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梁丽 《考试周刊》2007,(28):61-6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需要把外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对母语文化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把外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是个整体,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不可分割。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理所当然。由于国际交往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标准,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尤为必要。文化教育的内容可分为语言行为(或非语言行为)、行为准则和核心行为准则等三个层次导入。文化教育要求外语教师对语言与文化有基本的理解、明确文化教育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门语言就意味着适应和习得这门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也就是说语言习得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文化习得的过程。本文通过"第二文化习得"的理论概述和思考,重点阐述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及第二文化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提出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加强对第二文化习得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需要作特别的处理,而不能只是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附属产出品。而文化习得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突破特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商议和协调语言运用"适当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从文化的角度观察语言,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是当前外语教学中提倡的“文化语言观”的观点.它要求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大量接触文化,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基于这一观点,如何认识、重视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其文化习得意识,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对此曾在前文中做过一些讨论,本文试图另从教授英语习语(idiom)(这里取其广义,包括谚语、格言等)这一角度,探讨如何把文化教育贯穿于其中.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语言与文化、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教学缺失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并就如何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二者密不可分。学习者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习得过程。本文从Krashen输入假说、Swain可理解输出假说及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层面出发,系统分析了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输入和输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并探讨了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影视欣赏与语言教学和文化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文化习得是改革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如何将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英美经典电影在语言教学和文化习得方面的优势,具体介绍了如何把课文主题和相应文化背景的英美经典电影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把语言教学和文化习得融为一体,改变以往文化教学的零乱性和无序性,从而使文化教学走上归属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不仅要强调语言基础技能训练,也应注重语言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教师要积极主动为学生创造条件学习语言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简要阐述了语言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初步探索了在外语教学中渗透语言文化教育的途径,以期加快我国外语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指出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而不是二语教学。接着在克拉申理论中的语言"习得"和"学得"的基础上,就如何把语言习得的许多经验转移到外语教学活动中,改良外语教学的模式,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逐渐推广,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已经成为外语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过多的目的语文化教育却导致了对母语文化教育的忽视。文章就一本英语翻译教材为例,分析了其中一些负载文化信息的英语成语,并与相应的汉语成语对比,体会个中历史、神话、感情色彩、语用差异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出在外语教学和外语习得中,母语(中国文化)对目的语(外语文化)学习所起的正迁移作用,以及在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注重语言学理论研究,增强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内涵,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方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了语言理论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一)充分认识语文的性质与规律,避免用单纯逻辑的、乃至数理的思维方式对待语文教学;(二)加强理论指导,准确、规范地进行语文教学,避免随意性;(三)认识语言,特别是汉语自身的系统性与规则性,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张钊 《海外英语》2012,(3):55-56
语言交际功能和情感功能客观上决定了语言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语言教学的理念,真正实现在课堂上训练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文将从交际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交际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和交际教学法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挑战三个方面论述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提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语文教学语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和中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联系和区别中重新界定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这个概念的特定含义。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这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也不等同于现实社会应时而生、应时而灭的社会传媒语言。它是按照学生精神发展和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相对有序地组织起来的一个民族语言的系统,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它的经典性和有序性,而不是将其等同于口头生活语言和现实社会的传媒语言。  相似文献   

14.
优质课堂的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卓越性。从类型和载体两个角度对10节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教学语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语言类型方面,提问性语言的运用最多,并以理解性提问居多,陈述性语言注重与其他类型语言结合,反馈性语言注重强口头反馈。在语言载体方面,语气和语调变化较多,语速以正常为主,偏慢为辅,不同类型教学语言所依附的载体有较为明显的特征。教师语言用时虽然是学生的1.62倍,但频次相近,体现了“打乒乓球”式的课堂互动。在引入教学环节以提问性语言为主,在主体教学部分以陈述性语言为主,在小结教学环节以过渡性语言和反馈性语言为主。  相似文献   

15.
交际教学法作为语言教学流派之一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概述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发展以及交际教学法指导下的语言测试所覆盖的内容,指出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发展与测试实践应当平衡发展,以便更好地推动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构造是有规律的,语言的教学需要解释语言构造规律,语言的学习要符合人的认知次序.语言的机制与第二语言教学关系密切.该文旨在讨论语言的7种机制中所蕴含的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语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没有辨清语言知识的内涵、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教学最需要的语言知识是“如何使用的语言知识”,其往往以语感和语识为表征。语言知识的基本教学策略有:体验、训练、案例分析、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全语言是传统语言教学的有效补充。但是当它打起颠覆传统语言教学的旗帜,并试图用全语言的理论框架对语言教学进行整体重构时,全语言走向了异化之途。重新审视全语言,划定它的适切疆域,找到它的可能限度,就要走向复归。唯其如此,才能在全语言和传统语言教学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全语言本土化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任务型英语教学法浅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框架下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它主张语言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宰者和决策者。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和合作性,鼓励学生通过做事来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它体现了现代英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为中国英语教学开拓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