  相似文献   

13.
高山 《航空档案》2006,(11):28-33
自1958年开始,在大跃进思潮的带动下,航空部门的狂热风也随之四起。但由于航空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分散以及航空设计人员还没有掌握包括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等学科在内的相关航空理论基础,最终导致命名为“东风”107和“东风”-113的一批“豪言”项目以失败而告终。六院成立后,在吸取1958年以来航空科研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为顺应科研发展规律,提出当时的任务首先是要摸透“米格”-21,保证“米格”21的仿制。然后在摸透“米格”-21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比它性能更好的战斗机。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场上王牌飞机的空中对垒,使敏锐的军事科学家们意识到了研制高速战斗机的重要性。1958年,美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研制成功M2.02(2146千米/小时)的F-104星式战斗机。苏联也在同一年研制出了性能相近的米格-21战斗机。米格-21还在研制之中,中国就与苏联签订了引进该机的技术援助合同。  相似文献   

15.
老毕 《航空档案》2007,(11):10-17
六十年代越南战争的空战表明歼击机的高速度在实际空战中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很少有飞行员在空战中进行超过音速飞行。特别是在空中格斗时只能在中等速度以下才能做剧烈的空战机动动作,因此不管是苏制的米格21还是美制的F4,这些战斗机的两倍音速能力在空战格斗中几乎毫无用处。而米格17、米格19这些亚音速或跨音速的战斗机却在格斗空战中表现突出,多次击败速度远大干它们的两倍音速战斗机。  相似文献   

16.
孙开 《航空档案》2003,(5):62-63
1999年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的卡吉尔问题发生军事冲突。巴基斯坦部队曾相继击落印军直升机和米格-27等型战机。然而,8月10日,巴基斯坦一架“大西洋”号海上巡逻机在东部边境南部地区不知何故误入印度空域,被印度空军战斗机米格-21击落。前不久,印度方面披露了整个事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八一 《航空档案》2003,(5):41-42
冷战开始后,美国一方面全面研制各种核武器,另一方面,全力开发核战平台,包括潜艇、战机和火炮等。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对付前苏联的空中威胁,加紧发展战斗机核战手段,包括研制战斗机发射的空对空原子导弹等武器。1957年5月,美国空军配备原子弹的战斗机F-89J中队开始部署,主要配备在美军防空司令部。美军战斗机配备原子弹不久,为了检验其实战能力,特地进行了真原子弹的空中实爆。最近,美国军事刊物披露了美军战斗机进行的唯一一次空中实爆原子弹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凌翔 《航空档案》2004,(8):41-43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继1954年9月美国F-100开始交付使用,苏联米格-19在1955年初开始装备部队,英,法和瑞典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也在1960~1961年开始装备部队。在这一大背景下,共和国的统帅们自然迫切希望拥有自己的超音速歼击机,于是在1957年10月决定仿制苏联米  相似文献   

19.
聂云 《航空档案》2005,(1):76-77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援助下,人民空军迅速壮大。到1955年朝鲜战争结束时,中国空军已经拥有25万兵力,他们分别部署在27个师里,配备了5000多架作战飞机。中国空军从零开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空军,排在美国和苏联空军之后。在新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中,有多种型号的战斗机,包括雅克-9P战斗机。该型机是新中国从苏联购买的。在苏联,雅克-9型战斗机曾是王牌战鹰,二战中大战法西斯航空兵。  相似文献   

20.
王钟强 《航空档案》2005,(11):52-54
随着德国的统一,一度被称作“东方技术明珠”的米格-29落入西方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