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志勇 《数学教学》2005,(12):12-14,9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已经渗透到教师心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中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评价方式都在进行着改革。大家都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也有很多体会。现就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宁夏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区已两年了,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艺术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有新的目标和要求。可以说,新课程使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伴随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反映,面对过于活跃的学生,在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堂上三维目标的处理上都显得比较困惑。面对这些现象,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成功实施过程是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师角色与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变革过程。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同时课堂也是新课程与传统教材交融碰撞最激烈的地方,因为传统教学几乎在课堂中完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经过实践,本人有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角。因此,作为新课程的执行——教师,就更应该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关注、尊重和常识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能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对于复杂的问题要善于与同学合作或与老师合作加以解决,采取“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也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促进、合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应在合作与互动中进行,  相似文献   

7.
杨明治 《吉林教育》2004,(12):15-16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因此我们从教师的备课到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呈现方式做了初步的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下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引发了一场教育的重大变化,而这场变化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并促进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另一重点则是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教学身份,提倡教师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同时加速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平等参与,与传统的教师角色分离,建立新的角色:从独霸讲坛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思考的“激励者”;由单一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学生发现真理;由一味地“操作者”转化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11.
如何用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这是当访教师关注的热点。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转变角色,当好“导演”;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如同清新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新课程理念犹如温馨的春雨滋润着广大教师的心田。许多教师都自觉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注重教学中自己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形式,实属难能可贵,可喜可贺。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作些透视。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进入到“课堂”的时候,新课程实施才是真正开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推动着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往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通常是统一内容、统一教材教参、单一教学方法、统一考试的教学模式,教师多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然而,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给教师提供了创造新的教学形式、增添新内容的空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也不再是装知识的“容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差异,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实验从点到面的的推进显示出了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课堂面貌发生着深层次的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调整,在吸收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文从立足点、着眼点、至高点和关键点角度出发,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三维”发展目标、“三大”学习方式以及“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论等新课程理念,也不断在这场如火如荼的“革命”中聚焦。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许多变化,解放了学生,让学生变得爱学习,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观摩、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新课程改革解放了教师,让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依然故我,学生的学习方式仍就单一被动,那么课程改革必将流于形式,徒劳无功。事实上,新课程课堂教学必须有新的创造、新的追求。这既是课改的热点,也是课改的难点。笔者认为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评价。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行,形势十分喜人。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同时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可以这样说,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改革。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一如既往,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如故,那么课程改革必将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新课程实施与传统教学发生碰撞,必然带来新的教学改革,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面临新的考验。带着上述问题,我参加了济南教育学院组织的第八期校长提高培训,并赴华东师大进行了异地培训,从而对实施新课程有了一些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祝敏芝 《中学教研》2005,(9):47-48,F0003-F0004
新的教学理念对数学课程的目标定位、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换、数学教学评价的导向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有一种普遍的误解:新课程的实施就是要彻底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事实上,应该是传统课堂教学与新课程理念携手发展,探讨传统的课堂教学如何承载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20.
初中新课程改革是为适应国家教育改革需要,对初中教学从教材到教师授课方式各方面的全新尝试和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兼顾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物理教师课堂需要新的理念和方式,从而符合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需要,进而有效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