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眼下对“校长需不需要兼课”的讨论针锋相对,众说纷纭,我的观点是:校长需要兼课,因为校长首先是教师,教育教学是校长管理的中心工作。关键是校长要兼课有“道”,讲究兼课的策略,妥善解决好”为何兼课”、“兼什么课”和“怎样兼课”三个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顾恩良 《师道》2008,(4):6-7
对“校长需不需要兼课”的问题。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我的观点是。校长需要兼课,因为校长首先是教师,教育教学是校长管理的中心工作。关键是校长要兼课有“道”,讲究兼课的策略,妥善解决好如何兼课、兼什么课和怎样兼课等三个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眼下对“校长需不需要兼课”可谓是针锋相对,众说纷纭。笔者的观点是:校长需要兼课,因为校长首先是教师,教育教学是校长管理的中心工作。但关键是校长要兼课有“道”,妥善解决好“为何兼课”“兼什么课”和“怎样兼课”的三个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校长与课堂有天然之缘,校长兼课的好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校长兼课,是学校强化人文管理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校长在做校长之前都是优秀的教师,校长上课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5.
校长兼课,真的能令教师、学生满意吗?窃以为校长兼课初衷不错,但得结合中国的教育教学实际——至少有两种因素制约着校长的兼课行为:  相似文献   

6.
潘怀林 《天津教育》2009,(10):23-24
现在有些地方规定中小学校长必须兼课。校长是否应该兼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着不同工作经历的人观点也不尽~致。我认为校长是否兼课应因校长的工作经历、专业特长及学校的规模大小而定,应因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而定,切不可强行规定校长必须兼课。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兼课被充分肯定,报刊上有过不少文章(包括一些校长的文章)涉及这方面的经验,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大力提倡,最近,兼课与否,又成了不足二十年教龄的校长拿不拿“教龄津贴”的决定条件。看来,校长兼课是要从根本上固定下来了。这,也许是天经地义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如何搞好教学是一个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实际上,许多校长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促使校长用主要精力抓教学,甚至硬性规定了校长必须兼课的节数和听课次数。但在基层学校,我们也时常听到不同的声音。 在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校长要不要兼课?校长兼课究竟好不好?就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部分一线的校长和教师谈了他们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张士林 《上海教育》2008,(14):48-48
几年前,《解放日报》刊出过这样一个讨论话题:“校长要不要参加日常教学?”话题的由来是上海市某区教育局的一项统计,该统计显示:该区重点中学三分之二校长不上课,三分之一兼课的校长中能完整地给一个班级上语、数、外等任何一门大学科的人也不多;一般中小学里正校长兼课的人数不超过三分之一,在兼课的校长之中,兼小学科的人明显多于兼大学科的。  相似文献   

10.
马长泽 《天津教育》2009,(10):19-20
目前,“一把”校长兼课问题是个热点话题。有人认为“一把”校长事务缠身,没有时间和精力兼课,且上课也不是“一把”校长的主要职责,不能“因小失大”;有人认为“一把”校长本身就是教育资源,深入教学一线对其制定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规划、制度、措施大有裨益,兼课天经地义;有人认为校长兼课要因人而异、因校而异,因为校长的专业能力不同,学校发展状况不同……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1.
看了《中小学管理》上罗志文老师的《校长还是应兼课》一文(《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4期第21页)和李可乐老师的《校长兼课利弊谈》(《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5期第42页)一文后,觉得二位的观点都有道理。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在一些校长中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是“教育部省重点中学校长第22期研修班”的学员(本人也是此期学员)。学员是来自上海、重庆等25个省市的中学(其中省、市重点中学 35 个,地县重点中学15 个)的校长,共有50名。 调查结果:56.3%的校长认为“校长不应兼课”;43.7%的校长认为“校长应兼课”。认…  相似文献   

12.
据上海市某区教育局日前一项统计显示:该区小学2/3的校长不上课,1/3兼课的校长中能完整地给一个班级上语、数、外任何一门主课的人也不多。一般中小学里正校长兼课的人数不超过1/3,在兼课的校长们中,兼副课的人明显多于兼主课的。  相似文献   

13.
校长作为教师表率,兼课理所当然。至于时间忙,这不是理由。我想,一个好校长,无论是什么理由都应该兼课。当然校长应注重管理,同时也不离开课堂,他应是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4.
校长兼课好     
几年来我担任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同时还兼任一个班级的数学课。工作担子是够沉的了,但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校长亲自兼课好。好就好在:一,校长兼课有利于加强学  相似文献   

15.
张福宾 《天津教育》2009,(10):20-21
中小学校长是否应兼课,这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我认为校长是否兼课应视学校的规模与传统、领导自身的特点而定,不能搞“一刀切”。就出身于教学能手、处在规模较大的学校的校长而言,我认为不应该兼课,而应腾出时间思考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前瞻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兼而有得     
校长兼课值得推崇,兼而有得,才是上策. 一、弊之所得 1.教学任务之憾 事例回放:某校长喜欢兼课,但开会、活动、临时事件等都制约了教学仟务的有效完成.并且课一旦耽误,再补很难,甚至有家长联名反对.为了小误人误已误事业,他只好选择"抛弃兼课"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首先,校长兼课是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校长出身于教师,是老师的老师。你要求老师汲取新理念,实践新课程,实现新发展,自己却脱离了实践的土壤,对专业成长不利。一些中小学校长原本都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由于多年不进课堂,丢了旧功不说,新功又练不上,在教师面前底气不足。其次,校长兼课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发展,教师素质提升是关键,而教师素质的提升,单靠理论说教,考核设等之类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校长的榜样示范与无声引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次,校长兼课是切身…  相似文献   

18.
不少同志来我校参观的时候,经常问起我们学校领导干部兼了那么多课,而且是兼的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时间怎么够用?会不会影响对学校的管理工作? 其实,校长兼课,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我们南菁中学清代的校长(当时叫“山长”)黄以周、缪荃荪,辛亥革命以后的袁希洛、董锡麒,都兼课,有的还教两门。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三年时间钻研了全部教科书和基本教学法书籍,先后教过所有的课程(除制图课),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六百多篇科学论文和一千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短篇小说,他在帕夫雷什中学当校长,而且当得很好。现在也有不少校长兼课而且是兼主要学科的。实践证明,校长兼课,不但不会影响学校管理工作,而且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对一所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教师的领导者,更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更好地带领教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我个人主张规模较小的学校校长应该坚持兼课.几年校长的经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校长兼课好处多.  相似文献   

20.
校长兼课值得推崇,兼而有得,才是上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