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桂梅 《甘肃教育》2011,(20):85-85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那就是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时,要减少束缚.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去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要首先感动自己,才可能感动学生,要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避免假大空。  相似文献   

3.
现在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无论父母、老师对他们多么好.他们都无动于衷.因为他们总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在情感这方面他们是消极的.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有口无心.要么胡编滥造.要么写一些低幼化故事.干瘪无味:针对孩子们情感上的审美疲劳.我试图引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学会感动.并且能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动表达出来。于是我设计了一堂“学会感动.学会表达”的语文活动课。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生的习作存在“假、大、空”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应在习作教学前或习作讲评中下工夫,精心设计,努力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活学生的记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创设情境呢?一、用自身的感受去创设情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就是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感到习作不难,乐于习作。小学生爱听故事,  相似文献   

5.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是真情的流露、个性的体现。“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只有热爱生活。热忱地投入到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去。才能品尝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地有所感动。因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积累情感.常写观察日记。常读那些人文性较强的时事文章。因为那里面有作者细腻的观察、深入的思考、独特的感悟、淳朴的表白。我想,那些感动了自己又感动了别人的文章也一定能够感动阅卷老师.无疑这一切.已经为你中考作文奠定了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作文要写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我觉得让人感动的作文才是一篇成功的作文,只有先自己感动,才能感动别人。而写自己感动的事情,就容易落笔,心  相似文献   

7.
姜华 《陕西教育》2009,(7):10-1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然而日前听一位老师感慨:一篇《最让我感动的事》的作文题目竟然难倒了许许多多学生,遗憾的不是学生不会写,而是不知道使自己感动的事。从父母、老师到同学,老师逐一点拨,有哪些事让自己感动,而很多学生却认为都是“应该”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得感动。  相似文献   

8.
班级:一(2)班 组织:唐金龙 设想:通过这一堂课,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并在过程中受到感动,理解亲情的内涵.进而在感动中能自觉校正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养成良好品德.为自觉成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后.我幸运地成为一名乡镇中学语文老师,走上三尺讲台,是学生们给了我无限的感动,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进一步解读教师的神圣与伟大。我曾写过一首诗来记忆初为人师的生活.刊发在《诗歌榜》2009年第1期上:  相似文献   

10.
柴兵虎 《师道》2008,(2):37-37
班里一位叫梅梅的学生写了一篇作文——《一夜间的财富》,说的是在下晚自习时看到满天繁星而回忆起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学生兵兵看后感动得快要哭了,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也写了篇作文——《“二年级”文凭的妈妈》,两篇作文流露的真挚情感扑面而来。读后,为学生的真情而感动。  相似文献   

11.
动笔写这篇稿子之前,向来快人快语、快手快笔的我却一反常态地总是拿不定主意,我甚至弄不清楚自己要写的主人公究竟是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来为这篇文章命题。因为,在记者的笔头和心头。始终萦绕不散的是“感动”这两个字。丈夫感动了妻子,妻子感动了丈夫,夫妻俩感动了父亲,一家人感动了乡邻,感动了学生,感动了社会,感动得我这个从数百公里之外风尘仆仆赶来采访的人,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段文字……——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12.
杨舸 《江西教育》2010,(7):74-76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四。教学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交流所见、所闻、所感,诉说故事,叙写感动。2.把印象最深刻,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首先要有感悟,才能使学生有所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所体验,才能使学生有所体验;要让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自己感动。如何全方位地、科学地解读文本呢?下面结合笔者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谈谈对语文课文文本解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一、以读代讲,凸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教师引入课文,出示预习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随后学生在质疑中提出了“为什么山区人民用杜鹃花来比喻这位教师”等6个问题,教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并进行品读。)师:好,同学们,谁愿意把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和段落读给大家听?生1:最让我感动的是第14小节。(生读)这里写老师为小女孩所作的奉献,这种精神让我感动。师:和他有同样感受的同学请举手。还有其他小节吗?生2:令我感动的是第19小节。(生读)这个自然段写出了她像一朵山区人民喜…  相似文献   

15.
写以记事为主要内容的作文时,不仅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还必须把文章写得具有感人的力量。那么,怎样才能把一篇以记事为主要内容的作文写得具有感人的力量呢? 首先,要选择自己受感动的材料。要想写出感动人的文章,必须得有感动人的材料,必须自己先被感动,如果自己都无动于衷,又怎么能让别人感动呢?  相似文献   

16.
细心观察激发情趣作文训练体会点滴邯郸民航机场子第小学高绪辉我任四年级语文课时,有一次学生作文,要求“记一件使自己深受感动而印象深刻的事,注意把感动人的地方写具体。”尽管作文选材范围较广,但同学们仍感到没什么好写。全班学生中,不约而同写雨中送伞的竟占3...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语文课本五年级第十册基础训练5第八题:写一段话,介绍一个自己最受感动的电影镜头。要求:要记述清楚具体内容和自己受感动的原因。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看电影时要仔细,写时要认真思考,选择好生动感人的精彩镜头。把事情的发展过程写清楚,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教师:第五组课文我们学完了,请打开书,看一看基础训练5第八题,思考一下这个习作练习题提出了什么写作要求。指名读题。学生讨论。板书:最受感动电影镜头叙述清楚内容具体二、教师:下面我给同学们讲故事:《小汤姆  相似文献   

18.
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留得住读者的心,才是有生命力的文章。如何让作文的语言情意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要想感动别人先得感动自己。现在学生的作文大都缺少感动力,只是流于空谈、假话、套话,或者就是写那些没有切身感受的别人的事情,所以应该大胆的敞开自己的心扉,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复杂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处处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作文常见的毛病是材料平淡,缺少新意,缺乏真情实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则必须教会学生选材,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选材。下面以(老师笑了)为题,谈谈怎样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选材。首先,分析范文,引导学生选择给自己印象较深的事例或自己被深深感动的事情。要使作文感动他人,作文的材料必须首先感动作者自己。成功的作文无不如此。如魏巍同志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三个不同角度选用了三个典型而感人的事例。其中,事例(l)松骨峰战斗,最能表现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革命英雄气概;事例(2)战士从烈火中抢救朝鲜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