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想回家     
周五下午照例又是幼儿自由选择玩具活动的时间。他们有的在拼图 ,有的在插塑 ,玩得十分投入。由于是周末 ,不少家长都陆续接走了自己的孩子。“龙龙 ,妈妈来接你了!”“老师 ,我不想回家。”“为什么?”我有些不明白 ,要知道平常他总盼着妈妈第一个来接呀!“老师 ,玩具我还没玩够呢。平常我们要识字、学画画 ,没时间玩 ,只有周五才可以玩个痛快!妈妈一接我回去 ,就让我没完没了地练琴、听英语 ,双休日好去上课。一点意思都没有。”“你这孩子 ,真不懂事 ,妈妈还不是为你好 ,将来有个出息!”龙龙最后还是不情愿地跟妈妈走了。龙龙的一番…  相似文献   

2.
三月的一天,办公室的门砰的一声,被推开了,某老师气呼呼地领了一个学生进来,生气地大骂:白眼狼,真是个白眼狼,我好心叫他写作业,他还骂我,说要报复我。下午,孩子的妈妈来了,妈妈对着孩子的头劈劈啪啪就是一阵乱打,还让孩子跪在了地上,孩子跪在地上,一边流泪,一边躲避来自母亲的责打。  相似文献   

3.
事例——下午,新新妈妈来接新新回家,新新一脸不高兴地告诉妈妈,下午做值日生分苹果时,他把小苹果分给了别人,把大苹果留给了自己,小朋友们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有好东西只会想到自己。新新委屈地问:“为什么我不能吃最大的苹果呢?”父母不当的话——“这有什么,新新是妈妈的宝贝,当然要吃最大的。走,你要吃什么,妈妈给你买去!”《纲要》链接——新《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大方好客、与人友好相处的品格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独居独食较多,加之父母的宠爱,易养成孩子惟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因此,培养孩子大方不…  相似文献   

4.
那是一个下午,孩子离园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正玩着有趣的游戏。由于游戏还在进行着,我无暇顾及每一位家长,只是用点头、微笑示意。渐渐地,只剩下几个孩子还没有人来接,我就和他们继续玩游戏。这时,杰杰的妈妈来了,她把杰杰喊走了,边走边和杰杰讲着什么。我刚想走过去,见他母子俩已走远了,只好作罢。我打扫完活动室,关门准备离开时,门口值班的老师急冲冲地走来说:“你班是不是有一个叫杰杰的小朋友,他妈妈刚才在门口发脾气,说老师素质差,连孩子是谁接的都不知道,还教什么孩子。还说老师对他的孩子有偏见,为什么星期五孩子没得到小红花。另外还讲了一些极不礼貌的话。”  相似文献   

5.
马霞 《山东教育》2003,(30):40-41
一、幼儿个案:王子涵,四岁,男孩,1999年4月20日,他是从托班升班上来的孩子,在与家长的第一次碰面会上,子涵的妈妈就提出要每天给孩子带一袋奶来园喝,说是孩子特别喜欢喝奶;还跑到寝室给孩子找了一张在中间的床,说是孩子特别容易上火,不能睡在靠在暖气旁边的床上。作为老师对家长的这样要求,很是理解,但我也因此决定要全面观察和了解这个孩子。(一)入园的第一天,子涵是老师从她妈妈的怀里接过来的,他边哭边说妈妈早来接,还一边用手不住地对着妈妈做出“飞吻”的动作。接下来就是不住地哭闹,因为我要组织其他孩子的活动,子涵就一直跟在保育老…  相似文献   

6.
“秦秦,我们快回去吧,天都快黑了。”“可是,妈妈,我还没有跟老师说再见呢!”“没关系,没关系,现在那么多小朋友跟老师说再见,我们先回去吧,少说一次没关系的。”孩子心里话妈妈常常跟我说要讲礼貌,可是我想跟老师说再见,妈妈却拉我走了,如果有很重要的事要做就可以不讲礼貌了吗?专家告诉您一些父母认为,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唯独礼貌待人是一桩小事,很容易被误解为属于“不拘小节”之列。其实,礼貌待人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事关孩子人际交往的大事,因此要形成礼貌待人的教养习惯,进而形…  相似文献   

7.
星星 (化名 )是中班的小女孩,自去年父母离异之后,一直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妈妈由于工作原因,每月只能来接她一次。由于奶奶不让星星跟妈妈走,有时妈妈来接她时,碰上她奶奶,婆媳还会为接孩子发生争执,星星常因此会一整天闷闷不乐。   事件一:到底跟谁走。早晨奶奶来送星星,再三叮嘱老师,不要让星星妈妈接走星星。我们也不知其中的原因,到了离园的时候,星星妈妈来接星星时,我如实对她说:“她奶奶说星星不能跟你走。”她妈妈立刻沉下脸说:“我是她妈妈。”说着快步走到星星面前,硬拉着星星往外走。我跟她们走出教室,只见…  相似文献   

8.
下午,我正带孩子在游戏场玩.汉非(外籍孩子)的妈妈笑咪咪地来接汉非了。汉非用英语叫了一声妈妈,又同小朋友一起玩起来。我和汉非的妈妈简单地交谈了几句话,汉非的妈妈便要带着他往外走。不知是谁问了一句:‘汉非,你家住在哪儿呀?’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杨红、珊珊几个小朋友在发问,她们的脸上显出好奇的神情。当时,我  相似文献   

9.
正彤彤上小班时,我常常牵着他的手送他去幼儿园,安顿好之后微笑着跟他说"再见"。每次他都会用乞求的口吻对我说:"妈妈,下午要早点接我噢!"是啊,孩子在幼儿园一待就是一整天,幼儿园成了孩子的第二个家,和老师相处的时间也很长。那么,父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度过怎样的一天呢?幼儿园对孩子有怎样的教育是家长所期待的呢?我想每一位家长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所期望的东西也千差万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一脸严肃:“刚才上生物实验课,实验员的钥匙不见了,上面有好几个实验室的钥匙,如果是我们班的同学拿错了,请现在给我。”学生们纷纷把钥匙摆在桌面上,秦×说:“谁要那串破钥匙!”一脸的不服气。放学后,一位女生悄悄来找我:“老师,是秦×拿了钥匙,上课时他被老师批评了,他说要整老师一下。”秦×,平时极爱表现,上课常违纪被批评,而且逆反心理很强,总找借口“辩解”,教师都觉得难管。这回竟敢报复老师!我赶紧电话告知他爷爷(他自小父母离异,自从父亲再婚后,他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爷爷一听,顿时提高音量:“他回来我打…  相似文献   

11.
杜撰表扬     
袁岚 《家长》2005,(10)
家长最头疼的莫过于被孩子的老师找去谈话了;而对于孩子,在家长去学校和老师谈话之后,恐怕也将面临着一场小小的“灾难”。下午去学校接儿子,发现他一脸的郁闷,问其原因,小家伙吞吞吐吐地回答“:我犯了错误,老师要您到学校来。”原来昨天在学校吃午饭时,有个小男生先跟他说话,人家说话时老师没看见,他说话时却被老师看见了。今天吃午饭时,有个同学的牛奶赠品玩具掉在地上摔得七零八落,他和其他三个小男生忍不住地哈哈大笑,把那位同学气哭了。班主任老师发现后,严厉地说:叫你家长到学校来!”后来数学老师也说要他叫家长到学校来。儿子分析道:…  相似文献   

12.
宽容     
班上同学路某的父母离异,他跟母亲生活。每到星期五下午父亲来校看他,就躲起来。久而久之,干脆星期五下午的课也不上了,渐渐地他养成了逃学的习惯。为这事儿我多次找家长谈话,想和他母亲达成共识,正确处理与父亲的关系,一同努力使他改掉逃学的毛病,但不成功。有一个星期五下午,路某又向我请假,说病了要去医院打针,我担心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就认真地说:“请假打针可以,老师下星期一看针眼儿”。没想到,不经心的一句话给我添了不小的麻烦。当天晚上路某的姥姥、妈妈带着他找到我家,情绪激动地嚷到:“你不是要看针眼儿吗?现在…  相似文献   

13.
整整二十年 ,母亲 ,我还记得那个夜晚 ,你像一盏灯被风吹熄哭嚎都没有用。 12岁的我甚至还不知道什么叫绝望与悲伤母亲 ,你去了哪里冥冥之中 ,难道还有谁比我更需要你作为最小的孩子 ,作为一个7岁时就没有了父亲的孩子你走了之后 ,母亲我冻红的手指只有让姐姐来疼了许多次 ,上学的路上我总是跟在年老妇人的背后真想抱住她的双腿低低地说一声 :带我回家吧 ,妈妈本来我是你心头最放不下的一块病十年后 ,没想到我做了一名医生当每一种治疗哮喘的新药问世母亲 ,除了你还有谁能提供原版的咳嗽还有谁捂着胸口说 :闷得我实在受不了这些年想你 ,尤其…  相似文献   

14.
早晨,我在幼儿园大门口碰上宁宁的妈妈,只见宁宁从自行车上下来连忙摆摆小手说:“妈妈再见!”妈妈说:“你走吧,我给你交伙食费去。”宁宁非常着急地说:“不用你交,让爸爸来交。”妈妈还是要交,宁宁急哭了:“你快上班去吧,千万别来,好妈妈,你别来……”我当时很纳闷,难道宁宁是怕老师向妈妈告状吗? 宁宁六岁,在班里是数得上的聪明孩子,表达能力强,老师很喜欢他,因此根本不存在怕老师告状的问题。宁宁的妈妈说:“以前大多是我送他到幼儿园来,近些天不知为什么,他只让爸爸送他。那天他爸爸外出,一说我送他,他就不愿意……”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有意多接近宁宁,终于使他说出了原委:“我听老师们说我妈妈长的丑,××  相似文献   

15.
人们总认为幼儿不懂事:他们会提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会有不适当的行为;若对他们讲道理,又因他们不理解而常常行不通。于是,就有了“哄”小孩的做法。如小孩趴在河岸边很危险,家长又不能直接上去把他抱回来,便哄孩子:“多危险呀,快上来!妈妈带你上街买巧克力,还有肉包子……”这里,“哄”是为了逗引、劝诱孩子离开危险的地方。可是,家长许的愿不能全办到,“哄”在这里也就有骗的意思,有些地方,哄小孩就叫骗小孩。教育青少年,或在成人的交往中,大家都不赞成哄骗;唯独对幼儿,哄骗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幼几园中,每天都要遇到哄孩子的问题。如初入园的幼儿小刚,缠着妈妈不让她上班,定要妈妈答应中午接他回家吃饭。妈妈急于脱身,连连答应。中午,老师让小刚吃饭,他偏不吃:“妈妈讲好接我回去吃中饭的。”孩子没见到妈妈来接,十分伤心。显然,这样哄孩子的效果不好。家长这种  相似文献   

16.
“老师和你一起拿”──谈从小事着眼家园配合文/李军下午,孩子们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孩子玩着玩具,这时,佳佳的妈妈来接她,正玩得起劲的她不肯走。妈妈说:“你再不走,妈妈就走了。”说着,就准备走。“妈妈别走!"佳佳一边叫着,一边放下积木跑...  相似文献   

17.
无助的爱     
再无话时,她就伸手理孩子的衣领,泪水在脸上无声地淌。他上高二那年,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惦记着往网吧里跑,老师没法子了,把他的父母叫到学校来。正是农忙时节,干完地里的活,父亲骑车带着母亲走了30多里的山路,近中午时才赶到学校。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用怯怯的眼神看老师,  相似文献   

18.
他叫小沅,是个三年级学生。一个父母离异后跟着父亲过日子的孩子,一个父亲只管自己享乐而在孩子表现不好后仅用棍棒教育的孩子,走进了我的视野,跟我说:老师,我怕……,我怕回家。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彼此心灵间的  相似文献   

19.
良师     
一天下午,马增圣的父亲来接孩子。孩子边往外走边把手中的纸团像投篮似地抛向墙角的簸箕,纸团进了簸箕但又弹了出来,落在地上,马增圣没有再去管它,径直地往外走。这时他父亲皱着眉头说:“怎么能这样随地扔东西。”说完,父亲弯下腰把纸团捡起来轻轻地放到簸箕里。这时,马增圣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把簸箕周围的废纸都捡起来,放到簸箕里。多么细心的父亲,他的言行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我。簸箕周围的废纸,我从未留心过,也没有意识到这里的教育契机。又一天,刘嘉文的妈妈送女儿来幼儿园,刘嘉文站在门口大声地向正在指导幼儿活动的我…  相似文献   

20.
分寸的力量     
一位叫迈克的男孩长得又高又壮,他的母亲害怕他会成为学校的“小霸王”,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教他与人为善,学会忍耐。结果很多孩子欺负他,推他,甚至打他。迈克对父亲说:“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们,但我知道这样做,妈妈会生气。”父亲静静地聆听着迈克的诉说,然后静静地对他说;“你不必揍他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你不能再忍受他们的欺负。比如争取自尊,比如树立自信。”有一天,迈克的父母被老师叫去学校。原来迈克与孩子们在篮球场上打球,那几个经常欺负他的孩子便设法戏弄他,但迈克没有像往常一样站在那里忍受,而是叫他们停止,但他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