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品牌是指媒体的物质技术品质与感性条件相融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标识,是一个媒体区别于另一个媒体的重要标志,也是媒体本质的外在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品牌即媒体个性,品牌策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下面本文将主要从品牌定位、品牌塑造、品牌维护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竞争无处不在,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在未来的市场氛围中尤为激烈,而近几年各地媒体数量增多,竞争白热化,如何从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恐怕是诸多媒体考虑的问题。增强媒体竞争力的手段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受众、媒体本身、以及媒体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三种增强媒体竞争力的运营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5):14-17
不同研究者对媒体社会公器论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从媒体归属上认为媒体不是社会公器,另一类从媒体功能上认为媒体是社会公器。这两类观点分属不同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视角,不具有比较性。西方媒体社会公器论的知识基础是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本文认为媒体归属的不同并不影响媒体功能的实现,不同属性的媒体均可能发挥服务公众的作用,从而扮演社会公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姚林 《新闻战线》2020,(3):43-46
2020年,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转折点,这是在前期融媒体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进入深水区攻坚的转折,核心是形成新的融媒体传播生态环境,从发布型媒体向平台型媒体转变。在经营方面,从报纸传统广告经营向融媒体互联网平台经营的转变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从电视媒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看 对电视媒体技术特别是新技术的认知,决定着电视媒体内容的生产形态、运作方式及传播效果.因此,电视媒体在实施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点是技术利用,而且不仅要从技术的角度理解电视是技术媒体,更要从电视媒体、市场需求的角度去认识技术,电视媒体必须将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看技术是如何改变电视内容、提升电视内容的表现能力以及如何影响着电视与受众之间关系的,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谭天  赵敏 《新闻记者》2012,(10):38-43
在三十年中,中国广播两次转型,从农村媒体转变为城市媒体,从固定媒体转变为移动媒体,受众群体、接收方式发生根本改变。遗憾的是,转型却未能相应升级,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广播媒体的弱势地位。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要以升级带动转型,打造全新的媒介平台。  相似文献   

7.
新闻侵权纠纷发展趋势 在资讯越来越重要的现代社会,媒体侵权纠纷已成一种常态.具体来说,当前新闻侵权有如下趋势:一是涉案媒体多元化,不但传统媒体涉讼频频,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也日益发展成侵权主要媒体;二是侵权对象多元化,媒体侵权对象从公职人员、社会公众人物向普通民众、社会组织扩展;三是媒体侵权内容多元化,从原先较单一的媒体名誉侵权向隐私侵权、肖像侵权等人格权利扩展;四是侵权索赔目的多元化,有从单纯的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向阻吓媒体监督权利行使方向转化趋势;五是纠纷解决方式诉讼化,目前有关媒体侵权纠纷解决的机制基本限于诉讼解决,其他可替代诉讼的解决机制还没有引起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我今天想讲的题目是"主流媒体要做主流媒体的事,主流媒体要发主流媒体的声",主要谈四个观点:一、媒体性质决定媒体责任媒体发展有千规律,万规律,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是第一铁律。媒体责任是由媒体性质决定的,特别是中国媒体,无论是自收自支还是差额补贴,基本性质是"党资国产",从这个本质出发,媒体应该为党和国家的大局  相似文献   

9.
季东平 《新闻世界》2023,(11):13-15
到底什么是融媒体工作室?为什么要做融媒体工作室?要做什么样的融媒体工作室?全媒体时代,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传统媒体的根本出路。本文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打造融媒体工作室为例,阐明了融媒体工作室“是什么”,并从媒体转型、体制机制、用户连接等角度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工作室,从IP打造、内容输出、双效建设、激励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融媒体工作室“做什么”,为市级媒体孵化组建融媒体工作室指明了方向、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小千 《出版广角》2022,(10):81-83
当下,传统媒体的融媒体转型之路充满挑战,尤其是给读者提供的阅读服务尚未能细致深入地挖掘融媒体优势。融媒体是拥抱新技术的媒体,是全面创新的媒体,是具有“智慧”的媒体,是立体化发展的媒体,是联合共享的媒体。广大传统媒体从业者应把握融媒体的特征,从树立用户思维,把握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变化,结合不同渠道特征进行差异化生产,建立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不仅事关媒体兴衰,而且事关舆论引导大局。在充分分析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的基础上,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从而避免媒体在自身发展和舆论引导中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的媒体公信力现状来看,研究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问题很迫切。从国内学者引用的几份有关美国的媒体公信力现状的调查数据来看,有一个一致的结论,那就是美国媒体的公信力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一个数据是美国芝加…  相似文献   

12.
胡波 《新闻实践》2006,(6):29-30
今年是越剧诞辰100周年。如何做好越剧百年的新闻报道,成为了新闻媒介义不容辞的职责。围绕“越剧百年”的话题,一系列纪念展演活动陆续展开,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省内媒体到省外媒体,纷纷对纪念活动进  相似文献   

13.
公信力是主流媒体赢得公众信赖的能力,是媒体的生命。但近年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出现下滑,现在是时候去重视媒体公信力建设了,是时候去花大力气提升媒体公信力了。本文从媒体公信力下滑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通过重塑新闻专业精神,将有利于媒体公信力建设,甚至可以说是当前媒体建设最迫切的任务,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抓手。  相似文献   

14.
陈建功 《传媒》2010,(12):16-17
所谓媒体,就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或平台.从这个角度,手机怎么也和媒体沾不上边,因为媒体是面向公众的,而手机是通汛工具,私密性是它的第一特点.那么手机是怎么样成为媒体,甚至成为超越所有传统媒体的"智能媒体"的呢?  相似文献   

15.
公信力是主流媒体赢得公众信赖的能力,是媒体的生命。但近年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出现下滑,现在是时候去重视媒体公信力建设了,是时候去花大力气提升媒体公信力了。本文从媒体公信力下滑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通过重塑新闻专业精神,将有利于媒体公信力建设,甚至可以说是当前媒体建设最迫切的任务,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抓手。  相似文献   

16.
孙永兴  邸洪旗 《当代传播》2012,(6):24-25,30
从压制型社会到回应型社会,媒体的演进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压制型社会中,媒体从属于政治,但这也是媒体脱离政治而自由的动力;自治型社会媒体自由是对压制型社会的否定,媒体独立于政治并监督政治权威,但媒体过度自由的缺陷又需要出现形式独立的媒体;只有在回应型社会中,形式独立的媒体才既享有真正的、充分的自由,同时又能克服过度自由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7.
向倩芸 《新闻世界》2014,(6):315-316
本文借鉴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概念,以此勾画出媒体的社会责任框架与内涵。研究发现,从广义上来说,媒体的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行政、道德和慈善责任;从狭义上来说,媒体的社会责任仅仅包括法律、行政、道德责任。其中,媒体的法律、行政和道德责任是基础,慈善责任是自愿责任,是为媒体加分的选项。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我国广电领域媒体资产管理的推进年。从概念到应用,从理想到现实,媒体资产管理已成为我国当今数字化改造的热门话题,广电系统乃至各媒体、社会各行业均已拉开了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帷幕。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的四个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煜全 《传媒》2011,(3):55-56
新媒体到底是什么东西?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大家都知道媒体的发展历程是逐渐累计起来的,从第一媒体、第二媒体一直到今天所谓的第五媒体,也就是我们说的新媒体(或者叫手机新媒体),都是一个逐渐累计发展的过程。从2005年开始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就开始关注手机媒体化的问题,也从  相似文献   

20.
李希光 《青年记者》2010,(19):35-36
媒体的"尖叫原理" 从传统的定义来讲,谈到媒体,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媒体是社会的良知,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但是,在媒体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的今天,媒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在大力提倡市场化和媒体产业化的今天,毫无疑问,媒体就是一个商业企业,作为一个商业企业,媒体社会良知的功能已经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