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现有三个馒头,要分给两个孩子,不能把馒头切开,怎么分?这是一道儿童智力测验题。面对这一问题,西方的儿童很快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可是,这个简单的问题却把中国儿童难住了。是我国儿童不聪明吗?显然不是。他们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想法:给一个孩子两个馒头,给另一个孩子一个馒头,不就可以了吗?但是,他们很快又作出了“自我否定”,感到这样做有点“不对劲”,似乎“不合理”。这种所谓的“感觉”,是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常常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念:只有平均分配才是合理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游戏时…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班上,一定有过一些不爱说话的孩子,当然绝大多数不是出于生理(发音器官有缺陷)的原因,面对这些孩子时,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问题儿童?我们是否曾经忽视了他们?或者我们认定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并试图加以改变?当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时,我们是否感到着急和烦恼?假如是这样,让我们走近孩子!  相似文献   

3.
孔子曾说过这样几句话:“我每天都用三件事来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诚实守信?老师所传授的课业是否还有不曾复习、演练的部分?”看了这样严于律己的孔夫子,你是不是也受到了一些感染和启发?先看看这位同学怎么说—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生的听的技能诸惠芳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抱怨他们的学生越来越不会听课。不仅中国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抱怨,国外的教师也常常批评儿童不好好听课。世界上许多教育家都表达了他们对学生的听的技能的忧虑,他们觉得儿童的听能正在稳步下降。这样的抱怨是否有道理呢?我...  相似文献   

5.
在自由中走向真我,就是把语文教育立足点、出发点置于儿童这一原点上,松开孩子身心上的束缚,为他们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打开更多的大门:就是谋求实现的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在保护“童年生态”的前提下使个体儿童精神生命得到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教育使儿童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让他们具有独立的心智健全的真我。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的目标3就是让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此可见,安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首要保障。向幼儿传授安全知识,使他们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养成安全行为,也是幼教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把这些简单的安全防护意识教给幼儿,让幼儿有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如何解决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我园近年来尝试在小、中、大三个年龄段隔周进行1—2次的安全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对23家企业的近300名项目型销售人员进行了持续跟踪和调查。结果娃示,尽管他们在夺标过程中尽心尽力、忙前忙后,最终却往往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失败,他们在夺标过程中都遭遇了哪些困难呢?你是否也遭遇过这样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宽容     
一个星期天,我班3名男生撬下学校体育器械室的玻璃,取出一个篮球,在大庭广众之下玩耍。 举校震惊、身为班主任的我不知如何是好。但是这次我试着不去发火,只是把他们找来,让他们说出为什么这样做?可他们始终没能说得清楚。最后,三名男生一齐抬起头来,用真诚的眼光望着我,喃喃地说:“真的想不起来了。只是想玩玩。” 我相信了他们。 面对这类事情,我们需要保持清醒:我们面对的不是成年人,而是儿童。事情的动因是儿童的顽皮、孩提的幼稚,与道德品质无关。如果善于引导,这对他们日后品质的养成不会有什么影响;反之,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风景     
郑一舟 《师道》2014,(12):51-52
我不知道高更在完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时他是否已经找到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但我知道从我十六岁去面对这三个问题开始,我一直是没找到答案的儿童。生命该归向何方?作为教师,你在有限意义有限的路程上想带孩子走向何方,看什么样的风景?我并不想夸大教师的作用,但是作为教育与启蒙者,我们的确在影响他们,推卸这种影响并不仅仅是怯于承担责任的表现,也是犬儒主义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0.
"儿童法则"是儿童学习、生活时内在与外显心理、行为所遵循的规则。作为独立的个体,儿童认知与成人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有自我的心性法则,他们有自我的生活法则,他们有自我的体验法则……我们应遵循"儿童法则",实践我们的"习作"生成。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研究》2013,(7):50-51
如果你最终决定给孩子买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的电子产品,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顾虑:万一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怎么办?或者他们利用手机浏览不健康信息又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90名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景观察法、教育实验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一年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班儿童在接受了一年传统的行为限制教育后,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幅度不明显。实验班儿童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后,自我保护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及适宜的实验干预方法能够促进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溺水、火灾、交通事故、绑架……当这些涉及到公共安全的天灾人祸降临到头上,我们的孩子会如何应对。是否有自救意识,能不能自我保护? 让孩子掌握一定的自救知识,能使他们在关键时刻脱离危险,保护自己,这应该是每一位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儿童正处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生阶段,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低下,无疑需要全社会给予特殊的照顾与保护。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这一点,却看不到儿童不仅是被保护的对象,同时也正是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成长、发展的主体,往往忽略了对他们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卢术娟 《教师》2012,(1):38-38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与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监护人对他们进行自我保护教育较少,平时安全监管也有空缺,因此他们对安全往往重视不够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留守儿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东方  晓雪  熊炜 《留学生》2011,(2):40-41
主持语:在海外,有这样一批青年精英,他们有着优秀的教育背景以及个人能力,正处在最具创新精神、最有创造活力、最能出成果的年龄。是否能引进这批人才回国服务?如何让他们把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发展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4,(11):49-49
专访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张峰 妞妞得过心肌炎,对于接种疫苗的事,妞妞妈妈心里总是不踏实:宝宝的这种情况,可以像其他宝宝—样接种疫苗吗?有没有什么禁忌? 像妞妞这样情况特殊的宝宝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如何接种疫苗?带着家长的疑问,我们专访了有着丰富经验的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张峰。  相似文献   

18.
《河北自学考试》2011,(6):30-30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某些高校在二志愿(三志愿)投档时,分数居然超过了一志愿投档时的分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这里,考生需要了解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一志愿录取时,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课程以来.我常常思考: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记住了什么?怀念着什么?收获丁什么?发展了什么?当他们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课堂上的这些东西还有多少影响着他们?一节课是否应该教给他们些终身受用的东西?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拿起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研究着《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20.
张琴  吴小青 《早期教育》2005,(12):37-37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到底会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是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都曾关注过的问题。 我国心理学工作陈会昌在有关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追踪研究中发现:两岁时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好,七岁时他的语、数学成绩就越高,获奖就越多,反之,自我控制能力越差的弦子,更可能表现出学习问题和攻击等不良行为问题:在自我控制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两岁时女孩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好于男孩。 国外研究也曾做过类似的追踪研究,儿童四岁时测量其抗拒诱惑、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智商等因素,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统计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家庭和谐性等指标,发现小时候的智商与他们长大以后的生活并没有显的关系,但是,当初他们在实验室里能否抗拒诱惑,能否忍耐和等待,却和他们成人后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当初托忍耐的孩子,后来多数有较好的社会地位,受过良好的教育,经济收八较高,家庭关系也比较和谐; 国内外心理学工作关于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结论惊人地一致——[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