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莉的小说以表现九十年代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再现生活的本真面貌和人的原生状态而著称。小说的主体是对小市民的书写,即使笔下的知识分子,也只是作为市井俗人的对立面,成为浮游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一群无所适从的局外人。池莉是站在市民价值立场上看待一切、评价一切的。池莉小说并非只是对民众生活的“表层呈现”,而是把人文关怀融入作品中的日常生活,融在对小市民的“爱”和对知识分子的“刺”中了。池莉的人文关怀是对个体生命物质存在的关怀,潜藏在作品中的是对现实人生的强烈关照和对生命意志的真诚赞颂。  相似文献   

2.
池莉小说创作平民化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常钦 《培训与研究》2001,18(4):29-32,56
从池莉小说受到民众广泛喜爱的“池莉现象”,探讨池莉小说创作平民化倾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探讨和研究池莉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池莉小说中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的复调手法,并努力探讨促使池莉运用复调叙事手法的原因,以此来透视池莉小说作品的艺术独特性及作家通过小说传达出来的生存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交流     
·会客室·近两年,池莉老师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继《太阳不落山》《来来往往》《小姐,你早》《口红》之后,她前年年底发表的中篇小说《生活秀》也正在搬上屏幕。池莉老师是我国当红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近日,阿木老叔把池莉老师请到柔木书阁,一起聊聊写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池莉儿童小说《金盏菊与兰花指》中小姑娘这一形象的分析可以发现。运用“新孩子”的“新眼光”现照儿童世界,对儿童世界深切关注,是作家池莉的教育理想,显示出其进步的儿童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池莉小说中的称谓语形式多样,运用恰切,富有特色。具体考察了池莉小说中的称谓语的表现形式和语用功能,揭示其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7.
“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味小说”风格论──方方、池莉合论樊星关键词汉味小说;风格;方方;池莉“汉味小说”,即以具有浓郁的武汉地方风味的文学语言描绘武汉风土人情的小说,它无疑已成为当代地域文化小说、当代城市文学总格局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方方、池莉两位女作家便是“汉味...  相似文献   

8.
短短20年,池莉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浪潮。几乎她的每部新作都能引起新的一轮“池莉热”。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深的社会根源,更是与池莉个人的写作态度息息相关。她深知自己写作的优势,追随着时代的发展,牢牢抓住都市平民关注的当下性问题,将它们写入小说中,为自己赢得了读者,也赢得了名誉。  相似文献   

9.
新写实小说在处理题材的态度上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虽然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别,但其创伤方法却有本质上的一致,池莉的小说也不例外,但池莉的近作《来来往往》却有所突破,池莉在这篇小说开始利用对立观念的平衡以消除观念过于直露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章着眼于新写实小说的流派特征,从其代表作家池莉的创作入手,展示了她作品中人物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及方式并剖析了新写实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特色,从而探讨了90年代以来“新写实小说”创作的审美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带动新的市民阶层初步兴起,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这些新市民在都市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池莉的"新市民"小说,把池莉文章分为三个时期进行总结,得出池莉的"新市民"具理想化、世俗化、传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家普遍都有一定的"世俗"情怀,且会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于池莉来说,"世俗"情怀是她的小说创作中有意彰显的一个主要内容,成为了她"市民化书写"的写作特色的重要内因.探讨池莉小说"世俗"情怀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实质及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她的创作无疑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写实小说"创作在大众文化潮起中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共存的语境中,原以精英姿态出现的新写实小说作家们的写作处于在两者之间摇摆的状态。这造成了新写实小说身份的变异,并使其陷入无奈存在与期待突破的双重境域之中。透视新写实小说代表性作家作品,特别是池莉近年创作的转向,可勾画出新写实小说在90年代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论池莉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坛,池莉的女性小说基本上代表了当下女性学的崭新面貌。在历时十多载的创作中,女性意识始终是统率池莉小说的一个精神主体。随着池莉创作的日益精深,其小说的女性意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以女主人公形象的提升和男主人公形象的萎缩为线索的,而且,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作对男权中心化的瓦解和颠覆。  相似文献   

15.
池莉热探因     
池莉自创作以来就受到读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池莉写作时对小说中人物所持有的平等态度;二是池莉对大众关心的话题的把握和对所涉及问题的达观态度;三是因为池莉在艺术上是用了心的,她的小说有着传奇的开篇、明晰的小说结构和通俗的大众语言。池莉受到欢迎是因为池莉有意把鼓点敲在了人们心坎上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池莉在1987年发表的小说《烦恼人生》一向被认为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典型作品,加上后来发表的《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池莉成名期的作品以客观的叙事角度、平实的语言,以及贴近大众的题材内容,给当时先锋小说日渐式微的文坛带来了新的活力。她的小说以市井之中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表现底层人民在困苦、琐碎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坚忍和顽强。池莉的小说没有精心布置的叙事结构,也没有华丽的语言作为陪衬,人物就在生活原本的坎坷中艰难成长。本文通过考察池莉小说的叙事艺术,试图把握一种观察与描述小人物生活、心态的角度和方式,揭示池莉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人物,池莉的小说在语言方面的特色尤其引人注意,体现出了池莉的独特创作个性。本文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结合池莉小说的具体情节,在选词、句法、修辞格三个方面探析其小说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方方的小说是开放的,而池莉的小说则是反开放或封闭的。方方的小说意蕴无穷,引人深思;池莉的小说则不给读者思考空间。方方吸收借鉴了荒诞派的戏谑人生,达到间接讽谕人生的目的。方方的小说多为悲剧,池莉的小说则属悲剧或悲喜剧。  相似文献   

19.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是池莉新近发表的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它以对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对成长的青春岁月的无限激情。完成了对知青小说、对新市民小说的开拓,表现了池莉对小说观念及文学观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0.
池莉近期小说中蕴涵着鲜明的鉴别意识,这种意识正是通过对于爱情话语的否定显露出来的。在池莉的这些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性别较量的不和谐的世界,性别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不安定因素。本试图通过对池莉近期小说本的分析,洞视其在性别问题上的倾向与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