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妮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5):26-28,32
《维莱特》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一本自传体心理小说。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本小说是作者压抑情感的一种外化形式。作者创造了一个倍受压抑的女主角露西。她心灵的压抑,不仅来自于她内在的“理智”,还来源于整个社会的外在压迫。在“压抑”的束缚之下,露西悲观绝望,被动地承受着命运安排给她的一切,丧失了行动的权利。她没有勇气去追逐自己的幸福,哪怕是自己渴望已久的爱情。“压抑”好比一个牢笼,监禁了露西所有的梦想和希望。  相似文献   

2.
繁漪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却又偏偏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她渴望自由,追求男女平等,却又偏偏被迫戴上了一具婚姻的枷锁;她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却又偏偏被命运所捉弄;她可能做过很多梦,但这些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孩子们对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假期生活的感受,其中一条是“在新学期中,在家庭生活中,你最渴望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说,希望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希望父母和自己多交流多沟通。在两个班级70多名学生中,有个学生渴望在学期中有机会能和父母去北京游览,一名学生渴望得到父母的爱(这孩子的父母一直在上海打工),三名学生希望父母给自己更多玩耍的时间,还有五名学生希望父母给自己买更多的课外书籍,其余的都选择了“希望父母和自己多交流多沟通”。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沉重的翅膀     
飞是一个女孩。她最喜欢小鸟,也一直渴望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这是她毕生的梦想。飞生在一个很闭塞的山村,按照那里女孩的命运,她只有乖乖地等待长大,到十七八岁,被一顶花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略带稚嫩的心中更是有一种渴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秀,让别人肯定自己的才华。  相似文献   

6.
《等风来》一个年代有属于一个年代的文学,一个年代也有属于一个年代的电影,《等风来》讲述的是90后的悲伤和迷茫、委屈和不甘。我们渴望被接纳,渴望被承认,渴望公平的机会。我们渴望飞起来,却又太着急,我们迫切地想证明自己,却又被现实打得闷头闷脑。电影里的她住在郊区的小房子里,停电后拼命拍打陌生人的门窗,哭喊着自己怕黑,渴望着能有一个人跟自己说说话。她说每当站在光亮处都觉得自己特坚强,可是黑暗无处不在,她怕黑,特别怕黑。她在繁华的都市举步维艰,努力在寻找一种叫作安全感的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略带稚嫩的心中更是有一种渴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秀,让别人肯定自己的才华.  相似文献   

8.
爱慕虚荣 ,满足虚荣 ,从积极意义上讲 ,是对现实不满足引发的。只有强烈的不满足 ,才会有强烈的追求。且看玛蒂尔德的愤愤语 ,且看她的心高气盛 ,《项链》一文开篇这样写道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她像由于命运的差错 ,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 ,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的人认识她 ,了解她 ,爱她 ,娶她 ,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对现实的不满 ,渴求改变 ,是一种进步思想的萌芽 ,展示着追求全新生活的可贵精神。这种不安分的心态 ,实在是太正常了 ,身为女人谁不渴望财富 ,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相似文献   

9.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赏识,这也是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社会化的需要之一。能否得到尊重和赏识会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有时甚至会成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更为强烈。“赏识”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动力,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其一生前途与命运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0.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典型的妓女形象,她不甘命运的摆布,渴望自由,追求真挚的爱情,却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最终以悲剧结束自己的人生。本文从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方面对造成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萧萧是一个被命运随意捉弄的小人物,对自己命运的无法掌握使她以退让、顺应、认命的方式与命运妥协。对自己实际生存状况的茫然无知使她在对自己命运的旁观中,也旁观着他人的命运,正是这种漠然的旁观使相同的命运以代代相传的方式轮回不已。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教师观     
崇敬和崇拜,一字之差。我渴望被学生崇敬,而不希望被学生崇拜。教师的能耐在于让学生从老师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到优良的种子和足够的养料,去开垦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不是在老师的精神家园中迷失自我。因此,我认为,让学生“敬”而不“拜”乃为师之最高境界。我渴望成为学生的师友,而不希望成为学生的师傅。我希望我的一生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不愿意自己因职业的倦怠而变成一个只管“授  相似文献   

13.
我渴望做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希望用我闪亮的眸子,青春的容颜,满身的热血去感染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做个有个性的老师,构建属于我自己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我渴望做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希望用我闪亮的眸子,青春的容颜,满身的热血去感染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做个有个性的老师,构建属于我自己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5.
毛伟霞 《中国教师》2005,(12):11-13
教师要关心自己的学生,这是我们对教育的基本期待。我们也相信绝大多数老师愿意并且正在关心着自己的学生。我这里将要介绍的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哲学家、关心教育模式倡导人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的关心理论,看看她的以培养学生学会关心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样的,希望借此能丰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诺丁斯看来,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对关心有一种自然而深刻的渴望。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被爱,需要在一个稍大的范围内被认识、被尊重,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环境里感到安全。总之,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同样的,被…  相似文献   

16.
达芙妮·杜穆里埃在她的小说《蝴蝶梦》中塑造了一个神秘女性吕蓓卡的形象。该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以"我"的眼光,想象、话说、解读吕蓓卡。并且认为吕蓓卡是具有比较明确的主体意识,崇尚独立,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不扎实、平时怕写作文等现象,话题作文给了学生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深挖主旨,正确立意针对某一话题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不难,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是正确还是错误,是浅薄还是深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一)教师导航,明确主旨一次,我布置学生以“渴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一个学生所写的《我渴望中上五百万》引起了我的注意,学生在文章中表达了读书太苦,渴望中大奖,希望能有钱早点解除父母的辛苦。我了解这个学生,入学以来她给教…  相似文献   

18.
现年33岁的哈尔滨市弘博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景威在同龄人的眼中是位成功者,然而景威却自认为是个幸运者,她始终为自己赶上中国改革开放这个伟大时代而庆幸,是这个时代为自己提供了展示人生价值的大好机遇,是对知识与理想的追求给予了她奋发向上的动力。聪颖早慧的景威高中毕业后就只身去俄罗斯求学,归国后又先后就读于黑龙江商业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凭借勤奋苦读成才的景威深深懂得,是知识帮助自己踏上了成才之路,是知识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因此她渴望用知识改变千千万万个青少年的命运。正因如此,在她以优异成绩从商业大学毕业时,舍弃了到待…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世界》2010,(2):28-29
安娜期待着自己能嫁给一个完美的男人.不过命运跟她开了个小玩笑。这事要从她和男友的四周年纪念日说起.她本以为男友会借机求婚结果希望落空,但安挪决定自己把握机会。她的父亲告诉她一个爱尔兰的古老传统.未婚女子如果在闰年的2月29日那天向心上人示爱.对方将会欣然接受。安娜开始了前往都柏林向男友告白的旅程……  相似文献   

20.
我鼓起勇气,将自己认为最好的诗句写下来,笔尖沙沙作响,心中幻想着当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收到我的信时的情景。我希望得到重视,希望有人能读到我的诗句,了解一颗脆弱的心灵。一个出身贫寒的孩子,就这样庄重地寄出了她生平的第一封投稿信。当她在信封上写下地址,将信放进邮筒那一刹那,她是多么的激动,同时也犹豫:在那里,有来自各地的稿件,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我的能被选上吗?终于,渴望让自己作品变成铅字的心情让她松开了手。信被运走了,同时也带走了她的希望。她在焦急地等待着,在不断逝去的光阴中注视着送信的“绿衣人”,一遍又一遍地问着有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