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航天服(space suit),也被称为宇航服,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个人救生设备。航天服可分为三大类:舱内航天服(IVA spacesuit)、舱外航天服(EVA spacesuit)和舱内舱外航天服(IEVA spacesuit)。舱内航天服又被称为救生航天服、救生全压服、发射航天服或再入航天服,主要用于发射段和返回段,确保航天员在座舱失压情况下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的主要用途是保障航天员在母航天器外进行工作,分为在零重力轨道出舱的舱外航天服和在星球表面出舱的舱外航天服。舱内舱外航天服同时具备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正>航天服(space suit),又称宇航服,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救生设备。航天服可分为舱内航天服(IVA spacesuit)、舱外航天服(EVA spacesuit)和舱内舱外航天服(IEVA spacesuit)三大类。舱内航天服又称为救生航天服、救生全压服、发射航天服或再入航天服,主要用于发射段和返回段,保障航天员在座舱发生失压情况下的生命安全。舱外航天服主要用途是保障航天员在母航天器外的工作,可分为在零重力轨道出舱的舱外航天服和在星球表面出舱的舱外航天服。舱内舱外航天服同时兼具了舱外航天服和舱内航天服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太空救生服     
航天员进行太空飞行必须穿着使用特殊材料、选用特殊工艺、经过特殊加工和特殊技术制成的航天服,它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救生设备。航天服一般由压力服、头盔、手套和靴子组成。其结构可分为软式、硬式和软硬混合式的,按用途航天服可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正在太空中活动,航天服必不可少。毕竟,穿着普通的衣服是无法在太空中活动的。航天服与普通衣服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一个维生的系统。目前,我国航天员服装系列分为在轨系列、地面系列和服装配饰,共有10套。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就是在轨系列航天服啦!在轨系列航天服是保护航天员在太空不受低温、射线等侵害,并提供航天员生存所需的氧气和气压的个人装备系统。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它又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主要由服装、生保系统和通信系统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正>李潭秋,1963年生,工学博士,辽宁庄河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多年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环控生保和航天服研制,先后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套舱内航天服和飞天舱外航天服研制,现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舱外航天服责任总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排名  相似文献   

6.
与舱内航天服只保证压力相比,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更多。总的来说.舱外航天服要为航天员提供三方面的保障:一是辐射、真空、微流尘等环境的防护;二是生命保障,也就是要保持一个适合人生存的气体和温度湿度环境;三是良好的功效保障,保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能开展维修器材等太空作业。具有独立生保系统的EVA航天服实际上是一个最小的载人航天器,其同时具备个人操作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个人通信系统。体现了极为紧密的人机系统技术,涉及多学科领域技术.系统结构极为紧凑、复杂度和可靠性要求高。  相似文献   

7.
航天服:最复杂的服装据《科学时报》宗河报道,我国首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的航天服已经制作完成,并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系统的测试。航天服是当今最昂贵的服装,仅成本就高达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美元。实际上,它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大家知道,太空的微重力、高真  相似文献   

8.
甘勃 《金秋科苑》2008,(21):32-32
“神七”任务圆满完成。“飞天”舱外航天服能顺利通过太空的严峻考验,舱外航天服试验舱自然功不可没——它能为舱外航天服提供一个与空间在轨飞行相似的环境。2008年6月出版的《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上发表的《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介绍了研究人员是如何设计这种相似环境的。  相似文献   

9.
“神七”任务圆满完成。“飞天”舱外航天服能顺利通过太空的严峻考验,舱外航天服试验舱自然功不可没——它能为舱外航天服提供一个与空间在轨飞行相似的环境。2008年6月出版的《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上发表的《载人航天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介绍了研究人员是如何设计这种相似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身着李潭秋设计的航天服走出神五飞船,顺利地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李潭秋的心里格外激动,因为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件我们自主研制的航天服。现在,这套航天服已经被收藏到中国军事博物馆,成为记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珍贵的文物。当杨利伟的航天服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国宝后,神舟七号的航天员们身穿中国人自己研制的航天服出舱了,这标志着我国飞天舱外服整体技术性已达到国际在用舱外服系统的先进水平,并具有多项独创性技术。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出舱核心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08,(11):3-3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所穿着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采用了最新的平板显示技术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据悉,这是OLED技术首次应用于航天飞行航天服。  相似文献   

12.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所穿着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采用了最新的平板显示技术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据悉,这是OLED技术首次应用于航天飞行航天服。  相似文献   

13.
太空气味     
许菁 《百科知识》2009,(14):15-16
提到“太空气味”,容易使人联想到外太空的气味,实际上这里说的太空气味还是指航天员在返同航天器座舱后闻到的气味。航天员是不可能在太空行走时闻到气味的,这是因为他们在太空行走时穿着舱外航天服,使他们与整个外界完全隔离,即使太空中有再怪的气味,他们也闻不到。  相似文献   

14.
在不久的将来.航天员将身穿这种类似紧身衣的轻薄高科技航天服。  相似文献   

15.
它的一部分变成了洗衣袋,另一部分变成了试验卫星。这件被回收再利用的俄罗斯航天服在距离地面2800万米的太空中漂浮.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创造性的一次废物再利用尝试。这个临时飞行器被称作SuitSat.是俄罗斯的一位业余无线电操作员灵机一动想到的办法,他想到可以在国际太空站狭小的空间中合理地利用旧的航天服。为了对这个创意进行测试.国际太空站的成员在一件航天服中塞满了无线电发射器、一些数字化的录音(包括孩子的声音)、3节电池以及一件旧衣服.然后把这些东西抛出了太空舱。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安装在头盔上的天线不断地向全世界的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播送着这些声音.直到电池耗尽。之后它会静悄悄地在地球轨道上运动,直到今年8月份按计划在大气层中坠毁。对SuitSat-2的试验将于明年进行。  相似文献   

16.
知识擂台     
《科学大众》2008,(11):17-17
一、判断题1.()海洋底部是一块巨大的平地,没有高低起伏。2.()在太空舱内,宇航员会经常用毛巾把汗擦掉,不然滴落下来会对仪器造成损伤。3.()因为太空没有大气层,所以在神七飞行舱内,看不到闪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螺旋桨气动噪声对飞机舱内噪声的影响,综合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和声学软件对螺旋桨飞机的舱内噪声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首先应用ICEM对螺旋桨划分网格,应用Fluent计算螺旋桨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将计算结果导入Virtual Lab中用于模拟螺旋桨噪声源;然后应用Hypermesh建立机体结构有限元和声学有限元模型,将其导入Virtual Lab中计算机体模态和舱内声学响应。最后对螺旋桨飞机的舱内噪声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在火星上行走的需求现有的航天服必须做出重大改进。 人类终将飞向火星。尽管现在我们还没有制造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人航天器,尽管这一切可能在20年后才会发生,但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布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下定决心要实现它。在这一切成为现实的那一天,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走下登陆舱舷梯的火星航天员会穿着一身由他们设计的恒压航天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27日16时35分12秒,宇航船舱门打开,中国宇航员翟志刚漫步太空,他挥舞五星红旗向世界问好。大约20分钟后,翟志刚顺利完成任务并返回舱内。  相似文献   

20.
轿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对相对静止的空气造成冲击,空气会因此向四周流动。车底的气流会对车头和引擎舱内产生一定浮升力,削弱车轮对地面的附着力,影响轿车的操控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