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在提出技术的国际市场化传播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现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对当代技术的国际市场化传播的影响、当代技术的国际市场化传播的背景以及当代技术的国际市场化传播活动的九大特征。  相似文献   

2.
当今新闻学术界在新闻定义的嬗变中引入“传播价值”这一概念,使得新闻的定义更加严谨准确,同时也对新闻写作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新闻工作者在写作新闻文本时应该根据价值系统论的观点在文本的深度,广度及新颖上狠下功夫,同时注意避免克服新闻的负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今新闻学术界在新闻定义的嬗变中引入“传播价值”这一概念.使得新闻的定义更加严谨准确,同时也对新闻写作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新闻工作者在写作新闻文本时应该根据价值系统论的观点在文本的深度,广度及新颖度上狠下功夫,同时注意避免克服新闻的负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笔”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概念.人们论新闻报道也往往使用这一概念,但未见专门的论述.本文认为,新闻文笔是新闻文本和新闻叙事的重要方面.新闻文笔具有指示性、质实性、流动性等特征,对于新闻报道出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其中包括了新闻采访、编辑、摄影等等各个方面。在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摄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就新闻摄影这一概念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传播学、编辑学理论里,并没有明确提出“视觉思维”这一概念,但是笔者认为,在相关论述中使用这一概念,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自我传播”作为一种基本传播形态的资格的质疑,论述了将自我传播保留在传播基本形态谱系中的根据与意义。作者指出,不但要从认知心理学,而且尤其要从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自我传播的运行机理,并介绍了弗洛伊德、詹姆士、库利、米德等人学说作为解释自我传播的理论范例的学术意义。作者依据这些范例,从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团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其他基本形态的传播的全息对应的角度,着重论述了传播对实现个人心态的通泰和谐到实现社会整合的和合圆融的巨大作用,从而提出“大传播”这一概念,并指出要用意义中心的传播哲学来说明大传播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能量这一概念,源于网络流行语"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它后被引申为一切给人向上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激励人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因此,在青少年中宣扬、传播正能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良好传播效果的获得,是传者、媒介和受众三者协调互动的结果。任何一方的失误都会导致新闻传播中“漂浮”现象的产生。本文将分析由于传者的传播失误导致新闻传播活动的“漂浮”。同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永明 《商洛学院学报》2009,23(5):F0003-F0003
从1998年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国内“说新闻”这一节目形态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批有吸引力的节目,如今说新闻已经成为新闻播音主持的方向和潮流。说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播报方式,业界、学界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给它下的定义也不同,但一致认为说新闻就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融入主持人自己的人生感悟、美学理想的一种新闻表达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节奏明快、新鲜感强、分寸恰切、语流畅达。说新闻是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播报方式上的创新,是新闻播音创新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体操技能教学特点,设计了掌握教学模式,并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掌握学习法的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大多数学生均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所学技能,获得技能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艺术精神的掌握”是人对世界掌握方式中的一种独特方式,作为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定,它也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形式的重要标示。其内涵既体现在认识论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实践论方面,它不仅包含着艺术认识的方法,而且包含着艺术实践的方法。艺术精神的掌握不仅指向对世界的认识、理解,还指向艺术作品的构思与表达,也即创作。这一命题的理论依据是人类有史以来全面丰富的文艺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及文艺自身的本质规律的角度提出“艺术精神的掌握”这一科学命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作文教学,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简单明了的作文等级评判标准。笔者以为借鉴艺人学艺“会、通、精、化”的四层境界,来作为评判中学生作文等级标准,不失为一种易掌握,好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公法会通》是近代中国较为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外交关系法与战争法及其术语是该书的重点,它们对于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就业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了该专业必须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廓清新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与考评体系进行探索,有利于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张翀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65-165,167
"掌握学习"教学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Benjamin.S.Bloom)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美国提出的一种"人人都能学习"的教学理论。它是一种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大学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公布民国《暂行报律》,上海中国报界俱进会表示反对,孙中山随即令内务部取消《暂行报律》。民初《暂行报律》事件不只是一场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更是几派政治势力对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的一次攻击。  相似文献   

18.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Hannah Arendt: For Love of the World. E lisabeth Y oung -B ruehl .
Communicating the voices of extremism
Violence as Communication: Insurgent Terrorism and the Western News Media. A lex P. S chmid and J anny de G raak .
Delinquent boys
Delinquency—its Roots, Careers and Prospects. D. J. W est .
Them and us
In the Active Voice. Mary Douglas.  相似文献   

19.
由魏永征教授著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三版)中的几个观点——新闻报道披露未成年犯罪人资料属于"新闻审判"、婚外性生活是非法的、著名演员在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一切场合有权拒绝任何打扰、新闻单位有决定其发布的时事新闻是否可以被他人转载以及是否收取报酬的权利,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provides psychometric data for the Scholastic Inquiry Observation instrument and 6 years of research data from an inquiry-bas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The rating instrument provides a resource for measuring 16 inquiry-related learning activities based on level of inquiry implementation and level of active student engagement. Observational data at the item level can be useful for inquiry-bas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Four scale score options are available for inquiry summarization (Inquiry Implementation for Hypothesis Usage; Implementation of Inquiry Communication; Student Engagement in Hypothesis Usage; Student Engagement in Inquiry Communication) and two scales measuring Student Interest and Mastery of Objectives. Comparisons of the types of inquiry most commonly used and those with the highest levels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b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math classroom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