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七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业化道路问题进行可贵的探索:一是从巩固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二是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三是把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以奠定国家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四是从世界工业化的角度来认识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问题,提出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解决中国工业化启动的国内资金短缺问题的大胆设想.七大前后党对工业化道路的构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工业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先进生产力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百余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历史的抉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国情研究为基础,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难题的两次回应;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之一。建国前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工业化道路”为主体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由此发端 ;在此基础上 ,到 6 0年代初 ,又提出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审情度势 ,最终将中国现代化道路定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高考展望】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历程,它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第二阶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伟大的转折,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具有创造性的理论贡献。这一理论虽未在实践中展开,但其理论价值和探索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6.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 ,建立一个持续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汇聚全社会的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尽快地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 2 0世纪 4 0年代前后就已经明确设定的社会发展目标。这一社会发展战略构想的确立 ,是符合当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基本状况的。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对毛泽东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的研究不够深入 ,还有继续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在50年代从新民主主义转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看法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过早的转变”,“主观意志的产物”;我们认为它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这个根本分歧是两种对立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反映。这一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涉及到对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认识。这个是非问题必须辨明。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提前终结了新民主主义社会.造成这一历史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两大阵营的对立、苏联的影响、工业化的需要和主要领导人认识的偏差来分析过早终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建设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总结出的重要理论成果 ,它们都提出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问题。但是 ,初级阶段论不是对新民主主义建设论的简单回归 ,而是对它的超越。因为 ,初级阶段论是建立在现代社会主义观念上的 ,是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把握 ,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为背景和目标的。因此 ,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发展问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强调的发展重点有所不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推进中国工业化指明了方向,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要求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方针,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方法,二者有机地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概念,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八大报告则又提出了新的内涵,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宏伟目标。新型工业化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走新型工业化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工业化实践,目前长株潭新型工业化进程处于何种程度?这个问题是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测度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的定义和特征,设计长株潭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对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综合测度,判断长株潭新型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并进而提出加快推进长株潭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内民主的建设发展,首先是认真总结了党内民主遭致破坏的深刻教训,在此基础上,党选择了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来发展党内民主的新路,致力于党内民主生活、干部管理和权力制约监督这三大方面制度的建立。贯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使党内民主制度系统化;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为核心,继续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要推进党务公开,在全党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和内涵,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体现了我们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明确了“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和“如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具体指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据新时期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明确指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民主党派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对其地位和作用作出了符合时代和形势的重新评价;强调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及党外人士的民主监督作用.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一大优势,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政党的民主功能及其中西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权力的中心、代议制民主的关键,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操作者和主导者;政党制度文明与政治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政党与政党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但是,由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不同,中西政党制度与政党功能也有所不同。同西方国家的执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承担的责任重大得多,同政府、社会的联系密切得多,不但肩负着政治领导职能,还肩负着执政职能,对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执政成败负总责。我们要正视中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特点与功能差异,坚持正确的民主政治观与制度衡量标准,避免在政党与政党制度问题上的"简单化"或"趋同论"。  相似文献   

16.
政党协商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等进行直接协商的政治形式。政党协商始终坚持政治、制度、价值等基本原则,在制度建设、实践探索、程序设计和观念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条件下,政党协商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既注重挖掘既有的存量资源,又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积极推动政党协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世界理念是一种充满民主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渊源。第一个层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第二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第三个层次是直接来源于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化。要建立和谐世界,需要各国和各种政治力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付出共同努力,同时也要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进行改革。共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的更加成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选择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探索中发展和创新。这些发展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与政治道路统一体的新揭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历史地位的新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科学内涵的新阐述以及将基层民主自治纳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新思想,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新举措,并在新形势下作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部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当前我国民众的心态问题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并处在高发期,干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引发我国不良社会心态的因素有历史环境因素、现实环境因素和个体素养因素。加强社会心态建设的宏观路径是党和政府要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观路径是行业和集体要优化团队成员心态,微观路径和最终落脚点是社会个体要注重调适自己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