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释“景”     
关于"景"的解释五花八门,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景翳翳以将入"为例:有人将"景"解释为日光;有人说应该通假为"影",指影子;还有人认为这不是通假字,古代的"影"就写成"景",应该是"景"同"影",为影子.究竟该怎样解释?如果从"景"的字形出发,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景"由"日"和"京"构成,"日"即太阳光,"京"的甲骨文像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指人工筑起的高土堆,后来引申为高大的城市,例如北京即北方高大的城市.故"景"表示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高大的土堆上,所以"景"最原始的意义就指日光,而日光照在土堆上,必定会产生影子,所以"景"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指影子.关于"景"的影子的意思,先秦典籍中有大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景”与“影” 必修五第二单元《兰亭集序》中的“景翳翳以将人”,教材注释为:“阳光黯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景,同‘影’,日光。”笔者认为这条注释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3.
《庄子》“罔两问景”寓言创设“罔两”和“影子”的对话,以拟人化的手法,论述“影”与“形”的依附关系,阐发顺物自然的处世原则,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诗文既有形式的模拟,亦有借“罔两”与“影”的对话阐发人生哲理的寓言诗,又有借“形”“影”关系以抒发孤独情怀的诗歌,还有以“罔两”为题的大量赋作,都体现了《庄子》“罔两问景”寓言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4.
蔡小蓉 《四川教育》2002,(10):28-28
一、导入师:(边叙述边画简笔画)一轮红日挂在天空,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筑物,旁边有一片影子(板书:影)。谁能看着图,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影”字呢?师:(用红笔勾画“影”中的“彡”)这个新偏旁叫“三撇儿”,多像这地上的影子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影子。齐读课题。二、教学新课(一)初读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横直线划下来,并读一读这些生字。2.师:这篇课文有11个生字,你认为哪些字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醒一下吗?生:“影”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还是后鼻韵。生:“常…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人告诉你,“成功来自于意外”,你是否会惊讶呢?回顾很多科技发明的成功背后都能看到“意外”如影相随,于是,有人将之解读为机遇,有人将之解读为运气,古人更是用“时也,运也,命也!”来概括之。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散见于各种语文教材,在现行人教社课标版高语必修五(2006年第二版)的教材中,该篇仍然被选用。且课本对文句“景翳翳以将入”做了如下的注解:  相似文献   

7.
王维的绝句《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中的“返景”一词,不少人读成“返影”,教材为什么不将“景”字注上读音“ying”呢? “景”是“影”的本字,古本流传多为“反景”。《佩文韵府》引《拾遗记》和周权《济南原上》诗中的句子分别为“老聃在周之未,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夕阳‘反景’低黄埃,漠漠平沙浩如雪”,都写成“反景”。而《四时纂要》却为“日西落,光反照于东,谓之‘返影’。”因此,这个词便出现“返影、反景、返景”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训练技能还是训练能力内蒙古/韩雪屏(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什么是语文能力呢?看法并不一致,有人把它解释为“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人解释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还有人进一步解释为“包括听说读写想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暖」字应作何解释□山东高青县中心路小学焦明焦红景“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毛泽东同志所作革命史诗《长征》中的诗句,教参将其解释为“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暖的感觉”。激浪拍岸,怎么会有“暖”的感觉呢?这个“暖”字应作何解释呢?因...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把知识经济的即将到来比喻为将发生“一场无声的革命”,意谓着知识经济将对我们现有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经营管理以及领导决策等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迎接这场革命呢?笔者认为,认真研究知识经济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影...  相似文献   

11.
徐静 《辅导员》2010,(13):29-29,39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想必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了吧。可诗中"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疑",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怀疑"的意思,有人说是"好像"的意思,还有人说“怀疑”和“好像”都讲得通。究竟应该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个个身怀绝技,眼明手快,但却从不轻易显山露水。他们不是什么政界要员,却每天都与国家元首如影相随。有人说他们是元首的“影子”,但他们却更喜欢人们称他们为“保镖”。自古以来,国家元首总是敌对势力  相似文献   

13.
听说过“杯弓蛇影”这个故事吗?真有其事吗?也许有,也许没有,这里无意追究.不过你是否想到,这个故事确有道理.首先要明确,这里的“影”是弓的像,而不是影子.我们知道,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弓挂在墙壁上,从房间内光源的位置看,弓的影子应在挂弓的墙壁上,而不能在酒杯中,所以这里说的“影”不是影子,而是弓的像.因为看到的弓的像成在酒杯中,根据弓和酒杯的大小关系判断,应是缩小的像.既然是像,那么是哪种镜子成的像呢?请注意一下酒杯内壁底部,正…  相似文献   

14.
情景,通常是指“情形,景象”(古今汉语辞典),与英语circumstance对应;有人认为,此“景”与“情”紧密相关,“情景是以景为基础,又以景为媒介来激起情感或激发兴趣的?(张弛),故情景包含“感情与景色”之意,相应于英语的feeling and scenery;而情境,一般是指“情况,境地”(古今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2008,(9):53-53
问:“轻诺必寡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三组“回顾扩展·日积月累),有的解释为“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在教学中学生理解为“轻易许诺的人,很少有人相信他”,这样解释对不对?  相似文献   

16.
《木兰辞》中“出郭相扶将”里的“扶将”一词,有人解释为:“将”是“扶”的词尾。其实这个“将”和“扶”是同义词,“扶将”应该是同义复音词,不能把“将”当作动词“扶”的词尾。从古书中可以看出一些传统的用法。《正韵》解释:“将”,“扶持  相似文献   

17.
《陋室铭》一文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句。对“金经”有多种解释,我觉得这些解释都不妥当。一、语文课本注:(金经)指佛经。1.“陋室”非佛教寺庙,为何非指佛经?况且,寺庙中也并非只有、只准读佛经。2.作者是唐朝官员,又没有说他是佛教徒,为何非指佛经?佛教徒也并不是只能读佛经。3.从文中有“孔子云”可以证实,作者所读之书,并非只有佛经。二、还有人将“经”解释为“四书五经”,这也是片面的,作者所读之书并非只有“四书五经”。理由不用多讲。三、因为“经”字前面有个“金”字,还有人将“金经”解释为“金刚经”(一部佛…  相似文献   

18.
影子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影内容也散布于小学各科教材中。影子的生活化开发价值和跨学段、跨学科的整合需求不容小视。在现有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结构基础上,整体挖掘、架构、开发影内容,层阶设定影资源开发的目标,紧扣影资源开发的创新实施,在“影”“物”互联、“形”“数”转化和“手”“脑”合创中展开影资源的增值化开发。  相似文献   

19.
平静的水面中景物的倒影是“像”还是“影子”?;婚纱摄影拍的照片是“像”还是“影子”?;透过放大镜分别看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分别看到的一个是正立放大的.一个是倒立缩小的,那么看到是“像”还是“影子”,如果是像的话,那么是“实像”还是“虚像”……  相似文献   

20.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影子”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与“影子”有关的熟语、故事也很多。请就“影子”这个话题,联系生活、科学、文化或艺术等方面,写一篇文章。[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宇。⑥不得抄袭。[写作指导]“影子”这一话题是很宽泛的,具有很强的发散性。从横切面看,影子散现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当中。夸父的手杖化作了邓林,这是树之影:“当窗理云鬓”,表现的是镜之影;“潭影空人心”,写的是水之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是人之影……再从纵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