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市党报"入世",赢家是谁 综合实力强大的地市党报才能在WTO时代大展拳脚,这是多数研究者的共识.衡量报纸媒体综合实力的三个要件是资本、品牌、人才.  相似文献   

2.
整合新闻资源 提升党报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和提升影响力,是地市党报面临的迫切的问题之一。地市党报影响力遭遇挑战在中国的报业市场结构中,地市党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传播优势,其区域影响力是垄断性的。然而,近几年以市场为指向的地市级晚报、都市报迅速崛起,其市场覆盖率、绝对发行量不少都超过了当地党报。那些走向成熟的晚报、都市报喊出了“从强势媒体走向主流媒体”等口号,功能定位正努力从“拾遗补缺”、“茶余饭后”向主流报纸转变,试图创建全新的社会服务功能,关注主流信息,努力影响主流人群,向地市党报的权威性提出挑战。毋庸…  相似文献   

3.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的激烈竞争,地市党报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无论是报纸发行还是经营收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地市党报依靠什么在激烈竞争的报业市场中站稳脚跟,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各地市党报必须认真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市党报在与晚报、都市报生活类报纸的比较中,总以为自己的报道“规定动作”多,可读性不  相似文献   

4.
张著昶 《新闻窗》2015,(2):73-74
广告经营是报业经营的重要经济命脉,在党报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对于地市一级党报,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地市党报,由于受道路交通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低、发行难等因素制约,特别是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广告经营越来越困难,形势极不乐观。如何创新党报广告经营,促进党报广告经营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成为欠发达地区地市党报面临的一道难题。近年来,铜仁日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按照党的宣传方针办好报纸,又  相似文献   

5.
郑志荣 《新闻界》2000,(5):47-48
中央领导强调指出,社论、评论、理论文章,这“三论”是党报的 “强项”和“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市党报如何更好地发挥“强项”和“优势”,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回答,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浅见。 理论宣传是地市党报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理论宣传是地市党报的一大优势,也是地市党报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历来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宣传。毛泽东同志亲自为报纸撰写社论、评论和理论文章。邓小平同志创造…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地市党报是个大课题。当前,不少地市党报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竞争激烈,市场萎缩,发行量下降,影响力减弱。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近两年,《开封日报》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改进宣传报道方式,注重强化党报权威性,增强党报贴近性,权威性和贴近性相互支撑,构建了报纸“主流媒体,政经权威,地域特色,民生关怀”的风格,提高了党报的公信力,增强了引导力和影响力,蛋到了市委与读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当美国个别老牌报纸突然告别新闻纸,而以电子版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时,中国的纸质媒体,尤其是许许多多发展实力还相对薄弱的地市党报,发展的危机感显得更加强烈。因为传统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因为新兴媒体强劲冲击,也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报业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地市党报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可谓身处逆境。那么,要不要、能不能在逆势中扩张,如何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地市党报报业的科学发展?这是地市党报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市党报发展到今天,大多已经形成了“一社两报”的新格局,即一家地市党报社有两种报纸,一种是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的日报,一种是作为地市党报子报的晚报。地市党报社“一社两报”格局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地市级城市的新闻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地市党报被推上了新闻大战的主战场.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城市,地市党报面临着来自各种媒体的直接冲击,同质和异质媒体全方位争抢地市党报的广告和发行份额、新闻和管理人才.在内陆省份,省级媒体也正在全省范围内作战略布局,将地市城市作为自己的重要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和实力.  相似文献   

10.
陈丽嫣 《新闻世界》2014,(7):227-228
21世纪,在新兴媒体的冲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平面媒体面临着生存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地市级党报面临的生存发展危机日益显露出来,呈现出大城市的各类媒体包围中等城市,与地市级党报争抢新闻资源、广告资源,同时也挖掘地市级党报的"人才墙脚"的大趋势,地市级党报"垄断"经营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明显处于未来竞争的极其不利的劣势地位。因此,地市报必须积聚资本、打造报纸品牌,才有构建人才高地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要形成以党报为核心、各类报纸丰富多彩的报纸品种发展格局。毫无疑问,党报是我国报业发展的核心。作为党报生力军的地方党报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国地市级党报共有370多家,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一个媒体群。这些报纸背景深厚,历史悠久,是我国传媒领域一支重要的队伍。经济发展所带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辐射功能的增强,使得地市级党报在近十年内得以迅猛发展,并相继有30多家成立了报业集团,经济实力超过省级党报的也不止一二。 那么,2007年里,我国地市报业究竟发生了哪些值得记录和回望的事件?本刊编辑部进行了综合性、全方位的大盘点,力图将2007年里地市报业大舞台上演的精彩节目展列出来,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里强势向读者进行一次大回放,以期让新闻界同仁了解和研究过去一年中地市报业的发展和变化,希冀对新闻界今后的实践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地市党报经过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宣传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地市党委和政府引导和调控舆论、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凝聚和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主流阵地,在一个地区发挥着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地市党报所担负的这些重大责任决定了地市党报需要做好做强。地市党报要做好做强,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压力。一是国家级、省级报业集团以其强大的实力迅速拓展发展空间到地市级城市的压力。二是面临同级其他新闻媒体及县级报纸较快发展蚕食地市报发展空间的压力。三是面临国外传媒集…  相似文献   

13.
王建 《新闻知识》2007,(6):87-88
深度报道历来被称为报纸宣传的“重武器”,是报纸与其他新闻媒体竞争的一张王牌。地市级党报相对中央和省级党报而言,地域受限,读者范围小,竞争力弱,参与媒体竞争既不如省级党报,也不如一些都市报。在这种情况下,地市党报必须对自身优势进行准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地市党报告别了“铅与火”后,实现了“小报变大报”、“一报变多报”、“黑白变彩报”等一系列的巨变,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报纸质量不断提高,报业长足发展。然而,在376家地市党报里,年收入超过亿元的不到20家,总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有155家。许多西部地区的地市党报由于当地经济欠发达、观念较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新闻体制的原因,作为中国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市报业,不仅在党报数量上占据了中国党报的80%,而且其报纸种类达到850种,几乎占到全国报纸的半壁江山.但在庞大的数量背后,却是与其数量不相称的报业实力,基于行政分割造成的长期偏安一隅,报业体制的陈旧封闭,使地市报业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存在资源相对过剩、做大做强动力不够、产能不足、边际效益递减等并生矛盾.在报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更面临着大中城市综合传媒集团、大型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冲击,可谓四面楚歌.为应对挑战,地市报业在联合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各种联盟应运而生.但这种松散型的组织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地市报业被动挨打的局面.随着各种要素的成熟,地市报业迫切需要从“邦联”走向“联邦”.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以它强大的推动力,使我国新闻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得到空前迅猛发展。但是,市场经济又以它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无情法则,也在各媒体之间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激烈竞争。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的激烈竞争中,内陆大多数地市党报不幸渐渐成为了“不适者”,远远被其他媒体抛在了后边。 80年代末,地市党报在地方上“一统天下”的局面便被打破。90年代初,随着电视、广播的普及,晚报、早报的兴起。更从根本上动摇了地市党报的地方主角媒体的地位。接下来没多久,跨地  相似文献   

17.
“新闻出版总暑报刊司有关负责人在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的年会上指出,全国381家地市级党报,近1/3还在接受差额拨款,经营状况不如人意,防止党报边缘化已经是新课题。”(《2006年中国报业的12个关键词》曹鹏《中国报业》2006年12期24页)在数字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读者”和“市场”成为了作为三级党报最基层的一级,地市党报最为头疼的话题。其中,“E时代”背景下的网络消息挑战、媒体集团的整合扩张掠夺、地方党报自身的新闻采编局限等已经使地方媒体,尤其是地市党报在权威性、新闻资源以及读者群等方面面临着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省级报纸特别是都市社会类报纸“开拓疆土”,向中等城市辐射,地市党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新闻资源被抢占、读者群被分流、广告份额被分割……地市报面临着一场“博弈”。同时,还要受到新兴媒体的强劲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等等,这些都给地市党报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赵锋利 《新闻记者》2003,(11):56-57
近几年来,晚报、都市报等生活类报纸异军突起,省级和中央级大报纷纷抢滩地市级城市,电视、互联网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更加咄咄逼人,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另一方面,地市党报则由于可读性差、改革滞后,在改革中处于不利地位。作为地市党报,如何应对严峻的形势?如何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地市党报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境地,“穿旧鞋、走老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小打小闹、不痛不痒的所谓“改革”,也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持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发展,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和改革,建设学习型报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完善,我国新闻传媒开始了走向市场的改革。在这场报业竞争中,地市党报面临中央、省级党报及省城都市类报纸市场挤占的双重压力,在夹缝中求发展。时下,许多地市党报都把提高报纸质量,增强可读性作为吸引读者、扩大经营创收的核心竞争力。这仅仅是地市党报应对报业竞争的一个方面,在报纸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地市党报还需要更多元化的竞争策略。必须重视自我宣传、自我塑造,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地市党报自我宣传是应对报业市场竞争的客观必然选择。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