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比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变迁大概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这三个主要时期内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各有其内容和特点。认真梳理供给体制变迁的轨迹,对比分析这三个主要时期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异同,不能不引发我们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深刻反思。现实遭遇已经清楚地表明,现行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税费改革后的乡村变化及乡村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对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进行变革已是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历了四个时期:过渡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和税费改革时期。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二元制",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弱势地位。随着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缺陷日益暴露,NGO应运而生,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成为政府和社会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NGO在农村医疗卫生公共产品供给中面临诸多问题,因此要促进非政府组织对农村医疗卫生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多主体供给体系;理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承接部分农村管理职能;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推行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我国农村公共品的正常供给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税费改革使可持续财政运转困难,大大降低了其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乡镇机构改革的滞后使公共产品供给困难;“一事一议“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不合理.应从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融资渠道及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入手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在后税费时代,随着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逐步调整和完善,但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阐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际情况,全面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5.
在后税费时代,随着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逐步调整和完善,但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阐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际情况,全面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6.
从公共产品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与短缺原因,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以及公共品供给管理监督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决策机制、供给来源、供给监督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减少使得本来就投入不足的农村基础教育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如何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税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进行理论分析,并对税费改革后政府和市场在农村教育供给路径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矛盾与需求表达机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不需要或较少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过剩。林达尔均衡模型将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决策过程与公共产品成本的负担份额巧妙地结合。应用这一模型,修正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的"一事一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构建基于民主选举的需求表达机制;发挥农村"精英"作用,推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动议提案制度,最终实现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制度制约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和现行供给制度中存在政策、结构以及管理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本文提出对供给制度进行改革的方案和作为政府部门应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能和责任,并从供给制度和政府职能两个方面提出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下建设新农村运动已初上轨道,我国已经进入"工业支持和反哺农业、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单一制供给主体,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在税费改革后的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讨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构,从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特点和各供给主体的优势作用,构筑一体与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更是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和缺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等同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缺陷的具体原因在于供给主体单一、结构失衡、筹资机制不合理等.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转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求表达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第三部门供给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有“过剩”的现象存在。其原因主要有: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不合理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等。因此,必须创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改革和完善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制度;发展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开发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完善供给决策机制和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3.
协同治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可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着供给结构失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总体不足等问题。就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未来需要而言,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其关键是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民众之间的协同效应,即明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权责体系;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资源保障;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信息平台;培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本,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形成协同治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黄岩区不断加大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但还是存在着农村公共产品总体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相关体制、机制的滞后。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的关键在于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缺乏资金自我筹措机制,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为突破困境,必须重建由各级政府和私人部门及农民等多元主体组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16.
调研发现,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就业结构逐渐合理优化,但农业人口比重还较大;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但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还比较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生活差距仍然较大。而统筹城乡发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完善是产生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用于公共产品的公共财政资金筹集机制不完善,造成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大;用于公共产品的公共财政资金的分配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监管机制不健全,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供给和利用效率不高,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视野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城乡差距突出表现为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农村公共产品的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要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公共选择机制,健全农村公共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确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创新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以来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包办"的供给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需求主导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而构建需求主导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要坚持两个方向:一要走民主化的路,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制度;二要走科学化的道路,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评估机制。村民自治制度在于保障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畅通表达;而农村公共产品评估机制则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决策、执行、管理提供专业的分析和评估,保证供给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个利益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中互相博弈,中央政府处于绝对的强势主体地位。三个利益主体的博弈导致供给主体缺位,这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两种政府行为模式中,政府诱导型模式是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最好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呈现出供给种类丰富但数量极少、公共产品自主性依赖、公共产品需求同质化、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单向性、公共产品成本分摊的隐蔽性等特征.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制度根本上讲是国家推行“工业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产物,对推动当时农村经济建设,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以及改善农民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