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effis 《音乐世界》2007,(13):2-3
2.11,1987.10.27,11,这是中国青年篮球运动员易建联身上为球迷所熟知的数字密码。随着 NBA 选秀的临近,人们对易建联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他的关注度也与日升温。尽管成为世人瞩目的年轻篮球精英,易建联也只是任何刚满二十岁的大男孩中的一个。在他身上有着篮球运动员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又带着同龄人的倔强、好奇,甚至是些许叛逆。他带着年轻张扬的梦想勇闯 NBA,要证明"80后"的一代勇于挑战的执著;他热爱旅行、流行音乐、新奇数码装备……直击记录易建联生活点滴的「帅性日志」,它将告诉你,这是最真实的易建联!  相似文献   

2.
他15岁登陆CBA联赛,有着上佳表现,媒体的评价是:"不仅有身高,更有灵性,是篮球神童!"可是大家知道吗,他还是个羞涩的灌篮高手……易建联小档案籍贯:广东省鹤山市生日:10月27日身高:2.12米位置:中锋/前锋曾效力俱乐部:广东宏远现效力俱乐部:密尔沃基雄鹿篮球经历:1999年开始接受正规篮球训练;2002年入选广东队;2002年入选中国青年队(U-18);2004年入选国家队,之后入选历届国家队。  相似文献   

3.
Leffis 《音乐世界》2007,(15):106-107
中西合壁"易"飞冲天NIKE 特别推出 Air Force More 1802007年6月,又有一位中国的篮球运动员踏上他的NBA 之路,这就是来自中国广东的易建联。伴随着易建联的 NBA 选秀之旅,NIKE 特别推出了一双易建联个人特别版本的篮球鞋 Air Force More 180。Air Force More180通过去除中底的泡沫,降低了整双鞋的重量,使运动员能够直接立足于气垫之上,当易建联在内线遭受冲击的时候球鞋能够提供强有力地保护,同时又不失轻便和灵活。  相似文献   

4.
袁旻 《初中生之友》2011,(34):24-28
北京时间2011年7月20日,姚明在上海举行发布会,正式宣布退役。他在声明中深情地说:"我内心充满感激,我首先要感谢的是篮球。这项伟大的运动,为无数人带来了快乐,包括我自己……进入NBA(美国篮球职业联赛)之后,篮球引领我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使我可以尽情展现自己。更感谢有机会可以为中国国家队奋战十年,那是无数青年人的梦想…….我还要感谢生活,无论我所热爱的篮球还是别的什么东西,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生活就像一个向导,你虔诚地追随它了,它就会为你打开一扇又一扇的门,而门外的世界各有不同,无比精彩。今天我退役了,一扇门关上,但另一扇正在徐徐打开,门外有崭新的生活等着我认真品读。"当不断给国人带来奇迹的姚明真的要转身离开,当习惯了的荣耀有一天消失,我们才会更加留恋这位2.26米的大个子。这个真诚、幽默、勇敢的上海男人不仅感动了中国,更震撼了世界。美国ESPN(一天24小时专门播放体育节目的美国有线电视联播网)评价:"姚明是独一无二的,无人可复制。"美联社、德新社等更用"空前绝后"等词赞扬他,将他视为一段永恒的传奇。现在,让我们再次倾听小巨人的真情告白,重温小巨人的巅峰时刻……  相似文献   

5.
热点事件来自广东的15岁少年张家城因个视频短片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爆红,连篮球明星易建联等名人也在关注他。这个少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让我们去文章中一探究竟吧。一段中国独臂男孩与对手进行一对一篮球对抗赛的视频在中国各大社交平台上走红。视频中,14岁的张家城运用精湛的篮球技巧,交叉步过人、背后运球,引来观众的阵阵欢呼。张家城成了国内外篮球爱好者心中的网红英雄。张家城出生于2006年12月,5岁时,他在一家油厂事故中失去了右臂,他的右手卡在了搅拌机里。尽管家人寻求了数个医生的帮助和意见,他的手臂还是没能保住。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9,(2):60-64
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剖析了青少年的复杂心理,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在叛逆中收获成长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青春期青少年的特点:既颓废没落,又淳朴敏感,对成人世界的恐惧使成长生活变得郁闷和焦虑。小说反映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青涩和苦恼[1]。这是两个少年的成长历程:一个从青少年到青年的成长;一个是儿童到青少年的蜕变历程。两个孩子相差四岁,进入各自不同的成长发育期和不同的心理成熟期。"我"的叛逆期刚过,"sucker"的叛逆期又来了,"我"作为过来人对"sucker"是体会理解的,但又比较困难去驾驭"sucker"。因为"我"在叛逆期使用的冷酷伤人的那些话刺激了"sucker"的心理,加速了"sucker"的叛逆期的到来,这让"我"因此感到内疚并期待"sucker"能相对顺利地完成他的叛逆期。  相似文献   

7.
"你们家于月溪要办袜子展啊!瞧,床缝儿、枕头下……到处都是。还有这双,肯定是刚脱的。"老师不满又无奈地向我诉说。我尴尬地笑笑:"那就麻烦您帮忙收拾一下,等我接孩子时拿回去。"由于自己一直讨厌被束缚的感觉,因此,生下女儿后,我也努力让她"自然"成长:不裹"蜡烛包",让她随心所欲地裸睡;不穿小袜子,让她毫无束缚地奔跑(在地板上)……  相似文献   

8.
让世界看到你12岁的少年因患眼疾成了盲人。他整天闷闷不乐,到最后,他甚至用绝食来抗议命运对他的不公……母亲开导他、劝慰他,得到的却是他声嘶力竭的咆哮:"这一生,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还能做什么?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时,寡言少语的父亲拍了拍他的  相似文献   

9.
姚明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像他的父母那样成为篮球运动员,甚至篮球明星。从姚明的简历上,可以看出他的梦想实现得异常顺利。9岁,开始接受业余训练;14岁,进入上海青年队;17岁,入选国家青年队;18岁,穿上国家队队服;20岁,一举拿下了中国篮球运动员可以拿到的所有荣誉;22岁,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状元秀并成功登陆NBA……  相似文献   

10.
受访人:张建设年龄:24岁职业:管理人员受访地:上岛咖啡屋"我妈即将成为我的新娘。"喝了口咖啡,他说,表情像是在开玩笑,我目瞪口呆。他笑咪咪地说:"别吃惊,听我慢慢解释……"  相似文献   

11.
飞奔的篮球     
篮球。这两个字令我心潮起伏。高兴、痴迷、伤心……篮球在奔跑,我在成长。我有一个篮球,是我9岁时爸爸买的。我跑步快,因此老师决定教我打篮球。学着学着,我成了校篮球队主力。就在我对篮球如痴如醉时,出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12.
他虽然是弱智人士,但同样有跟女儿生活在一起的权利。而对女儿来说——10岁的女孩温迪和父亲马特来到我的律师事务所时,我正被一起离婚案子搞得焦头烂额。所以,当马特含混不清地讲述事情经过时,我很不耐烦。我说:"你能不能整理一下你的思路再跟我说?"大个子的马特突然变得不知所措,站起来又坐下。倒是女孩温迪很从容,她说:"夫人,有人想把我跟爸爸分开,他们说他太笨了,不利于我的成长。可他是我爸爸,我不在意他有多笨……"  相似文献   

13.
徐沙沙 《班主任》2014,(6):14-15
正新学年第一次班主任会上,校长给全校老师分享了他暑期读书时印象很深的几个教育理论。其中有一个"团体动力学"理论,让我感到既好奇又疑惑:对于个别行为习惯不佳的学生,我每天细致耐心地督促,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们都难以改进,何谈让其他本身也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去影响他们呢?真有用吗?这样的困惑一直伴随我很久,直到那一天……  相似文献   

14.
<正>儿子16岁了,16岁的他已长成一个小小男子汉。16年来,为了让那个小不点儿成长,我陪他读书,努力让他向下扎根;同时,我又尽量放手,给他一片天空,让他向上成长。读书,是向下扎根的过程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儿子还很小时,我就把他带进阅读的世界。读小学时,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们设定了"家庭读书时"和"家庭读书日"———每天晚上78点,是我家的"读  相似文献   

15.
有的孩子像根茎,喜欢安安静静地成长;有的孩子像花朵,喜欢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好;有的孩子像种子,随风飞扬,不受拘束,却蕴含无穷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儿子不是我瞳憬的那一型 刚结婚时,一个同事带着6岁的儿子来做客.小男孩彬彬有礼,我给他倒水,他说:"谢谢阿姨!"大人聊天,他就在一旁安静地看书.问他话,他看着你的眼睛,认真地回答.晚上,我对老公说:"真希望咱们也生个乖儿子,稳重大方、知书达礼……"  相似文献   

16.
一笑 23年前,我14岁,读初二。一天课外活动,篮球场上,我一记长传,“嘭”的一声,球正好砸在辅导归来的李老师头上。他一个趔趄,眼镜、讲义夹与一摞作业本撒了一地。我吓傻了,呆站着,整个操场静极了。同学们用同情而又担心的眼光看着我……李老师站定,摸起眼镜戴上,边拾本子边冲我一笑:“你的球投得不准,打中鼻子才算有水平,不信,让我来砸砸你。”“哈……”同学们笑着围了上来,抢着拾作业  相似文献   

17.
赔光血本     
正2010年元旦后,王知为的辞职报告出现在我的邮箱里,说要去创业。两年前,他的那封求职邮件让他成为了我的同事,邮件的内容还历历在目:"……我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我知道企业对我们有怀疑,有担心,希望招聘有经验的人入职。但我真诚的希望,能够获得一次面谈的机会,让企业看看,并不是所有的应届生都不靠谱……"  相似文献   

18.
正成长中的情感需要认同中班的东豪在同龄伙伴中有些"特别":不参与集体活动自己独处;常发出大笑大叫声;不安静倾听与别人的交流……一日,讲故事时间,东张西望的他发现窗户上有只苍蝇,就旁若无人地用重庆话大叫:"哈哈!好大的苍蝇呀!"我手势提醒后他又开始大叫。活动后我问他:"你怎么那么大声呢?"他笑着说:"我看到一只很大的苍蝇。"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也不忍责问,就说:"是哦,冬天了还有苍蝇,还这么大,确实好玩。"他听了笑得更欢  相似文献   

19.
坐在2013的案头,翻阅2012的编刊记忆,很多种难忘和幸福一直在心间温暖和感动着我. 记得一名叫"大萌子"的年青博友,把自己30年来与爸爸的合影贴在微博上,从1岁、2岁……一直到30岁,摄影人都是"萌妈".每张照片后都有一个故事:周岁、生日、生病、升学、相亲、考研……正如"大萌子"所感:"30年成长之路,从小到大,我的每一步都有爸爸陪伴,从来不曾错过." "大萌子"的感恩让人欣慰,而萌妈萌爸能坚持30年守护这片幸福更是难能可贵.就算在这手机、电脑、摄像机等遍地开花的光影新时代,又有多少父母能对孩子的成长精心如此呢? 去年秋天到朋友家做客,在客厅和朋友聊天,朋友的丈夫却或爬或坐或蹲在地板上投入地与7岁的儿子玩着、乐着.让我诧异的是,父子俩玩得并不是什么时髦玩具,而是一些应属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玩具,如玻璃弹珠、木制陀螺、弹弓、手缝沙包、不倒翁、小人书……不禁好奇地问那些"古董"的来历.朋友说是婆婆从一个遥远的南方县城寄来的,都是朋友丈夫小时候玩过的,老人家一直收着,现在给孙子寄来了.  相似文献   

20.
<正>"老师,他作业又没写。""老师,他英语单词没背。""老师,……""他"成为班级报导的焦点,对于组长的状告,他满不在乎,大家都说:"‘他’没救了。"我面对着"状纸",真想痛斥他一顿。可又一想:这么不自觉的孩子,管他干嘛?管也白管。他都不在乎,我在乎有什么用?如果班上少几个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呀!每当刚刚被批评完的他又真诚的喊我"老师",在老远的地方热情的向我打招呼时,我的心被震颤了。哎!毕竟他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他是我的学生!责任心让我无法不在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